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燕華
【摘 要】 順學而教,就是順著學生的求知欲望、發(fā)展情況教學,巧遷妙引,讓學生的語文水平邁上一個臺階。本文從充分了解學情、巧妙點撥、遷移教學三方面入手,闡述如何順學而教,分析如何建構(gòu)生本語文課堂,以期為廣大教師提供有效性的參考。
【關(guān)鍵詞】?順學而教;生本;語文課堂
因勢利導、順學而教,充分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然而,許多教師未能充分落實這一教學理念,總是按照課前的教學方案執(zhí)教。殊不知,學生是一個復雜的生命個體,總是處于不斷變化中。設計教學預設需充分考慮學生這一重要因素,才可以促使教學課堂高效生成。小學語文教材知識豐富多樣,可謂包羅萬象,善于開發(fā)課程資源的教師,才稱得上是合格的教師。對此,本文提出幾點教學策略。
一、了解學情,構(gòu)建以人為本的課堂
所謂了解學情,就是了解知識的接收對象——學生。在我們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永遠占據(jù)主要位置。學生的語文基礎水平、語文素養(yǎng)、認知因素,是教學前需要徹底了解的重要因素,對這些要素的掌握情況,也體現(xiàn)了教師教學能力的高低。通過與學生展開深度對話,教師了解學生對語文知識的需求情況,了解學生的興趣點。通過學生的課堂狀態(tài)與考核評估,教師了解學生的語文領悟能力。而每位學生對于教師采取的教學方式的熱衷程度也截然各異。有的學生喜歡情景教學法,有的學生喜歡自由探討與交流,還有的學生喜歡語文繪圖教學法。教學前,教師了解學情,才可以做到因材施教、順學而教,打造“以人為本”的語文課堂。
教學《最佳路徑》,教師一味地講解“給人自由、任其選擇”這種建筑設計理念,對于閱歷尚淺的小學生而言,根本無法了解。相反,以迪士尼樂園琳瑯滿目、扣人心弦的景點與熙熙攘攘的人群為教學情景,用多媒體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巧牽妙引,那么必定可以抓住學生的興趣點,讓學生一步一步深入課文,從而讓學生見識“最佳路徑”的由來?!蹲罴崖窂健愤@節(jié)課,教學框架如下:情景導入——直奔主題——走進大師——了解大師——感悟大師——評價大師——延伸主題,一步步順學而教,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提升語文學習效率。
這樣的教學形式,抓住學生興趣點,基于學生認知特征,循循善誘,因勢利導,可以促使學生跟著老師的思路深入文本,從而幫助學生逐步認識閱讀文本的思想內(nèi)涵。
二、醍醐灌頂,讓學引思加深理解
當學生滿腹疑惑,百思而不得其解時,教師順學而教,巧妙點撥,讓學生順教而學,將會令學生醍醐灌頂,這時,學生所頓悟的語文知識、人生哲理將成為“終身記憶”而受益匪淺。順學而教、巧妙點撥,教師需讓學生產(chǎn)生“疑”。沒有“疑”,就沒有所謂的“思”與“悟”。再而,教師需為學生建構(gòu)一個思想互相碰撞的自由平臺,順應學生渴望交流的本性,讓學生傾瀉心中的疑惑,讓學生分享心中的頓悟。
在《愛如茉莉》的教學中,問題情景的設計至關(guān)重要,否則對于閱讀能力相對薄弱的小學生而言,是無法體會這篇記敘文所表達的如茉莉花般純凈潔白的真愛。教學時,教師可以緊扣“我”對“愛如茉莉花”體會的變化而設計問題情景。這是文章隱藏的線索,也是學生理解茉莉花與愛之間聯(lián)系的關(guān)鍵。通過對問題情景的思索,學生一步步深入思考,直至茅塞頓開,從而掌握文本的主旨。問題1:媽媽為什么覺得愛像茉莉花一般?問題2:從哪些細節(jié),可以體驗文中爸爸媽媽之間的愛?問題3:行文過程,“我”對愛如茉莉花的感悟有哪些變化?學生先閱讀文本,圈圈畫畫,再展開探討交流。以探討的形式釋疑,以反復品讀的形式點撥,學生頓悟并感受茉莉花與愛的關(guān)聯(lián)。茉莉花,盈盈素靨、不蔓不枝、出塵標格、淡雅芳香,象征那樸素的親情。像茉莉花般的愛,不必蕩氣回腸,也不必轟轟烈烈,卻是最感人肺腑的。
小學生閱歷淺,理解能力弱,閱讀《愛如茉莉》,容易被次要的信息干擾注意力。以問題情景的形式,貫穿全文的教學,讓學生質(zhì)疑,順應學生的“疑”,教師巧牽妙引,從而促使學生理解文本的思想理念。
三、因勢利導,總結(jié)升華提升能力
無論是閱讀文本,還是與他人交流,小學生總是在朦朧的情愫之中,產(chǎn)生對生活乃至生命的某種見解,一時之間卻又無以言表。所謂小荷才露尖尖角,這是學生語文情懷與才華的嶄露頭角。作為指導者,教師需因勢利導,總結(jié)歸納閱讀文本,并升華閱讀文本的主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情感認知。一方面,可以以寫作的形式遷移教學,讓優(yōu)秀閱讀文本的主題不斷升華,另一方面可以以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訓中形成個人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維生素C的故事》一課的教學中,教師進行總結(jié)全文:是的,維生素C是船員存活的秘密,那么同學們,你們此刻有什么感受嗎?對此,學生議論紛紛。有的說:“水果里面含有維生素C,我們要多吃水果?!庇械恼f:“我們飲食要均衡,才能夠健康成長。”有的說:“我們要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教師總結(jié)發(fā)言:“愿同學們都健康成長!”繼而,教師進行遷移教學:“為了了解哪些食物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我們不妨做一份調(diào)查表,大家可以從網(wǎng)絡、圖書館搜集信息?!币騽堇麑?,總結(jié)升華文本,充分鍛煉了學生的語文能力。
語文教師的教學能力直接決定語文課堂的高度。因而,教師需具備創(chuàng)新意識,具備開發(fā)課程資源的能力,善于遷移閱讀文本知識,促使小學生的語文水平不斷提升。
順學而教,構(gòu)建生本語文課堂,教師需充分了解學情,因材施教。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要善于挖掘課程教學資源,巧妙點撥,讓學生產(chǎn)生思維頓悟,進而延伸教學內(nèi)容,訓練學生的語文能力。
【參考文獻】
[1]楊美鳳.論翻轉(zhuǎn)課堂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8(20).
[2]王琦.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需注意的問題[J].華夏教師,2018(19).
[3]楊孝華.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