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竹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原動力,也是學生學習科學的基本動力之一。 科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科學學習活動,對科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只有學生對科學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激發(fā)起強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動參與學習的動機。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此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茖W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科學學習活動,對科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只有學生對科學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激發(fā)起強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動參與學習的動機。所以,我在科學教學中,在“趣”上狠下功夫,不僅達到以“趣”激學的效果,還使原本死氣沉沉的課堂煥發(fā)了“青春”,充滿了“魅力”。
1 創(chuàng)設情境,產生興趣,展現(xiàn)科學課堂的“魅力”。
興趣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皠?chuàng)設情境”就是在教材內容和學生求知心理之間制造一種“不協(xié)調”,把學生引入一種與問題有關的情境的過程,從而使其注意力、記憶、思維凝聚在一起,以達到智力活動的最佳狀態(tài),富有情趣地把學生引入學習的情境,引發(fā)學生探求知識奧秘和愿望。學生自己會積極思考起來,急于想找到答案的好奇心,產生躍躍欲試的主體探索意識,誘發(fā)出了強烈的學習興趣,教師在這時展開新課教學,就能使教學效果較佳。例如我在教學《空氣和我們的生活》時,一開始我讓全班同學猜個謎語“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見來摸不著,無孔不入變化多,萬物生存離不了。這種物質是什么呢?”這時學生一聽是猜謎語,興趣盎然,議論紛紛。我又引導:說到這個空氣,你們已經知道些什么?還有什么疑慮?這是學生各抒己見。我繼而引導學生“空氣和我們的生活關系到底怎樣?”這是我讓全班學生做一個在平靜時與跑步后每個人呼吸次數(shù)有什么不同的實驗,而且作好記錄,并提出不同情況下呼吸次數(shù)說明了什么?從而引出空氣對我們很重要,沒有空氣我們就不能活下去。這堂科學課使我深深感悟到讓學生在興趣中探究知識,是多么重要呀!這節(jié)科學課,學生不僅在興趣中談、想、憶、探,還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觀能動性,更挖掘了學生對科學的思維及探究潛力。用“興趣”的金鑰匙幫助學生去開啟科學知識的大門。
2 運用多媒體,發(fā)展興趣,為科學課增添“魅力”。
心理學研究表明:直觀、形象、新奇的東西更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小學生的學習興趣總是與學習材料直接相關的,適當?shù)倪\用直觀教學手段對學生常常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能發(fā)展興趣。以多媒體為核心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科學課程的整合為新型教學模式提供了理想的教學環(huán)境。它集文字、圖形、圖像、音頻等多種媒體手段于一體,它能把靜態(tài)、枯燥的材料融入到思維空間,產生極其活躍的動態(tài)畫面,使其內容更充實,形象更生動,能直接刺激學生的視覺與聽覺感官,給學生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發(fā)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植物的葉》一課,在觀察各種植物葉子形狀的時候,我把課本上的幾幅圖全部設計在多媒體中,在屏幕上投放出來。讓學生想介紹哪一幅就介紹哪一幅,并且能根據(jù)學生的要求,把他選擇的那一幅圖放大。學生們爭先恐后地介紹,把葉子想象成什么就描述成什么,在這一過程當中,不僅訓練了學生的想象力,而且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利用多媒體學生把葉子的形狀介紹得井井有條,課堂教學氣氛不僅非?;钴S,而且學生的心理又有了安全感 。
3 巧設實驗,增添興趣,體現(xiàn)科學實驗的“魅力”。
《科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一門學科,但在科學教學中大多數(shù)教師只注重教給學生實驗的方法,滿足于學生看到實驗現(xiàn)象為目的,而忽視培養(yǎng)學生實驗能力。其實學生對實驗最感學趣,這種興趣,往往成為他們學習的直接動力,成為愛好和志趣,以致發(fā)展為驚人的勤奮和百折不撓的毅力。科學實驗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的作用,親自去探究其中的奧秘,感知其中的神奇,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再如《植物的葉》這一課,在講解了葉的構造、形狀之后,要讓學生用自己采集來的葉子做葉貼畫。在學生的制作過程中,我播放了一段輕音樂,既可以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又活躍了課堂教學氣氛。這種練習一般都在后半節(jié)課中進行,學生因較長時間的學習,已顯得比較疲勞。如果在制作時配之以輕柔的音樂,就可以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完成制作,起到消除或減輕疲勞作用。這時,同學們爭強好勝的心理表現(xiàn)出來,人人積極思考,竭盡全力尋找與眾不同的方法。
4 課堂小結,保持興趣,巧用“魅力”激勵性評價。
一節(jié)好的科學課不僅“課伊始,趣已生;課進行,趣已濃”,而且還要“課結束,趣獲存”,使學生保持學習興趣。我們既要注重學生探究活動的結果,又重視了對探究過程的評價;不僅關注學生是否獲得了新的知識經驗,更關注孩子在探究過程中是否積極投入情感與態(tài)度。既要教師評價,又要在小組內開展互評。教師常常采用的激勵語言是:你真了不起!你很像一位小科學家!你真是個愛鉆研的孩子!你們小組設計的方案很詳盡!你們小組研究十分專注等。
總之,在小學科學教學中,要根據(jù)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及課堂教學實際情況,把枯燥無味的科學課堂靈活地打造以“趣”激活的“魅力”課堂。
(作者單位: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qū)流亭街道趙紅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