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廣禮
【摘 要】目的:對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選用口腔正畸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探討。方法:選取近2年來我院收治的牙周病導致前牙移位患者48例作為此次實驗對象,所有患者均在牙周基礎治療上實施口腔正畸治療,對比治療前后及隨訪一年所有患者的牙周出血情況、牙周袋深度、前牙槽高度、前牙覆蓋、前牙覆等指標,總結最終的治療效果。結果:參與研究的48例患者的矯正治療全部順利完成。治療后患者的牙周出血情況、牙周袋深度、前牙槽高度、前牙覆蓋、前牙覆等指標與治療前相比改善情況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治療結束1年后復檢,所以指標保持狀況良好。48例患者治療后,患者的牙周膜之間的縫隙恢復正常,移位牙齒復位情況良好,牙齒咬合吻合程度較高,牙齒無松動,美觀程度較好。結論:對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選用口腔正畸治療,能夠較好的控制牙周病癥,改善牙齒的咀嚼功能,美觀效果較好,治療效果好,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牙周病致前牙移位;口腔正畸;療效
【中圖分類號】R783.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8714(2019)11-0078-01
牙周病是一種常見的口腔病癥,牙周病患者非常容易導致前牙移位,致使牙間隙越來越大,不僅影響咀嚼功能和口腔美觀,嚴重者甚至可能出現(xiàn)牙齒脫落,給患者帶來了很大的困擾[1]。為了改善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本文主要探討口腔正畸治療的臨床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 2017年4月~2019年4月期間,在我院牙科治療的48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作為本次實驗對象。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5例。年齡18~52歲,平均年齡(32.24±4.33)歲。所有患者經(jīng)過x 線檢查確診為牙周病致前牙移位,臨床表現(xiàn)均為:前牙變形和位移,牙齒松動度在Ⅰ~Ⅱ度間。所有患者均知曉此次研究,病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本次實驗經(jīng)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
1.2 方法
1.2.1 牙周基礎治療
首先治療前為患者講解相關衛(wèi)生知識,要求患者定時刷牙漱口。利用抗生素緩解牙周炎癥狀。然后在護理人員的指導下,對患者的口腔進行全面清洗,并清理干凈口腔內(nèi)存留的不良修復體,將牙齒根面處理平整,最后配合全身用藥進行疾病治療。治療過程為3個月。
1.2.2 正畸治療
牙周基礎治療結束后實施正畸治療。首先采用直絲弓矯正技術,選擇不帶環(huán)的來進行磨牙粘結頰面管,調節(jié)好前牙位置,將托槽粘連在牙齦上面,再使用鈦-鎳圓絲將前牙仔細排列,用澳絲或多曲唇弓壓低上下前牙,進行結扎,提高牙齒的支撐力,用橡皮鏈掛緊尖牙,前牙也要向里面調整緊。然后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調節(jié)正畸力的大小[2]。治療6~9 個月,治療期間每隔3個月拍1次全景片檢查和1次牙周潔治,觀察患者牙槽骨的恢復情況。治療結束后,繼續(xù)使用保持器固定患者的牙齒,并定期回院進行復診。
1.3觀察指標
記錄治療前后及隨訪一年患者的牙周出血情況、牙周袋深度、前牙槽高度、前牙覆蓋、前牙覆等指標變化情況。最終治療效果通過觀察患者的牙齒功能是否恢復正常,相關癥狀是否消除,牙齒咬合、松動等狀況是否良好。并觀察患者治療1年后指標保持狀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的數(shù)據(jù)應用 SPSS23.0 進行分析整理,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 ± 標準差表示, 組間比較采用 t 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以 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前后相關指標比較
參與研究的48例患者的矯正治療全部順利完成。治療后患者的牙周出血情況、牙周袋深度、前牙槽高度、前牙覆蓋、前牙覆等指標與治療前相比改善情況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治療結束1年后復檢,所以指標保持狀況良好。如表1所示:
2.2 最終治療效果
48例患者治療后,患者的牙周膜之間的縫隙恢復正常,移位牙齒復位情況良好,牙齒咬合吻合程度較高,牙齒無松動,美觀程度較好。
3 討論
牙周病是一種因為牙周組織損傷出現(xiàn)感染而導致的口腔疾病,從而致使牙齦逐漸萎縮,前牙唇分離散開,出現(xiàn)牙齒縫隙,牙齒逐漸松動甚至脫落。牙周病也非常容易導致前牙移位,一旦發(fā)現(xiàn)出現(xiàn)了前牙移位的現(xiàn)象,不可過早的進行矯正,因為過早矯正,不僅不能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甚至還可能加重牙周組織的破壞程度,因此必須把握好矯正的時間。一般需要首先控制好牙周炎癥狀,再實施矯正治療,在本次研究中,也是首先進行了3個月的基礎治療,消除了牙周炎癥狀之后再實施的正畸治療。
常規(guī)治療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方法是治療牙周炎聯(lián)合全身用藥控制炎癥,這種治療方法雖然可以起到控制病變的效果,但是治療效果不徹底,患者治療后容易復發(fā),且牙齒咬合度也不夠好[3]。隨著口腔正畸技術的出現(xiàn),為前牙移位提高了新的思路。正畸治療通過調整前牙區(qū)牙齒的咬合程度,逐漸改善前牙移位,治療效果顯著,且治療后固定期維持時間久,不易復發(fā)。在本次研究中,48例患者的矯正治療全部順利完成,且治療結束1年后復檢,所以指標保持狀況良好。且治療后,患者的移位牙齒復位情況良好,牙齒咬合吻合程度較高,牙齒無松動,美觀程度較好。因此,對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選用口腔正畸治療,能夠較好的控制牙周病癥,改善牙齒的咀嚼功能,美觀效果較好,治療效果好,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楊柏松, 管亞靜, 王曉麗,等. 淺談口腔正畸治療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應用效果[J].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 2017, 11(11):29.
[2] 劉芹. 對牙周病合并前牙移位患者進行正畸治療的效果探析[J]. 當代醫(yī)藥論叢, 2018, 16(23):110-111.
[3] 安英杰,張輝,齊曉宇,等 . 正畸聯(lián)合修復治療牙列缺損伴牙牙合畸形的臨床效果觀察 [J].
中國當代醫(yī)藥, 2017 ,24(2):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