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摘 要:學生在語文閱讀方面的學習是提高語文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應從實際情況出發(fā),考慮到學生受眾群里年齡較小,要學會做好訓練的方式的創(chuàng)新與可行性。對于高效率實現(xiàn)小學語文閱讀上閱讀質量的提升和能力的有效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語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閱讀教學
小學生是學生成長中十分重要的時期,低年級的教學中主要以語文、數(shù)學、英語的教學能力為主。在小學的語文教學中,閱讀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閱讀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知識視野。通過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素材,以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能力。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現(xiàn)存問題
以往應試的方式教學,只注重于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理解,通過要求學生反復背誦來完成對于閱讀篇章的學習。不僅學生和老師間的溝通大大降低,更會使學生對于這種培養(yǎng)方式的產(chǎn)生厭倦和反感。而且,有些教師為了學生在應試考試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所以使得教師對于學生的教育功利化。作為結果,學生很難學習到一些有文學影響和教育價值的書。這種教育方式會使學生難以對語文的學習產(chǎn)生興趣。
另外,雖然有的教師提供了新媒體教學的新穎的教學方法,但是由于自身信息的信息技術水平的限制,但難以對閱讀教學內容的進行調整,這種結果會使實際的閱讀能力有所降低。
二、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學生培養(yǎng)方案
2.1通過對于教學情景的建設增加學生閱讀興趣
采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對于語文閱讀的興趣。老師需要通過對于樂趣的激發(fā),提升他們閱讀的自主意識。設計閱讀篇章的情景會加深學生對與閱讀的理解和定義。
例如,在進行三年級古詩《飲湖上初晴后雨》時,通過表演進行教學,通過讓他們模擬蘇軾當時的創(chuàng)作情景,完成對于課文的學習。他們親身體會閱讀中的深刻內涵。最后學生們對于閱讀的興趣大大增強,對于課后留的的思考題和小練筆也能表現(xiàn)出來濃厚的興趣。
2.2將課內內容延伸到課外,增加學生的閱讀量
課文并不是語文閱讀的全部,而是對于更多文學閱讀的引路人,是學生們學習新知識的新開端。提高學生的閱讀量和閱讀深度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會有很大的提升和幫助。
例如通過對于《少年閏土》的學習增加學生對于魯迅先生塑造的閏土形象的好奇,從而引導他們閱讀《故鄉(xiāng)》,在課下完成閱讀后,在課上引導他們思考是有什么原因造成的潤土人物的巨大變化,從而我們又能思考出什么真正的問題給。通過對于《草船借劍》的學習增加學生對于三國時代歷史的好奇,對于文學作品的好奇。通過對于朱自清的《春》學習引導他們去閱讀朱自清的其他更好的作品。我們對閱讀的教學就是這樣,把學生帶入到不同的閱讀作品中帶入他們去了解更美好的中華文化和世界文化。
2.3重視閱讀中朗讀的作用與效果
朗讀在閱讀能力中充當著十分重要的角色,通過朗讀的方式方法提升對于閱讀的理解深度,對與閱讀中情感的體會與揣摩,達到提升語文閱讀能力的效果。
例如,在講授三年級上冊去年的樹時,將對話作為閱讀的重點引導學生朗讀課文去體會對話中,主要角色的內心的想法,第一次兩個角色的對話應用不適合留戀的語氣讀小鳥應用真誠的語氣讀,通過對于學生朗讀的指導學生能夠根據(jù)引導進行有感情的對話,從而體會閱讀中的含義。第二次的對話,通過老師的引導讓學生體會出小鳥,想要尋找大樹的的心情。通過學生自己揣摩閱讀的語氣引導學生思考文章的內容,體會出閱讀中的感情。通過學生對于文章內容的理解舉一反三的教學方法,從而激發(fā)出學生對于讀書的興趣。引導學生去用心里的想法去體會文字中的情感,結合自己的理解方式去思考文章中想表達的主要內容及深刻含義。
三、語文教學能力教師提升方案
3.1注重閱讀方法的引導
教授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和閱讀涼的重要指標。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果想要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老師應注意對于閱讀方法指導,首先要注重閱讀技巧教導,比如引導學生學會分別精讀泛讀跳獨舞寫讀懂的引導學生理解,并掌握這種技巧從而提升對于閱讀的效率和質量,其次要加強對于閱讀的訓練和指導,通過對一篇文章的反復朗讀,引導學生體會在閱讀中的朗讀能力和朗讀技巧,從而對于語文閱讀的學習會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3.2提升教師自身閱讀素養(yǎng)及能力
教師是教學的重要因素,也是提高語文閱讀能力的主要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師的文學素養(yǎng)決定者對于學生的教學水平,增強教師的文學素養(yǎng),作為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榜樣,用不斷擴充自己的文學知識范圍,從而引導學生學生擁有正確的的理念精神境界,文學品位。教師應不斷的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質,幾點語文素養(yǎng),使自己成為一個情感世界豐富的人,跟隨著學生一起不斷地學習。作為感情的啟迪者,知識的引導者,學生最好的學習伙伴,引導學生的閱讀能力。
3.3整合課文內容,提高學習能力。
閱讀的方法是在于獲取文章中的內涵與思考,將閱讀對象代入當時的社會現(xiàn)狀和社會情況,幫助學生更有效的了解閱讀的潛在意義。將多個材料一起整合講解,將其中的內充分的整合、對比,將信息不斷的滲透、分析。
四、語文閱讀能力多元化培養(yǎng)方案
4.1讀寫結合,提高閱讀速度
寫作可以將閱讀的客觀事物和知識信息充分吸收和理解。寫作源自閱讀,還可以提升對于閱讀篇章的理解。教師應開展讀寫結合,讓學生在寫作中提升閱讀的技巧。
4.2通過小組學習合作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通過合理分配練習內容,將一個作業(yè)分配給5-6留個學生,組成一個合作閱讀學習小組,引導學生合作完成閱讀的學習。通過生生交流、師生交流的方式解決存在的問題。在交流的過程中尊重學生的個性和共性。引導學生由淺入深的溝通??梢杂嗅槍π缘脑O計一些語文問題,利用互動的方式引起學生的思考。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于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極其重要的,同時也關系到學生閱讀能力以后的發(fā)展。通過對于教學情境的建設、重視朗讀在閱讀中的作用、注重閱讀方法的引導、提升教師自身能閱讀素養(yǎng)及能力等多個維度,增強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許益宏.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途徑[J].學周刊,2019(32):139.
[2]李學高.淺淡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課程教育研究,2019(42):92.
[3]佟淑君.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9(27):128.
[4]趙玲.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國校外教育,2019(31):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