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主要以“人”為主題展開的,人類社會涉及眾多領域,但“藝術”獨特性在人文社會中有著不一樣作用。哲學、社會科學是以抽象的、概念的形式反應客觀世界的,藝術是用具體的藝術形象來表現(xiàn)客觀世界和表達藝術家的思想感情。藝術與人文社會密不可分,藝術的創(chuàng)作靈感和素材來源于社會生活,對社會生活十分依賴。[1]并且藝術對人的成長十分重要,有著與眾不同的地位,所以要通過分析人文社會,來認識了解藝術的作用和獨到之處。
關鍵詞:人文;藝術;價值
眾所周知人文社會科學是相對于自然科學而言的,因為自然科學是要求具備嚴密的邏輯性的,可以自圓其說的一門科學。不過無論是自然科學還是人文科學它們之間都是有很密切的關聯(lián),都是通過對客觀事物的研究,從而對客觀事物的本質性問題,以及未來如何開展進行闡述。兩者之間相互交融、相互滲透,轉變成具有高度統(tǒng)一的一門科學。
藝術與人文社會不可分割,簡單來說人類社會形成之后藝術也相繼出現(xiàn),例如在舊石器時代《維倫多夫的維納斯》,表現(xiàn)了人們對母性的崇拜和對生殖器官以及繁衍生命的敬仰、祝福。這是當時人們眼中的美,對母性哺育后代的最高贊揚。甚至對出現(xiàn)在巖石墻壁上的圖案,即便最主要的作用只是為了記錄,但何嘗不能稱作為繪畫藝術呢?拉斯克洞穴壁畫就是最好的證明,記錄了當時人們生活、嬉戲、與動物一起跑動和捕獵的畫面。[2]早在十八世紀的德國,思想家席勒和十九世紀英國哲學家斯賓塞就提出過:“席勒、斯賓塞理論”,又稱“游戲說”。雖然這一理論不足以證明藝術的發(fā)生,但是在十九世紀、乃至二十世紀風靡一時。在研究原始民族的藝術中,至少可以解釋藝術的確與人們進行游戲有關。還有二十世紀以來在西方影響最大的一種理論,被稱之為:“巫術說”,最早是由英國人類學家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書中談及的。因為在當時社會引起震驚,于是史前藝術家雷納克等人深入的研究舊石器時代的洞穴壁畫是如何發(fā)生的,并用無數(shù)理論反復論證。現(xiàn)在認為,生產(chǎn)勞動實踐是藝術發(fā)生的根本動力。盡管游戲說、勞動說不能全面的、根本的闡述說明藝術的發(fā)生的真正原因,但卻證明了藝術與人文社會有著不可分割的內部聯(lián)系。
藝術無處不在,存在各個社會領域當中,小到手機大到中國的超級工程,無不體現(xiàn)著藝術在當今生活的重要性,比如歐洲的巴黎圣母院、盧浮宮,都是藝術的聚集之地,但人們在故宮博物館與千年之前的藝術作品見面時,人們已經(jīng)在和歷史進行了近距離的交流,藝術作品可以給每個人不一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的空間,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個人成長經(jīng)歷去感受作品給予你的思考。人們可以從某一件藝術作品中提升自己的審美方向,因為藝術作品是那個年代的精華,通過學習研究就不難發(fā)現(xiàn)曾經(jīng)的社會是以哪種方式進行社會活動。它不僅象征著曾經(jīng)上層社會精英的思考,也能通過其發(fā)現(xiàn)社會整體的文化氛圍。直接觀賞藝術作品,是學習歷史文化的一種方式,每個時代的藝術家都賦予了藝術作品獨特的文化內涵和人文精神。在社會生活中,學習藝術可以提高人的修養(yǎng)和審美創(chuàng)造力,提高人的眼界、世界觀,提升人的文化素養(yǎng)、洞察力與觀察力。
在人文社會中,藝術的作用涉及眾多方面,首先藝術可以通過娛樂的方式去學習了解過往的歷史,藝術的發(fā)展史囊括了很大部分人類社會的發(fā)展過程。藝術發(fā)生的上限是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第一件工具(石刀),所以說藝術對人類了解人文社會有很大的幫助。過去中國的歷朝歷代,都相當重視藝術的價值,在我國宋代就出現(xiàn)了具有代表性的“畫院”,它是當時最高統(tǒng)治者所倡導和組織的。是用來專門培養(yǎng)藝術人才的機構,并且成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家美術學院。再到后來的明朝,設立了“翰林書畫院”,是專門為宮廷服務的,這就看出來當時的統(tǒng)治者非常重視藝術?;蛘呶覀冎郛斀裆鐣玫乃囆g作品在當今社會可以起到凈化心靈的作用,使人們減緩壓力,對生活產(chǎn)生美好的向往。社會的和諧發(fā)展,人們的審美提高都離不開藝術的作用,藝術更像打破人和社會交流的“敲門磚”,就是要通過委婉的方式打開人與社會交流的大門。學習藝術提高的不只是審美,更重要的是提升個人的創(chuàng)造力,藝術工作者在創(chuàng)作藝術作品時需要飛快地運轉大腦,無數(shù)的繪畫語言和想法在腦海中反復的碰撞,最終形成一份合理的藝術作品,在藝術創(chuàng)作的期間,便會激發(fā)人的創(chuàng)造性和想象力。
通過分析藝術在人類歷史的發(fā)生和發(fā)展的關系,更加清晰的了解和認識到藝術的重要性,當今社會的發(fā)展,藝術同樣可以像宗教一樣有著安撫人心的作用,但藝術還可以使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心靈庇護所。使人認識到自身的價值和美,不會一味的逃避苦難,這就是藝術與宗教的不同之處。藝術的在社會的價值還體現(xiàn)在它的教育作用,美育在當今社會尤為重要,不僅可以提升人的眼界還可以使其認識了解到美,并以美的眼光來對待現(xiàn)實生活,并提升審美創(chuàng)造力。藝術作為文化傳播類別的一種,必然是今后大國爭奪的重頭戲,沒有那個民族的崛起會拋棄文化,提升本民族的藝術修養(yǎng)和藝術審美也是在幫助本民族的文化發(fā)展。藝術文化的傳播帶有先天的優(yōu)勢,好的藝術作品必然可以帶來人們更多的目光,通過藝術作品宣傳本民族的文化也是很好的選擇。相比較哲學傳播的枯燥、難懂,藝術作品卻顯得從容、親切。它可以為本民族的文化代言,藝術無國界,可以打破語言的障礙,觀眾通過欣賞藝術作品就可以感受到一個民族的思想和人文環(huán)境。藝術的獨到之處不在于它有多么的與眾不同,而是以一種相對輕松的方式解決、反映社會的諸多問題,大部分人的心中都是向往美好的社會生活。藝術,它無時無刻反應著社會各方面關系。也是文化傳播的橋梁,通往每個人的心靈深處,它像取之不盡的金礦一般,等待著后人發(fā)掘。你無法想象未來沒有藝術存在的社會有多么枯燥無味,人類注定與藝術羈絆在一起,誰也不發(fā)分割。人類社會其實就是一門藝術,豐富多變的社會生活無比精彩,人文社會科學主要是圍繞人開展研究的,那么藝術必然始終圍繞著人這一主題。所以說人類社會其實也就是一部藝術史。藝術作為社會生活的重要一項,未來我們一定要重視藝術的發(fā)展,通過藝術來發(fā)展傳播我國的悠久文化歷史,使我國文化能夠傳播到世界各地。
作者簡介:
王海宇(1994—),男,漢族,籍貫:河北石家莊,單位:廣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研究方向:山水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