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華君 浙江回浦中學 浙江臺州 317000
從近幾年浙江的“三位一體”招生人數(shù)上來看,呈不斷增大的趨勢。而學生參加“三位一體”,就必須要學考成績。所以學考對于學生來說很重要。兩考同卷時,我們學?;瘜W學考安排在高二上學期的11(10)月,現(xiàn)在學考和選考兩卷分開,我們學校化學學考安排在高一下的6月。而新課在5月上旬結束,從時間角度來說,復習時間很短。所以一直在思考,如何在新課完成后,在所剩下短短的時間內,如何去提高復習課的效率?!跋骷{教學模式”便走進了我的視野,下面,就以“學考30題計算復習”為例,談談自己在課堂中實施“席明納教學模式”的過程。
從具體內容上看,“席明納”教學模式主要指的是學生在老師公布的課題中選擇其一并寫出專題研究報告,之后在老師主持下向全班陳述報告并與全班同學就該題內容進行討論交流的教學組織形式。所以在探索“席明納”教學模式時,在下一節(jié)上課之前,預先布置主題內容,學生課前準備,指派幾個同學發(fā)言或講解,最后師生一起總結。采用“直入主題——課堂展示——自由討論——總結反思”的流程。
在下一節(jié)課要復習30題計算時,布置一個題目:
將2.80g含氧化鎂的鎂條完全溶于50.0mL硫酸溶液后,滴加2.00mol·L-1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沉淀時用去200.0mL。將所得沉淀灼燒、冷卻后稱得固體質量為4.40g。請計算:
(1)上述硫酸的物質的量濃度c(H2SO4)=____________。
(2)鎂條中氧化鎂和鎂的物質的量之比n(MgO):n(Mg)=__________。
要求學生詳細地寫出解題過程,然后通過學生交上來的作業(yè)批改,選定好哪幾位同學上臺講解和板演。
就本節(jié)課而言,學生展示如下:
【學生展示1】根據(jù)化學方程式計算和解二元一次方程
設Mg的物質的量為xmol,MgO的物質的量為ymol。
【學生展示2】解二元一次方程和守恒思想
設Mg的物質的量為xmol,MgO的物質的量為ymol。
解得:x=0.1moly=0.01mol
n(MgO):n(Mg)=0.01mol:0.1mol=1:10
當?shù)渭託溲趸c溶液,恰好完全沉淀時,此時溶液中的溶質只有,根據(jù)和守恒:2可推出,得:c(H2SO4)×50.0mL×2=2.00mol·L - 1×200.0mL
c(H2SO4)==4.00mol·L - 1
【學生展示3】抓住鎂元素的始態(tài)與終態(tài)變化關系和圖像+守恒思想
根據(jù)題意,本題發(fā)生了以下反應:
始態(tài):Mg+MgO,終態(tài):MgO
m(O)=m(MgO)終—m(Mg+MgO)始=4.40g—2.80g=1.60g
n(Mg)=n(O)==0.100mol
n(MgO)==0.0100mol
n(MgO):n(Mg)=0.01mol:0.1mol=1:10
無論硫酸溶液與氧化鎂的鎂條反應是否過量,當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好完全沉淀時,即為A點,此時溶液的溶質僅有,根據(jù)和守恒:2可推出,得:c(H2SO4)×50.0mL×2=2.00mol·L-1×200.0mL
c(H2SO4)==4.00mol·L-1
三位學生對題目分別做了講解后,讓同學們對這三種解題方法的解題思維和優(yōu)劣進行評價。有以下幾種主要觀點:
第1位同學是根據(jù)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化學反應方程式很熟悉,不會寫錯。所以這個方法比較直接,也很容易想到。但是計算過程有點繁瑣,很費時間。
第2位同學在計算硫酸濃度時采用了和守恒思想,找到了之間的關系,從而簡化了計算過程。但是很難抓住題目的特點,能分析出終態(tài)的溶液中溶質只有。這一點很難想得到,但是對這個方法很感興趣,希望老師給同學們多加訓練。
第3位同學計算n(MgO):n(Mg)用了一個很巧妙的方法,抓住了MgO+Mg到MgO的過程中,增加的質量就是O元素的質量,可以看成Mg+O=MgO,從而很快地計算出了第(2)題。
第(1)題最終的思路和第2位同學一樣,但是結合了圖像,更加直觀,理解起來容易些。圖像在化學計算中的應用比較薄弱,希望老師多出些題目。
這一階段,主要是對節(jié)課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從方法上、思維上切合學生的認知水平,了解學生存在的問題所在,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運用。
例如本節(jié)課,可以適當拓展質量守性、電荷守恒、電子守恒的思想及相關課后練習,還可以關于簡單計算的圖像問題。
如:2017年4月浙江的29題:
分別稱取2.39g(NH4)2SO4和NH4Cl固體混合物兩份。
(1)將其中一份配成溶液,逐滴加入一定濃度的Ba(OH)2溶液,產生的沉淀質量與加入Ba(OH)2溶液體積的關系如圖?;旌衔镏衝[(NH4)2SO4]∶n(NH4Cl)為________。
(2)另一份固體混合物中NH與Ba(OH)2溶液(濃度同上)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中c(Cl)=________(溶液體積變化忽略不計)。
1.前提條件是學生能自覺完課前布置的學案,會對布置內容積極思考。如果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高,那么整節(jié)課無法開展。學生有思考,才會形成在課堂上的積極參與討論。
2.這種課堂形式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他人會有更大的興趣和熱情,上課精神會更加的集中。在課堂上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思路,也常常會看到學生爭論辯解的精彩和解決問題之后臉上露出成功的喜悅,極大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3.實施“席明納教式”課堂教學,課堂上生成的太多,往往難以控制上課的時間,這就需要教師精心設計教學,緊緊抓住課堂主線,合理組織教學,這就對教師的備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