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簡介】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壽,后改名周樹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學(xué)日本仙臺醫(yī)科專門學(xué)校(肄業(yè))?!棒斞浮笔撬?918年發(fā)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是著名文學(xué)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的奠基人。
魯迅一生在文學(xué)創(chuàng)作、文學(xué)批評、思想研究、文學(xué)史研究、翻譯、美術(shù)理論引進、基礎(chǔ)科學(xué)介紹和古籍??迸c研究等多個領(lǐng)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于五四運動以后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fā)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lǐng)土的作家”。
【世人評價】
郭沫若:“魯迅是革命的思想家,是劃時代的文藝作家,是實事求是的歷史學(xué)家,是以身作則的教育家,是渴望人類解放的國際主義者。”
毛澤東:“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寶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戰(zhàn)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shù),向著敵人沖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p>
【人物趣話】
不重手稿:魯迅對手稿的保存并不在意,常常亂丟,有時還分發(fā)給來訪的客人擦手,甚至當(dāng)廢品賣掉。一次,作家蕭紅在上海拉都路買油條吃,無意中發(fā)現(xiàn)那張包油條的紙居然是魯迅翻譯《死魂靈》的手稿,蕭紅大為吃驚并寫信告訴魯迅,魯迅知道后卻不以為然。蕭紅無奈,只得把這一見聞如實地告訴許廣平,許廣平聽后,狠狠地批評了魯迅。
愛好美食:魯迅很喜歡吃糕餅、糖果等甜食。有一回,有人送了柿餅給他,他喜歡得不行,就藏起來自己偷偷享用,只有在女士來做客時,才會“大方”地拿出來,因為女士們胃口小,只能吃個一兩片而已!
魯迅還喜歡吃辣椒。在江南水師學(xué)堂讀書時,有一次,他期末考試成績優(yōu)異,學(xué)校發(fā)給他一枚金質(zhì)獎?wù)?。魯迅并沒有把獎?wù)伦鳛樽晕异乓臉酥荆桥艿焦臉墙?,把它賣了,買了一大串紅辣椒回來。每每讀書至夜深人靜、天寒人困時,就摘下一只辣椒,分成幾截,放進嘴里咀嚼,嚼得額頭直冒汗,眼里流淚,噓唏不已,只覺周身發(fā)暖,睡意頓消,于是捧書再讀。
【經(jīng)典掠影】
秋 夜
在我的后園,可以看見墻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
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jīng)]有見過這樣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離開人間而去,使人們仰面不再看見,然而現(xiàn)在卻非常之藍……他的口角上現(xiàn)出微笑,似乎自以為大有深意,而將繁霜灑在我的園里的野花草上。
我不知道那些花草叫什么名字,人們叫他們什么名字。我記得有一種開過極細小的粉紅花,現(xiàn)在還開著,但是更極細小了。她在冷的夜氣中,瑟縮地做夢,夢見春的到來,夢見秋的到來,夢見瘦的詩人將眼淚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訴她秋雖然來,冬雖然來,而此后接著還是春,蝴蝶亂飛,蜜蜂都唱起春詞來了。她于是一笑,雖然顏色凍得紅慘慘的,仍然瑟縮著。
棗樹,他們簡直落盡了葉子。先前,還有一兩個孩子來打他們,別人打剩的棗子,現(xiàn)在是一個也不剩了,連葉子也落盡了。他知道小粉紅花的夢,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葉的夢,春后還是秋。他簡直落盡葉子,單剩干子,然而脫了當(dāng)初滿樹是果實和葉子時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幾枝還低亞著,護定他從打棗的竿梢所得的皮傷。而最直最長的幾枝,卻已默默地鐵似的直刺著奇怪而高的天空,直刺著天空中圓滿的月亮,使月亮窘得發(fā)白。
“哇”的一聲,夜游的惡鳥飛過了。
我忽而聽到夜半的笑聲,吃吃地,似乎不愿意驚動睡著的人,然而四圍的空氣都應(yīng)和著笑。夜半,沒有別的人,我即刻聽出這聲音就在我嘴里,我也即刻被這笑聲所驅(qū)逐,回進自己的房。燈火的帶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
后窗的玻璃上丁丁地響,還有許多小飛蟲亂撞。不多久,幾個進來了,許是從窗紙的破孔進來的。他們一進來,又在玻璃的燈罩上撞得丁丁地響。一個從上面撞進去了,他于是遇到火,而且我以為這火是真的。兩三個卻休息在燈的紙罩上喘氣。那罩是昨晚新?lián)Q的罩,雪白的紙,折出波浪紋的疊痕,一角還畫出一枝猩紅色的梔子。
猩紅的梔子開花時,棗樹又要做小粉紅花的夢,青蔥地彎成弧形了……我又聽到夜半的笑聲;我趕緊砍斷我的心緒,看那老在白紙罩上的小青蟲,頭大尾小,向日葵子似的,只有半粒小麥那么大,遍身的顏色蒼翠得可愛,可憐。
我打一個呵欠,點起一支紙煙,噴出煙來,對著燈默默地敬奠這些蒼翠精致的英雄們。
(選自《名家散文典藏版——魯迅散文集:秋夜》)
賞析
作者通過對秋夜所見所感的抒寫,刻畫了棗樹敢于正視現(xiàn)實、反抗惡勢力的韌性戰(zhàn)斗精神,表達了作者對惡勢力的憎惡和蔑視、對弱小的被壓迫者的同情以及對追求光明的奮斗者的熱誠贊頌。
藝術(shù)上,作者刻意將景物人格化,并借景物所賦予的特定象征意義,觸及時事,借景抒懷,托物寓意,著力塑造棗樹的形象,從而深化了文章主題,增強了作品的思想性。
思考
你還知道哪些寫“秋”的名家散文?不妨搜集起來,好好讀一讀。
【寫作之道】
1.如要創(chuàng)作,第一須觀察,第二是要看別人的作品,但不可??匆粋€人的作品,以防被他束縛住,必須博采眾家,取其所長,這樣創(chuàng)作才能夠獨立。
2.不要看了就寫,觀察了又觀察,研究了又研究,精益求精,哪怕是平凡的事物也能創(chuàng)造出它的生命力來。
3.文章應(yīng)該怎樣做,我說不出來,因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練習(xí),此外并無心得或方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