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麗娜
摘? 要:為提高體育教學活動針對性和有效性,在教學過程中應采用設置目標、創(chuàng)設情境、組織活動和當堂達標流程。文章闡述小學體育教學中實施“目標式教學”的意義、策略及注意事項,期望為小學體育教學提供幫助。
關鍵詞:小學體育;“目標式教學”;方法
目標式教學是基于總結國外成功教學的經驗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以落實教學目標引導教學活動的新型教學模式。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以操作性為目標,一方面能實現(xiàn)學生體育活動的行為,另一方面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體育活動的興趣,并在其中體驗體育活動所給予的快樂,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一、小學體育教學“目標式教學”的必要性
學科教學目標,學段、學年教學目標、單元教學目標和課時教學目標共同組成體育教學目標。小學體育教學中,實施目標式教學能改變學生學習體育活動的態(tài)度,由被動向主動探索轉變,實現(xiàn)學生全面發(fā)展。小學體育教學包括體育授課和課外體育活動。體育授課內容通常向學生傳授健身的知識和基本技能,而課外體育活動教學主要理論知識實現(xiàn)實踐的過程,組織不同體育活動鍛煉身體。實施目標式教學方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促進學生的交流,培養(yǎng)學生人際關系。所以,該教學方式的實施既能達到鍛煉身體的需要,又能培養(yǎng)學生社交能力。特別是在新課改要求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積極引領學生養(yǎng)成良好習慣,對體育教學活動順利進行具有積極意義。
二、小學體育教學“目標式教學”的策略分析
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教師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反復研究創(chuàng)新方法,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實施學生全面發(fā)展。體育教師在實施這一目標的過程中應在課前、課中和課后均要進行認真設計,實現(xiàn)目標式教學的真正價值。
(一)教學目標的合理設計
體育教學的目的最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適當運動的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所以體育教師要合理設計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例如,有些同學天生體質較差,具有較差的運動能力,所以比較抵觸體育活動。因此,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對體育活動做相應的調整,如設計學生比較感興趣的體育活動,積極吸引每個學生參加活動。此外,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特性,從而設計階段性目標。對于學生對體育活動有抵抗的學生,教師首先應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并鼓勵學生參與其中。
(二)課堂教學實踐需系統(tǒng)設計
小學體育目標式教學在課堂上的實施,指導課堂教學實踐是關鍵。教師要明確課堂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掌握運動知識還是運動技巧。以教學目標為導向,可以使課堂目標明確,并多以游戲的方式組織體育教學活動,這對小學生體育教學來說更能實現(xiàn)教學目標。
如,教師為學生講解“障礙跑”知識時,教師要讓學生明確障礙跑的定義,并講述障礙跑的技巧,而后教師通過在跑道上設置各種障礙,包括球、跳繩等體育器材,達到系統(tǒng)教學目的。再如,教師向學生講解籃球相關知識時,如果單方面講解顯得枯燥,教師可以以競賽的方式完成教學內容。即教師可以設計50m的運球比賽,這樣既能傳授知識又能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興趣。
(三)對教學效果做出合理評價
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所采用的目標式教學方法是否達到預期效果,需要做出合理的評價。教師完成課堂授課后,認真分析和評價教學效果,總結和分析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并不斷改進,提升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對教學內容的評價可以采用觀察、檢測和測試等方式進行。積極聽取小學生反饋的意見,針對性提出解決措施,最終達成教學目標,實現(xiàn)學生全面發(fā)展。
如,教師再講解“往返跑”運動要點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多次訓練,提醒學生注意轉身速度,以達到很好成績。在課程結束后,教師應根據成績完成相應調查工作,分析在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對教學效果進行客觀評價。根據調查發(fā)現(xiàn),教師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身高和步伐有所忽略,在教學時并未告訴學生應根據步伐大小調整步數(shù),故對下次教學提供幫助。
三、實施小學體育目標式教學注意問題
(一)注意教學目標明確具體
新課改前,體育教學的以教師、教材和課堂為中心,教師以教材為主,學生以教師為主。這樣的教學模式缺乏教學目標思想。學生只要跟著老師做就完成授課內容。而新課改后教學以學生為主體,重點內容放在培養(yǎng)學生興趣方面上,課堂教學和階段性學習目標必須做到明確具體,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此外,學生要針對不同學生存在的差異合理安排教學內容,讓每一位學生均能完成自己目標任務。
(二)注意科學合理設計課堂結構
教師在教學時,教師應對課堂結構做到不斷優(yōu)化,讓學生能學習到教學大綱中列出的內容,完成教學目標。教師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學中國時刻以學生為主,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以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讓學生掌握體育知識和技巧。
(三)注意全面客觀進行課后總結
小學體育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掌握體育項目的技巧,激發(fā)學生學習體育興趣,達到鍛煉身體效果。所以教師結合學生基本情況,制定合理教學內容,不斷改進教學實踐方式,鼓勵學生多參與。教師注重課后評價和綜合工作,總結教學經驗,不斷提升教學水平,以更好完成體育教學指導工作。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通過目標式教學方法,以學生基本特點,合理設計教學方案,激發(fā)學生學習體育興趣,從而達到學生全面發(fā)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掌握目標式教學策略,加大注意問題的認識,從而完成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湯薇.小學體育教學中“目標式教學”方法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4(7):68-70.
[2]張志文.目標式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7,3(2):147-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