孫艷波 羅鴻剛
【摘??要】基于CRH380BL動車組轉向架高級修工藝,設計制定CRH380BL動車組軸承批量更換工藝,并從工藝路線、生產布局方面說明了該批量更換工藝.
【關鍵詞】CRH380BL動車組;軸承;批量更換;工藝布局
中圖分類號:U279.331?????????文獻標識碼:B
1?整體工藝技術要求和總體工藝流程
1.1?整體工藝技術要求
1.1.1轉向架部位所有緊固件拆卸后不允許重復使用,安裝時均使用全新新緊固件.各安裝螺紋孔在安裝部件前進行清理、保證干燥清潔,無毛刺、無可見顆粒物和液體附著.
1.1.2轉向架所有部位拆卸的O型密封圈必須換新,O型密封圈安裝部位和涂打裝配膠的接觸面須使用規(guī)定溶劑清理潔凈,并按照新造要求重新涂打裝配膠.
1.1.3對于重復使用部件,按照“原位原裝”的原則,對部件進行標記,做好記錄,安裝到原部位.
1.1.4作業(yè)車間應滿足以下要求:溫度范圍應該控制在16~30℃,軸箱、軸承、輪對與檢測量具必須同溫8小時以上,如不能同室存放,兩室溫度不超過5℃,相對溫度不大于60%,降塵量不大于120mg/m2(24小時積累).
1.1.5?動力轉向架在運輸和存放過程中,在沒有與車體落成前,軸箱與構架之間必須安裝一系懸掛鎖緊裝置,來確保安裝位置要求.
1.1.6所有部件緊固和安裝時,力矩和尺寸均按照新造車輛標準執(zhí)行.
1.1.7所有電氣連接插頭、風管、車鉤、軸端、牽引電機通風口以及其他打開部位做好防護,在恢復安裝之前之前,防護不得拆除.
1.1.8對于各部件的損傷評估和尺寸及配合精度要求,按照個部件和詳細技術要求執(zhí)行.
1.2?總體工藝流程
根據(jù)CRH380BL動車組結構,同時借鑒CRH380BL動車組三級修檢修工藝,制定出軸承批量更換工藝流程,劃定工藝路線,按照實際情況制定出所有更換部件清單,并按照比例預留部件.
圖1?總體工藝流程圖
1.2.1動車組入庫后,將16輛編組車輛中8車和9車的連接解編,涉及部件包括半永久性車鉤、風管、車間跨線、風擋和渡板的拆卸,拆卸時車鉤處用木塊墊起.
1.2.2解編后的動車組移至架車位,拆除車體和轉向架之間和連接,涉及部件包括裙板、牽引電機插頭、速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牽引電機通風道、應答器天線線路、制動風管、空氣彈簧風管、停放制動風管、接地保護線、過分相感應接收器線路、輪緣潤滑管路、撒砂管線.拆卸動車轉向架一系垂向減震器并在該部位安裝一系懸掛鎖緊裝置.上述部位拆除完畢后全列統(tǒng)一架車并分離轉向架.
1.2.3轉向架分離完畢后,轉向架轉移至輪對線,分離輪對和轉向架,涉及部件包括軸端裝置、聯(lián)軸器、軸箱轉臂和箍、閘片組成、齒輪箱,動車輪對拆卸后安裝附輪,清理軸箱轉臂和箍等安裝部位.
1.2.4輪對分離完畢后,對軸承、齒輪箱、齒輪箱側聯(lián)軸器等進行防護,清洗輪對.
1.2.5輪對清洗完畢后,使用液壓設備退卸軸承.檢查測量軸頸防塵擋座尺寸,確認是否存在缺陷并處理.檢查軸端螺紋孔、防塵擋板、軸端壓板等部件,如有缺陷及時處理.
1.2.6根據(jù)軸頸尺寸選配新軸承,保證軸承與軸頸配合滿足過盈量0.043-0.093mm要求,然后按新造標準壓裝軸承并安裝軸端壓板.
1.2.7按照新造標準安裝輪對等部件,注意原位原裝.
1.2.8落成車體和轉向架,落成完成后恢復車輛編組,注意原位原裝,連掛后進行整車稱重,軸重標準按8%控制,超差車輛需進行加墊調整至合格.
1.2.9車輛裝配完成后,進行靜態(tài)調試工作.檢查牽引電機傳感器、軸溫傳感器、橫向加速度傳感器、過分相感應接收器狀態(tài);檢查整車制動系統(tǒng)狀態(tài);檢查整車牽引系統(tǒng)狀態(tài).
1.2.10靜態(tài)調試完成后,進行車組動態(tài)試運,檢查車輛動態(tài)性能.
2?生產線布局
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充分利用現(xiàn)場廠房和設備等作業(yè)條件,對軸承專項修進行生產線規(guī)劃和布局.按照功能將車組檢修車間設計為:解編和落成生產線(簡稱落成線)、輪對拆卸和安裝生產線(簡稱輪對線)、軸承裝配生產線(簡稱軸承線)、車輛狀態(tài)調試生產線(簡稱調試線)共四線的布局.其中落成線和輪對線各兩條,軸承線、調試線一條.調試線利用庫內接觸網可供25kV高壓的普通地溝股道即可.拆卸的軸承發(fā)回生產廠家檢修,并由廠家供貨新軸承.
2.1解編和轉向架落成生產線
檢修車間配有地坑式和移動式兩種同步架車機,這兩種設備功能相同,利用該兩種設備,可以進行8輛車不解編式架車作業(yè),避免了車輛的整體解編,減少了工作量.轉向架在于車體分離后,可以沿軌道從車下推出進行轉線工作.使用兩條解編線,一條進行動車組的解編和轉向架分離,另一條則反向進行轉向架落成和恢復編組工作,保證了作業(yè)的連續(xù)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2.2輪對拆卸和安裝生產線
輪對拆卸生產線使用長客廠自行制造的轉向架懸吊工裝,配合檢修車間內地坑式電控液壓升降設備,可以安全方便的懸掛起重達10噸的轉向架.轉向架懸吊工裝由兩條橫梁、四條立柱和兩條輔助側梁組成,安裝快捷,可靠性高.輪對和轉向架裝配完成后,無需移動,即可進行轉向架交檢工作.
2.3軸承拆卸和裝配生產線
軸承裝配線以現(xiàn)有軸承車間為基礎,需達到軸承裝配所要求的環(huán)境條件.利用固定式(圖2)和移動式兩種液壓設備,通過自動生成的軸承壓裝曲線來判斷軸承壓裝合格與否,由于軸承壓裝工序涉及軸承選配、軸肩清洗等繁雜工序,是整個工藝流程的瓶頸所在,任務量大、工作時間短,需盡可能發(fā)揮設備的最大產能。
3?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措施
3.1?生產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
1.緊固件防松標示涂打不規(guī)范。
2.轉向架拆卸、裝配工序中操作者之間的互檢工作不充分。
3.軸承裝配時,特別是對于返修完成的軸承,軸承承載面和安裝方向未進行明確。
4.齒輪箱C型支架緊固螺栓、聯(lián)軸器螺栓等部分供應商自帶緊固件供貨范圍不明確。
3.2?解決措施
1.嚴格按照工藝文件中的緊固件防松標示涂打規(guī)范作業(yè)。
2.加強操作者之間的互檢工作,注意協(xié)調更換速度和質量檢查間的平衡。
3.明確軸承在安裝時,外圈端面標記側朝外,無標記側朝內??虒懺趦韧馊Χ嗣嫔系臉擞沘和b僅用于辨識內外圈對應關系,同軸承安裝方向無關。在安裝經過返修的軸承時,外圈大修標記應朝向12點鐘方向,安裝好軸箱后,維修標記不應超出軸箱上體和軸承外圈外徑面的接觸區(qū)域。
4.建立缺貨緊固件的供貨和物料體系,明確供方責任。
4?結?語
利用各動車段、檢修基地或主機廠現(xiàn)有設備,可快速布局軸承批量更換生產線,過程連續(xù)可控,生產效率高,在人員充裕的情況下,平均16輛長編組車輛全列軸承更換時間可縮短到6天,驗證了該工藝布局的可靠性和合理性.同時,該生產工藝也可用于牽引電機、輪對、齒輪箱等大部件的批量更換,為轉向架其他大部件的非大修期更換提供了工藝支撐.
參考文獻:
[1]?沈誼,鮑明全.CRH3型動車組轉向架三級檢修工藝規(guī)劃設計[J].鐵道車輛,2013,1,51(1):37-39.
(作者單位: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鐵路客車業(yè)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