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泳鑫
文題再現(xiàn)
寫一篇觀察日記,要寫出觀察對象的變化,還可以寫觀察的過程,以及觀察者當時的想法和心情,如果能附上圖畫或照片就更好了。
大手導寫
同學們根據(jù)文題要求,我們可以看出要想寫出本單元的“觀察日記”得從三個方面著手。
一、確定觀察對象
既然是寫“觀察日記”,那么確定觀察的對象實際就是在選擇素材,并且對所要描寫的觀察對象必須進行細致的了解。當然,映入眼簾的事物會很多很多,我們要盡量選擇自己身邊的,熟悉的,觀察起來方便的事物。同時也要注意那些隨時隨地可能發(fā)生的事物。在觀察的過程中事物有什么變化,事物變化過程中的形式、狀態(tài)要銘記于心。
如,我們早上可以觀察朝霞,它的顏色變化,形狀變化,以及變化的快與慢。遇到雨后天空出現(xiàn)彩虹,便可以觀察彩虹,其顏色的深淺,其形狀,北方的冬天遇到下雪的情景,可以觀察飄飄灑灑的雪花的形狀,大小……
總的來說,要想寫觀察日記,就得進行長時間,或短時間的觀察,還要做好隨時隨地觀察的準備。這樣才能獲取良好的寫作素材。
二、用心認真觀察
觀察的方法多種多樣,你可以由整體到局部,或由局部到整體;由近及遠或由遠及近;依據(jù)方位的順序進行觀察……但是無論運用哪一種觀察方法,都要根據(jù)自己所要觀察的事物而確定,這樣觀察時會更有利捕捉到事物的獨特之處。在觀察時還要調(diào)動好各種感官,因為通過感官可以更好地了解事物的本質(zhì)。如,通過觸覺可以感知到物體表面的一些性質(zhì)。如:光滑與粗糙,柔軟與堅硬;通過視覺可以對事物的形狀、大小、高矮進行徹底的了解;通過嗅覺可以品味到事物的酸、甜、苦、辣;總之,不管用什么方法觀察,都必須用心細致地觀察。因為有觀察才會有發(fā)現(xiàn),有發(fā)現(xiàn)才會有收獲。
三、寫出觀察所得
有觀察就有發(fā)現(xiàn)。我們回憶一下本單元所學的古詩《題西林壁》,詩人通過“橫、側、遠、近、高、低”的觀察,得出結論——“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觀察《爬山虎的腳》最后得出這樣的結論:爬山虎的腳觸著墻的時候,六七根細絲的頭上就變成小圓片,巴住墻……爬山虎的腳要是沒觸著墻,不幾天就萎了,后來連痕跡也沒有了。
當然,觀察事物時最好要融入自己的想象、研究、調(diào)查和思考,這樣更有力于發(fā)現(xiàn)。而寫觀察中的所得時,還要巧妙地插入觀察其間的趣味事,這樣習作會更具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