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呈現(xiàn)】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主人要出遠門,擔(dān)心家里的一些金塊會被人偷走。于是,他把自己的三個仆人都叫過來,分別給三個人一塊、三塊、五塊金子。主人回家以后,三個仆人分別把自己的金塊交還給主人。
第一個仆人交了一塊金子——他怕金子被人偷走,就將它里三層外三層包得嚴嚴實實的,埋在一棵大樹下面,結(jié)果金子完好無損,還是一塊。
第二個仆人交了五塊金子——他將金子存入銀行,賺了利息,又買了兩塊金子,三塊金子變成五塊。
第三個仆人交了十塊金子——他將五塊金子兌換成錢幣做生意,結(jié)果賺了大錢,于是又買了五塊,就變成了十塊。
要求: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指導(dǎo)】
審視材料中的三個仆人,各有其長處,亦各有其短處:第一個仆人忠于職守,亦“墨守”職責(zé),堪稱“愚忠”;第二個仆人忠于職守的同時亦變中求穩(wěn),“穩(wěn)”既是其長項,但也束縛了他的思維和手腳;第三個仆人集“智”“勇”于一身,就本質(zhì)而言,堪稱更高層次上的“忠于職守”。第一個仆人與第二、三個仆人的差異在于“想不想作為”,而第二個仆人與第三個仆人的差異在于“敢不敢作為”。從立意的角度來說,可持“優(yōu)選論”——確定、闡釋其中一個你最喜歡的仆人;可持“調(diào)配論”——對三個仆人“量體裁衣,各盡其用”;也可持“條件論”——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的。李煜做詞人,堪稱一代“大家”,但做皇帝,只能算一個“昏君”。評價一個人,要結(jié)合其生長的土壤;一個人要發(fā)展,也要首先選擇好土壤。
【學(xué)生習(xí)作一】
鷹擊長空
阜寧縣第一中學(xué)? 陳? 晨
三個仆人的三種保存金塊的方法其實是三種人生觀的體現(xiàn),這三個仆人其實代表了三種人。
第一個仆人,他里三層外三層把金子裹實,藏在大樹之下,像葛朗臺那樣守財。他固守傳統(tǒng)之道,安于天命,不越雷池,生怕失敗后的不堪。他這種態(tài)度讓我想起了當(dāng)年的手機巨頭諾基亞,墨守“塞班”系統(tǒng),罔顧市場發(fā)展,脫離時代,最終走向破產(chǎn)。
第二個仆人,他的進步之處在于他把金子升值了。他選擇了最穩(wěn)妥的投資方式——儲蓄,從這點來看,他是不敢去冒險的,但他懂得生財之道,這比守財要高一個層次。他會讓人想到社會上的那些小生產(chǎn)者,他們只經(jīng)營資金回籠快的小項目,而對那些回籠慢但收益大的大項目只是看著,并不想去闖一闖,這種人總體上也只是安于本分的。
第三個仆人,他的過人之處在于:他不僅看到了金子現(xiàn)存的利息,而且注意到可以用金子去換錢做生意,并以這個創(chuàng)新的想法為基礎(chǔ)去“賭”了一把。時刻想著改變現(xiàn)狀的主動性,決定了他成功的必然性。我想他一定是主人最喜歡、最器重的仆人,因為他敢于放手一搏,這才為他贏得了保管五塊金子的資格。我想,不久后就會有人開始叫他“主人”。
由此我想到了我國古代一位十分優(yōu)秀的帝王——康熙。他同樣從祖輩那里得到了很多“金子”——中國的錦繡河山。但他沒有像第一個仆人那樣“守財”,也沒有像第二個仆人那樣拘謹?shù)亍巴顿Y”,而是像第三個仆人那樣大膽地去放手一搏。他八歲即位,十四歲親政,本可以坐享榮華,但他沒有,他十六歲就干凈利落地除掉了鰲拜集團——由朝中勢力最大的輔政大臣網(wǎng)羅的逆黨。二十歲便向引清軍入關(guān)并擁兵自重的吳三桂宣戰(zhàn),并用八年時間除掉三藩。這一搏,他把到手的金子又重新進行了一次“理財”。當(dāng)這一切都平靜下來的時候,他沒有安歇,而是騎上馬來到了當(dāng)初入關(guān)的長城。野草叢生,長風(fēng)凜冽,他想到了漢人心目中的固若金湯,想到了祖輩入關(guān)時的勢如破竹。他毅然決然地放棄了修筑“磚石”長城的打算,而修筑起了能確保真正長治久安的“民心”長城。這一搏,他“贏”得了大清幾十年的海晏河清。
鷹擊長空,千帆競發(fā),在今天這樣一個激情燃燒的歲月,我們風(fēng)華正茂的熱血青年為什么不去放手一搏呢?
【評點】
本文的可貴之處在于道理的生發(fā)“絲絲入扣”。文章主要用了“康熙”這一個例子,但用得足,用得透,用得充分。“河山”“投資”“理財”等扣住了“金子”,兩個“沒有像……”扣住了第一個、第二個仆人的思想、行為,“而是像……”不僅扣住了第三個仆人的思想、行為,而且非常厚實地、富有層次地鋪展開“放手一搏”的內(nèi)蘊。
【學(xué)生習(xí)作二】
老煙槍羊湯店
河灘旁有一個小村子,那里的人們大多以養(yǎng)羊為生,村子里開了許多賣羊湯的店,可有一家“老煙槍羊湯店”,煮出的羊湯口味格外醇厚,吃完令人口齒生香,幾乎成了這個村子的招牌。有人說“老煙槍羊湯店”一定有家傳的秘方,要不然怎么店里的生意幾輩子都那么好?于是,很多人都想向老煙槍拜師學(xué)藝,可都吃了閉門羹。
這幾年,城里時興吃農(nóng)家樂的土菜。大批城里人來村子幫襯老煙槍的生意,店里經(jīng)常座無虛席,客人等好幾個小時才有座位是常有的事。但老煙槍脾氣古怪,一天只燉三鍋羊湯。有人勸老煙槍擴大規(guī)模,多開幾家分店,可老煙槍死活不肯,大概是怕把祖?zhèn)鞯拿胤浇o泄露了。
老煙槍不動這樣的心思,可小煙槍卻坐不住了。他時常勸說老煙槍:“爹,您就多開幾家分店吧,店開多了,一年賺的錢能趕上您半輩子,您老死守這家傳秘方有啥子用嘛?”
無奈老煙槍是出了名的倔脾氣,撞倒南墻都不回頭。小煙槍只能跟在后面偷著學(xué),看羊怎么選,料怎么配,火候到什么程度……看下來,見也不過如此,但總燉不出那個味兒。于是,他更加潛心地琢磨,歷經(jīng)三年,總算悟出了些道道。
一天,小煙槍把自己燉的一碗羊湯端到老煙槍面前,老煙槍喝了一口,便愣在那里,隨即破口大罵:“小兔崽子,老子還沒歸西呢,你倒偷學(xué)了真?zhèn)?!從今天起,只準在店里打下手,不準到外面逞能,泄露了家傳秘方看我不打斷你的狗腿?!毙煒屢布奔t了眼:“您就是一根筋,人家城里人到我們村,不都是奔著‘老煙槍羊湯店來的,你不要把全村人的發(fā)財夢都帶進棺材!”老煙槍高高揚起的手最終懸在了半空中,他只咬出一個字:“滾!”小煙槍卷起包袱就走,從此很久沒有回來。
后來,他到內(nèi)蒙古闖蕩去了,憑著聰穎的天資,開起了一家“小煙槍羊湯店”。經(jīng)過多年的摸爬滾打,他又開起了連鎖店。在開店過程中,他不僅用足了家傳秘方,而且根據(jù)不同地區(qū)人的口味自創(chuàng)了多種不同的羊湯配方。功成還鄉(xiāng),村長拉著他的手告訴他,他父親外出了,還給他留了張紙條:“兒子,爹開了一輩子店也沒做上老板,到今天我才算開了竅——祖上傳下來的東西,越藏越守只會越死越弱,只有越變越拓才會越活越強。爹這一次也要到城里‘連鎖它一把,我倒要看看,姜到底是老的辣還是嫩的辣!”
【評點】
本文的可貴之處在于“藝術(shù)真實”,它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符合時代。文章中的“農(nóng)家樂”“連鎖店”等熱門詞匯給人帶來一股撲面而來的時代氣息,而時代的變遷,也為“老煙槍羊湯店”經(jīng)營理念的嬗變提供了堅實的現(xiàn)實根基。二是符合心態(tài)。老一輩人往往容易固執(zhí)保守,新一代人往往更喜歡開拓創(chuàng)新。源于此,文章為老煙槍、小煙槍的立身行事所張之本便有了令人可信的心理根基。三是符合性格。老煙槍要進城開“連鎖店”絕非空穴來風(fēng),這符合他不服輸?shù)木髲娦愿?,“姜還是老的辣”這句老話更為他的這一性格提供了強有力的信心支撐。本文啟迪我們:“藝術(shù)真實”的要旨在于一件事不一定是現(xiàn)實中真正發(fā)生的,而是在生活中有可能發(fā)生的,而這個“可能性”恰恰是作者構(gòu)思的功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