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夢銀
隨著新課程改革越來越深入,傳統(tǒng)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能夠滿足當前教育的基本需求。教育游戲應用模式指的是為了得到比較多的教育游戲使用的效果而設計的一種游戲。在游戲教學過程中,對不同類型的知識特點,教育游戲也存在著比較具體的應用模式。
一、診斷式單詞游戲教學的開發(fā)和應用
單詞為小學應用教學過程中較為枯燥的內(nèi)容。因為學生比較容易忘事,所以單詞要學生進行反復記憶。按照這個特點,將教育游戲應用到單詞教學過程當中更加適合應用診斷式應用模式。教育游戲自身評價機制有著一些診斷功能。例如:在學習對顏色單詞進行識別的時候,在課堂當中提出了一種顏色藝術教育游戲,答題的得分以及時間加權為游戲自帶評價機制,教師應用診斷式干預能夠充分地表現(xiàn)出學生定立的一個目標,當答題的分數(shù)大于750分的時候,同時時間加權大于500的情況下才說明通過,否則要重新對單詞進行復習,然后再次進行游戲。
診斷式應用模式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更好地通過教育游戲來對單詞進行記憶,教師以及學生對診斷過程進行補充,進而實現(xiàn)驗證學習效果的目的。當學生對游戲診斷結果滿意的時候就對游戲進行結束,不滿意的時候就進行回顧復習。
二、競爭式的聽力教學游戲開發(fā)和應用
競爭式指的是利用教育游戲給學生競爭帶來平臺。通過教育游戲能夠更好地進行競爭式教學。教師能夠利用日常來充分地了解學生,將班級當中的學生根據(jù)聽力水平進行排序,并且分為幾個小組,在規(guī)定的時間當中對同一游戲進行參與。按照游戲自帶的評分系統(tǒng)看哪位同學能夠得到最多分,進而在小組當中形成競爭。例如:在小學生濟寧《番茄小丑》游戲的時候,當學生對單詞聽到之后,將會選取聽到的單詞反義詞的位置進行選擇,進而利用番茄來對小丑的鼻子進行敲打,最后游戲含有時間以及得分的加權值。每一組得分以及加權值最高的學生將會得到一些獎勵。小組當中同學在競爭的時候能夠提升自身的注意力以及興趣,有助于自主的進行學習。所以,小學生之間的分組應該為動態(tài)的。
三、練習式的語法教學游戲開發(fā)和應用
由于小學生對語法概念都較為模糊,不能夠充分地進行理解,要對其進行反復的練習。教育游戲有著一定的趣味性,其能夠讓重復練習變得不讓學生感覺到枯燥。通過教育游戲來進行語法的輔助教學可以應用練習式應用模式。練習式教學模式是讓小學生通過強化型教育游戲來單項的聯(lián)系。在練習過程當中,對學到的知識進行鞏固。例如:在《兔老師家訪》的游戲當中,針對句法進行聯(lián)系,游戲的過程是:兔老師根據(jù)名單在所規(guī)定的時間當中來家訪,看看蘿卜名冊當中句子能夠和哪個句子聯(lián)系成對話。教師以及學生在這個過程當中應用練習式教育游戲應用模式,能夠反復的進行練習,一直到學生對語法知識進行充分掌握。
教育游戲僅僅給小學英語教學內(nèi)的應用帶來一個框架,具體實施過程中還需要因材施教,具體問題進行具體的分析。只有這樣才可以讓小學英語教育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