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宣汝
每個鄉(xiāng)下人家門前幾乎都有棗樹,姥姥家也不例外。
姥姥的家門前種了兩棵傲然挺立的棗樹。它們雖然不像白楊那樣高大挺拔,也不像柳樹那樣婀娜多姿。但是,它們卻非常惹人喜愛。
春天來臨,萬物復(fù)蘇,可是棗樹仍然沉睡著,絲毫沒有醒來的意思。它們與四周生氣勃勃的景色很不協(xié)調(diào),它們就像一條懶蟲一樣賴著不起。到了五月份,大地都已經(jīng)一片綠色時,棗樹才慢悠悠長出嫩綠的葉子。又過了十多天,棗樹才開出純潔、嬌小、鮮亮的小花,淡淡的綠如玉一樣。它們把自己藏在葉子里,不仔細看,是看不見的。
夏天到了,小花脫落了。棗樹長出大片大片濃郁的綠葉,鮮亮的葉子把棗樹的枝條都包裹住了。在陽光的照耀下,樹葉仿佛是一塊塊碧綠的翡翠,綠得油亮。在濃密的葉子中,一顆顆小青棗像綠寶石一樣,掛在枝頭上,顯得更加可愛。不僅如此,在月朗星稀的夜里,樹葉沙沙作響,為人們彈奏起輕盈的催眠曲,更是別有一番滋味。
夏天走了,秋姑娘便邁著輕快的步伐走來了。此時的棗,已變成了一串串水靈靈、肥嫩鮮美的紅棗。紅彤彤的棗掛滿枝條,壓彎了枝干。吃一口真是清脆可口。每年這時,姥姥和姥爺就會在棗樹下面鋪上一大塊的塑料,用竹竿敲打樹上的紅棗, “棗雨”落在頭上更是別有一番情趣。我們孩子們就在棗樹下歡蹦亂跳,撿拾自己認為最大最甜的棗,放在嘴里。姥姥總會把吃不完的紅棗送給沒有棗樹的親戚鄰居,讓大家也嘗嘗棗子的甜脆。
轉(zhuǎn)眼間,冬天便吐著嗚嗚的風(fēng)來臨了,它毫不留情地席卷一切,真是“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棗樹早已冬眠,等待春天的到來。只是枝頭上依稀可以看見幾個干癟的棗。
鄉(xiāng)村的棗樹,雖然枝干凹凸不平,彎彎曲曲,皮皴似龜手,葉小如鼠耳。但是,它毫無保留地把果實奉獻給人們。這是淳樸的美,持久的美,一如鄉(xiāng)下人美好的品質(zhì)一樣。
(指導(dǎo)老師:劉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