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雪芬
摘要:社會在不斷變革,教育事業(yè)也在不斷深入改革,教育界和家長也重新認識了初中階段語文教育的重要性。怎樣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創(chuàng)建一個高效的課堂,讓學生能夠充分學習語文知識,是每一個語文教育者需要研究的課題,本文主要就新時期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方案展開論述。
關鍵詞:新時期;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構建方案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26-0041-01
高效課堂是在有限課堂時間內有效完成傳道、授業(yè)、解惑,達到教書(完成教學內容)和育人(完成教學目標)的目的。新時期課程環(huán)境之下,初中語文教育者應該結合教師和學生實際學習狀況,對我們的語文教學進行一次充分的改革,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意義
高效課堂,是教師和學生雙方面營造的,它能夠有效將教師和學生的各項潛能激發(fā)出來,使教學的效果能夠最大化呈現(xiàn)出來。如果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其教學就失去了它該有的意義。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方式往往比較單一,常常將課本作為教學的主要參考材料,這就讓課堂無法產(chǎn)生活力,學生很容易失去興趣,很難達到語言教學的效果。初中學習階段是一個打基礎的學習階段,如果根基不穩(wěn),無論外表再怎么雄偉壯闊,也經(jīng)不起風吹雨打。
2.新時代初中語文高效課堂建設計劃
2.1教師提高自身素養(yǎng)。
為了使高效的語文課堂得以有效開展,教師就要提高自己的讀寫能力。必須通過有效學習加快我們的知識更新速度,提高我們的理論水平和專業(yè)技能,通過閱讀增加我們的專業(yè)知識。只有不斷反思和不斷調整教學設計,才能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完成既定任務,使學生能夠學會更多的知識,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只有通過不斷學習、研究、反思才能提升自己的素養(yǎng),保證高效課堂能夠順利進行。
2.2鼓勵學生運用他們的想象力來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教師在日常教學的時候,采用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為手段,設計好教學目標之間的銜接,循序漸進,層層激發(fā)。教學中要適當加入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情境,鼓勵學生對其展開大膽的猜想和探測,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并增強他們對想象中事物的敏感性。例如,學生可以寫關于想象的作文,不論是課本中內容的續(xù)寫,還是引出一些話題,都能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對一些名著進行續(xù)寫,比如,以《西游記》為例,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續(xù)寫師徒四人成佛后的故事。首先,學生要想續(xù)寫名著,就需要對名著有所了解,這種方法不但可以讓學生更深刻了解名著,還能從名著閱讀中增加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寫作技能,一舉多得。
2.3課堂教學問題的剖析要深入。
教師在提問時應該注意方式方法,提問的方式也要根據(jù)學生差異、知識的易難度有梯度性地進行。比如,串聯(lián)式的分層提問方法。在教學中,有時會產(chǎn)生很難解決的問題。有一篇閱讀理解是寫母愛類型的,文章的最后一句的“母親始終沒有學會寫那個‘我字。”其中有一個問題就是“母親為什么沒有學會寫那個‘我字?”初中學生由于認知有限無法直接對其理解,當教師在分析這個問題的時候,相信很多學生會認為是母親生命已經(jīng)走到了盡頭,沒有時間來學寫“我”這個字了,這就說明學生不會向深層去思考,教師設置這個問題就需要分層次進行,先對學生的理解進行解答,然后將學生引入到母愛的境界,讓學生深層領悟母親沒有學會寫“我”字,是因為心中只有子女,根本就沒有自己,闡述母愛的偉大,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充分對原文進行理解。這將會啟迪學生潛在的智慧,并展示了語文教學的無窮活力。
2.4正確面對學生和學生之間的差異。
世上不存在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植物都如此,更何況我們的學生。在班級授課為主的教學背景下,教師對學生難以因“人”施教。當教師把主要精力放在大部分(甚至部分)學生身上,導致悟性好的學生覺得太簡單了,悟性差的學生還是感覺太難;或者以放棄少數(shù)學生的理解為代價,取得大部分學生的進步,這不是一個高效的課堂教學。因此,教師必須關注學生之間的差異,才能使優(yōu)秀學生的能力得到提升,中等學生得到鍛煉,落后的學生得到幫助的目的,使每個學生都能學有所獲。教師要創(chuàng)造解決問題的條件,使學生處于積極思考的狀態(tài),激發(fā)他們的參與性和創(chuàng)造性,釋放自身潛力,不同的學生可以最大限度地發(fā)展。
2.5激發(fā)學生學習激情,領略傳統(tǒng)文化內涵。
初中語文教材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提及相對較少,筆者在此強烈呼吁應該適當增加有關傳統(tǒng)文化的課文,傳統(tǒng)文化要從小抓起。初中階段是學生意識養(yǎng)成的重要階段,在這個時期多多接觸傳統(tǒng)文化可以讓學生的文化底蘊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同時學生會有更好的文化素養(yǎng),對于以后的學習有很大好處。傳統(tǒng)文化中有一些待人接物的常識,這是教師可以切入的點,課堂上講解課文的時候,可以適當?shù)丶尤雮鹘y(tǒng)文化的知識。例如,在講解曹操的《觀滄?!窌r,教師可以讓學生們了解一下曹操的豐功偉績,這不僅是在豐富學生們的傳統(tǒng)文化知識體系,同時也讓學生們對課文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語文教材中還有一些這樣的經(jīng)典名篇,這對于學生們來說都是很好的學習機會。教師也應該讓傳統(tǒng)文化滲透其中,培養(yǎng)學生們的語文素質。
3.結語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構建高效的課堂將成為初中語文教學的必然趨勢。學生對語文感興趣的時候就會去主動學習。教師的激勵,將會驅使學生愛上語文課,愛上語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