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中職學生的數學基礎普遍較差,大部分學生對數學不感興趣,認為數學邏輯性強,太抽象,枯燥難學,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職業(yè)教學的需要,我們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與措施來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而現在由于多媒體的引入,借助它直觀、生動的優(yōu)勢,把教學難度降低,及時有效的對知識點進行演示、分析,使學生從觀察到認識,從認識到理解,從理解到掌握,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主要從五個方面論述多媒體對職高數學教學的優(yōu)化。
1 利用多媒體可以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學習最好的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它是學習的先決條件。以前我們導入的方法往往是通過“同學們回憶下我們上節(jié)課學過哪些知識,好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這一導入太過枯燥,并沒有真正把學生的心收回到課堂來。但是現在我們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圖文并茂,富有特色的短短幾分鐘,將學生帶進了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求知欲,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比如我在講解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判定這一節(jié)課時,首先我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現天安門廣場上豎立的旗桿,然后設置問題:請同學們觀察這個圖片并說出旗桿與地面是什么位置關系?學生雖然不知如何判定線面垂直,但是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他們迅速會說是線面垂直,在此我給學生布置一個任務,我們學校也要做一個這樣的旗桿,我們應該如何簡單的去判定這個旗桿垂直于地面呢?此時學生的興趣會被完全帶動,在此我在將問題深入,直擊目標—要想找到找到好的方法判定,我們必須學習本節(jié)課的內容。這樣不僅使學生學習興趣大增,而且加深了他們的感官印象,達到了教學要求,突破了本節(jié)課的重點。這種設置困難,探究知識的方法使學生印象十分深刻,并不是簡單的用教師的一張嘴就能說清的。又比如:我在引入雙曲線的定義時先給學生展現兩個定點和一個動點,然后通過自定義作出雙曲線后在其軌跡上任取一點,然后隱藏雙曲線,并追蹤任取的那一點,很容易作出軌跡,此時可以在幾何畫板的左上角計算出動點分別到兩定點的距離及其兩者之差,和兩定點的距離,當動點在雙曲線一支上移動時,學生很容易發(fā)現動點到兩定點距離之差保持不變,在雙曲線另一支上距離之差變?yōu)榍罢呔嚯x的相反數,但距離的絕對值不變。通過幾何畫板的演示,為學生理解雙曲線的概念打下了很好的基礎。這比簡單的給出雙曲線的定義讓學生進行記憶要使他們感興趣得多。再比如我在講解橢圓時,為使學生牢記橢圓特征,我提出以下問題:“請回憶下,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形狀近似于橢圓?”“雞蛋、人臉. 行星和衛(wèi)星運行的軌道.....”學生回答完后,我運用多媒體進行顯示,讓學生對橢圓有表象認識,發(fā)現此時學生的興趣被激起。我順勢提出問題“如何畫出標準的橢圓形?”學生你一言我一語討論著,“好,那現在我們來看課件中的短片。”課件顯示一條定長的細繩(不帶彈性),把它的兩端固定在畫圖板上的F1和F2兩點,繩長大于F1和F2的距離,用鉛筆尖把繩子拉緊,使筆尖在圖板上慢慢移動,動態(tài)的演示橢圓的畫圖過程,其中不少學生翹首凝望,不約而同地發(fā)出驚嘆。通過多媒體使課堂教學變得有聲有色,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 運用多媒體教學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
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對文本、聲音、圖形、圖像動畫等進行綜合處理,創(chuàng)造出一個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教學環(huán)境,幫助學生去理解知識,比如學生在學習立體幾何初級階段,空間概念比較薄弱時。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讓學生觀察實物模型,并根據模型進行分析畫圖,這樣對幫助學生樹立空間觀念有極大好處。又比如證明線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時,由于圖形比較復雜,學生空間想象力較弱,這時如果利用多媒體技術,則會很容易讓學生理解這個定理的證明。再比如對于二面角這一節(jié)課,由于概念多,很多概念學生常常混淆不清,圖形也不清楚。這些地方我們都可以借助多媒體來幫助學生理解這些概念。
3 利用多媒體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職高學生的基礎較差,雖然他們也有一定的自控能力,但是對于傳統的教學,他們還是很難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而現在多媒體技術進入課堂,多媒體結合了圖像、聲音等不同信息技術,能夠借助于虛擬的數學圖形將知識點具體的展現出來。例如函數是職高數學中的一大難點,教師在講到這一章節(jié)時,就可以結合多媒體制圖功能來進行函數演示。在課前將幾何圖形制作成課件,然后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播放出三角函數的極值性、周期性等性質。若需要深入了解知識,則可以對函數圖的相關參數進行改動,在多媒體中把三角函數的左右位移、周期、極值等變化情況展現給學生。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學,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觀察注意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教學效率。
4 利用多媒體有利于學生的主動建構
建構主義的基本的思想是:通過問題的解決來讓學生學習。數學學習也應該是學生個體主動建構的過程,每個學生應從自己的認知基礎以及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去理解數學的。從這個意義來看,職高數學是難以講授的,我們只能依靠學生的主動參與、主動探究才能學好數學。所以教學設計的考慮應關注每個學生的發(fā)展。這無疑是個難題,然而在當前形勢下,多媒體技術和數學教學結合解決了這一難題。如在“三角函數圖像的變化”教學中,教師可以把三角函數圖像,展示給學生看;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學生上機操作,自己輸入并觀察圖像的變化,通過學生自己不斷的摸索并和同學之間相互討論、此時教師適當的點撥,學生很容易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總之,中職數學教學需要多媒體的輔助。它的輔助為數學教學提供了生動形象的教學信息,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效果,激勵了學生的求知欲,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提高了學生觀察效率,以及減輕了教師的工作量,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促進了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作者單位:阜陽市醫(yī)藥科技工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