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建
摘要:在當前建筑領域中,建筑工程的質量一直是社會民眾關注的熱點,隨著我國建筑工程的迅速發(fā)展,建筑工程已成為當前國內經濟發(fā)展的重要指標。其施工質量的好壞,不僅關系到業(yè)主居住環(huán)境的安全性、舒適性和耐久性,甚至會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因此控制建筑工程施工質量,至關重要。文中針對建筑工程質量問題進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助力提高工程質量管理水平和企業(yè)質量品牌效應。
關鍵詞: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
1影響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因素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問題表現(xiàn)的形式多種多樣,諸如建筑物的錯位、變形、傾斜、倒塌、破壞、開裂、滲水、漏水、剛度差、強度不足、斷面尺寸不準等等,但究其原因,可歸納如下:
1)質量管理體系不完善;2)未加固處理好地基;3)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合格,如過期水泥、海沙、未熟化石灰、瘦身鋼筋等;4)未認真進行地質勘察,提供地質資料、數(shù)據(jù)有誤。地質勘察鉆孔深度不夠,沒有查清地下軟土層、滑坡、溶洞等地層構造;地質勘察報告不詳細、不準確等,均會導致采用錯誤的基礎方案,造成地基不均勻沉降、失穩(wěn);5)設計考慮不周,結構構造不合理,地下室未考慮抗浮設計,計算簡圖不正確,計算荷載取值過小,內力分析有誤,沉降縫及伸縮縫設置不當,懸挑結構未進行抗傾覆驗算等,都是誘發(fā)質量問題的隱患;6)不熟悉圖紙,不按圖施工,偷工省料;擅自擴大鋼筋間距,未經設計變更擅自替換受力鋼筋或是改變設計圖紙做法;7)不按有關操作規(guī)程和施工驗收規(guī)范施工,忽視地下室防水卷材保護和施工質量;不同強度等級混凝土未采取隔離措施;缺乏基本結構知識;8)施工管理紊亂,施工方案考慮不周;技術交底不清,違章作業(yè)等等,都是導致質量問題的禍根。
2加強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的幾點措施
2.1施工前的質量控制
1)要建立各級質量責任制,明確項目經理是工程質量的第一責任人,總工程師為質量技術責任人,施工隊各級也同時建立質量責任制,真正做到了層層把關,各負其責。
2)要樹立質檢權威,實施質量否決權。各項工序質量驗收不通過,均不得進行下道工序;現(xiàn)場材料質檢不合格的,堅決給予退場;各工序實體樣板驗收不合格的,嚴禁大面施工。
3)施工仔細研究設計圖紙和工程地質勘察報告。認真核查各專業(yè)圖紙,提出圖紙問題,匯總上報監(jiān)理和建設單位;認真核查圖紙是否經過圖審、是否按照圖紙審查意見書對圖紙進行修改或出具設計變更單;認真核查建筑工程基礎設計和地勘報告結論是否一致等,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已書面聯(lián)系函的形式告知監(jiān)理和建設單位。
4)土方開挖前復核建設單位提供場區(qū)控制點坐標和高程,形成書面復核報告,找監(jiān)理、建設單位簽字蓋章后存檔。
5)開工前,還應發(fā)函給監(jiān)理單位、建設單位確認項目名稱、專業(yè)工程師、見證取樣人、質檢人員等信息。避免因施工資料簽字不全或見證取樣人不具備資格等影響質量驗收。
6)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充分結合施工現(xiàn)場具體環(huán)境、工程性質、建設規(guī)模、人員供應情況以及設備和工程施工難易程度等多個方面因素進行綜合性考慮,制定出最為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選擇成熟施工工藝和先進穩(wěn)定的設備進行施工,從而保證整體的工程質量。
7)編制項目質量管理策劃。施工前根據(jù)合同約定質量目標,組織項目全員參與編制項目質量管理策劃。明確目標、崗位職責、工序標準做法、驗收流程和標準等,制定質量管理制度、整改整修措施,確定專業(yè)整修整改隊伍。
8)編制質量通病防治施工方案。詳細注明本建筑工程從開工至竣工驗收可能出現(xiàn)的質量通病類型,因地制宜的做好原因分析,制定對應整修整改方案和標準。
9)做好本工程各道工序工法樣板。對管理人員和班組進行各道工序施工前技術交底。
2.2施工中的質量控制
2.2.1原材料的質量控制
所有材料一律實行“先送檢合格再使用”的原則。結構工程所用的原材料必須按照國家規(guī)定見證取樣復檢,合格才能使用。不合格的材料,一律實行見證退場,退場臺賬,嚴禁用于工程上。一旦發(fā)現(xiàn)未經檢驗或試驗不合格的材料使用到工程上,應立即制止,強行糾正,對不聽勸告的,向上級領導匯報。
2.2.2隱蔽工程的質量控制
1)地基隱蔽驗收。地槽清好后,應申請驗收。由監(jiān)理單位或建設單位組織相關參建單位參加,重點檢查地基承載力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是否存在軟弱下臥層、實際地質情況是否與勘測報告相符合。發(fā)現(xiàn)與地勘報告不符或地勘報告未說明等情況時,應根據(jù)設計院處理意見編制處理方案,批準后實施。確認符合要求后,進行下道工序施工,及時辦好隱蔽驗收手續(xù)。
2)鋼筋分項工程隱蔽驗收。主要是合理設置質量控制點,提前給管理人員和作業(yè)班組人員交底,不經驗收合格,不準隱蔽。如墻柱鋼筋質量控制重點:縱筋規(guī)格、數(shù)量、位置是否正確,鋼筋接頭(焊接或綁扎)質量及其位置是否正確,箍筋加密區(qū)綁扎是否到位,施工冷縫是否已鑿毛清理干凈等。
3)基礎、主體結構工程隱蔽驗收。基應由建設單位組織設計、監(jiān)理、施工、質監(jiān)等有關單位項目負責人、技術負責人進行驗收。重點檢查:混凝土觀感、地下室有無滲漏、磚砌體的組砌方法,用HT-225型回彈儀對墻、柱、粱、板砼強度回彈,并結合施工留置的砼試塊試壓強度進行對比。待確認磚砌體組砌方法正確、灰梁飽滿度>80%,結構磚砌砂漿試塊試壓強度符合設計要求,砼無缺陷而且砼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等級后,才能進行隱蔽。
4)各道工序大面施工前,先做實體樣板。經項目技術負責人、專業(yè)監(jiān)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后,方可大面積施工。對于驗收不合格的,提出整改意見,仍不合格的給予更換。
5)推行工序移交單制度。各道工序完成后,組織三方驗收,驗收合格簽字確認。
2.3施工后的質量控制
工程竣工驗收是建設工程投入使用前的最后一道監(jiān)督管理。首先要保證不符合質量標準要求的工程不能投入使用。其次對存在不滿足結構使用安全性的建筑物,為減少資源浪費,可請原設計單位或有資質的設計單位出具結構加固方案,或是降級使用。
交付使用后的運營質量管理,應結合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薄弱環(huán)節(jié)和交付使用環(huán)境,因地制宜的編制質量保修文件。明確質量問題處理方法和流程。指定施工經驗豐富、業(yè)務能力強的人員擔任工程維修負責人,并對維修問題進行統(tǒng)計分析,形成書面匯報歸檔。并在后續(xù)工程施工前、施工過程中重點把控,逐步提升項目、公司質量管理水平。
結語 :對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的控制,需要從其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充分了解其影響因素,對癥下藥,針對具體問題采取具體的技術、管理、組織措施加以解決。重點加強建筑工程施工前和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管控,嚴格審核施工完成后的工程竣工驗收。
參考文獻:
[1]楊勝偉.分析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居舍,20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