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
摘要: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要取得實效,在設計階段即應充分考慮到教育活動的價值取向與內容選擇,為確?;顒拥捻樌M行而需提供的足夠的認知背景等,并回歸到幼兒的真實的生活中進行。
關鍵詞: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設計;思考
在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中,為促進幼兒的個性表達,確保美術教育活動符合幼兒身心發(fā)展需求,教師的操作,如何既不會因教的過多而使幼兒成為教育內容和教師偏好的奴隸,又不會因教的太少而帶來幼兒因技巧不足而受到的挫敗感,是一個很難平衡的問題。為此,以美術教育活動本身為抓手,著眼幼兒的身心發(fā)展需求進行合理設計,是必需的。
一、明確美術教育活動設計的價值取向和內容選擇
1、明確價值取向
價值取向決定了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的基調?;趯和l(fā)現(xiàn)美、感受美、創(chuàng)造美的價值認知,美術教育活動設計至少應著眼以下三方面進行:一是情感教育,即培養(yǎng)幼兒對美術的喜好和熱愛。順應幼兒的身心特征和成長階段,激發(fā)和喚醒幼兒對美術教育活動的熱愛之情,有助幼兒以發(fā)現(xiàn)美和感受美為基礎,投入更大熱情和更多精力來創(chuàng)造美;二是操作教育。美術教育活動本身需要幼兒以眼睛和心靈去發(fā)現(xiàn)美,更需要幼兒以手頭的實際操作和實踐去表達和表現(xiàn)出自身對美的感受,并會在這一基礎上進行更為深入的對美的探索。三是創(chuàng)造教育。幼兒在認識美術世界和表達自己對于美的感受過程中,眼睛、頭腦、雙手的協(xié)調共用,有助幼兒美術靈感的激發(fā)和創(chuàng)造潛能的發(fā)掘,進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創(chuàng)造出全新的美術形象。
2、明確內容選擇
明確的價值取向的落實,需具體的教學內容作為承載,并成為指引幼兒活動的基礎。為此,教師的教學內容選擇,第一,應基于幼兒熟知的生活進行,確保美術活動從幼兒的日常生活中來、回歸到幼兒的學習生活中去。這主要是因為,作為幼兒反映自身生活的主題表現(xiàn)性活動,幼兒美術活動實則就是幼兒對自身生活的強烈表現(xiàn)。離開了這種表現(xiàn),幼兒活動也就失去了動力。第二,應符合幼兒的認知水平。以波洛克的畫為例,由于大班幼兒的生活經歷、學習經驗與思維水平等已經達到一定水平,因而他們就會在抽象的表達中,發(fā)現(xiàn)鮮亮的色彩和極富特色的線條中發(fā)現(xiàn)畫面中傳達出的感情色彩;但對小班幼兒而言,就很難發(fā)現(xiàn)這一點。
二、了解幼兒和提供足夠的認知背景
1、了解幼兒的活動基礎
在進行任何教學活動的設計前,先了解學情,包括幼兒們的活動經驗與能力、活動基礎與認知等,都是必需的。這會為教師確?;顒釉O計的最優(yōu)化,以及提高對幼兒美術活動指導的針對性,提供基本保障。如為小班幼兒設計簡單的幾何拼圖游戲活動,教師就要事先了解:班內幼兒中,有多少人具備拼圖經驗、熟知幾何拼板的特點、掌握拼圖的基本技能和方法,甚至技巧等。否則,活動就無法進行設計,即便強行設計并進行該活動,效果也不會好?;驗榛顒拥倪M行,事先帶領幼兒進行基本的認知活動,亦殊為必要。如認知單個幾何拼板的形狀、特點,反復觀察、旋轉、翻轉、轉換觀察角度等。
2、為幼兒提供足夠的活動認知背景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進行的?!边@就告訴我們,教師在美術活動設計中,即要考慮到如何為幼兒提供足夠的認知背景來支撐幼兒活動的進行與開展。以畫彩虹活動為例,作為幼兒“畫”的基礎,帶領幼兒先行觀察、欣賞彩虹的形狀和色彩以感受彩虹之美,并激發(fā)幼兒的繪畫興趣,就是首先要完成的任務。為此,教師在設計活動的同時,就應以多種形式,如圖片、視頻、影像等來準備好有關雨后彩虹的圖片、藍鯨噴水形成彩虹的圖片、人們觀測彩虹的故事、甚至人工制造彩虹的操作器具等,并以幼兒可懂的語言幫助他們了解彩虹的形成條件、原因和經過。這樣,在接下來要求幼兒學習用多種彩色線條圖畫彩虹,并掌握基本的涂畫方法,才會更加有效。
三、在回歸生活中進行具體的美術活動
“回歸生活”,回歸的是“幼兒”的生活,而非其他。這主要是因為“幼兒的學習”是“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這就意味著,教師的美術活動設計,包括目標設計與制定、內容的選擇與確定、情境創(chuàng)設與活動開展等,必要以幼兒的真實的生活為教學活動開展的基礎,并回歸到幼兒的真實的生活中來。即以課程內容為例,如幼兒在選擇繪畫對象上,畫房子、畫樹、畫車、畫小蟲子等,雖多會不同,但肯定是因為生活中該種事物在幼兒的頭腦中留下了深刻印象的緣故。因此,教師所確定課程內容貼近幼兒的生活是必然的的。及至課程活動展開,這種“回歸”則應是教學理念的真實落實。首先,無論理論知識的教育還是實踐技能的培養(yǎng),都應來自生活。如對線條勾勒時的粗細緩尖選擇,就應以實際存在的、幼兒親眼可見的實物為例來說明;其次,教學環(huán)境的設置本身,應是幼兒生活的一部分。如組織幼兒進行畫樹練習,就可以把教學課堂搬到室外,直接畫教室門前近距離可見、可觸摸的高大喬木;再次,把日常教學與節(jié)假日、季節(jié)變化、文化活動等相結合。美術創(chuàng)作活動中的很多內容,都會與節(jié)日、季節(jié)、文化等密切相關。日常美術活動教學,應提示幼兒留心觀察這些方面的變化,并在美術創(chuàng)作中進行主題表達。比如一年四季的物候特征,不同節(jié)假日中的文化形式表達等。
總之,為確保美術教育活動符合幼兒的身心發(fā)展,有效達成教育教學目標,教師在進行活動設計時,從幼兒的生活實際出發(fā),并真實地回歸到幼兒的生活中去,以此來全面激發(fā)幼兒的美術活動興趣、提高幼兒的綜合美術素養(yǎng),是必需的。這樣,幼兒才會因更加熱愛生活而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劉麗新.設適宜兒童發(fā)展的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策略研究[J].才智,2019,02:59-60
[2]黃敏.淺析幼兒園主題式美術教育活動的指導[J].美術教育研究,2019,11: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