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耀明
引言
曙三水源站日平均外輸水量500-800m3。站內只有一臺4#外輸泵(型號:125SS39A,流量99m3/h)變頻運行,該泵平均運行頻率為44Hz。絕大多數時間,外供水量和所需揚程均小于最大工況,導致站內平均能耗偏高,不符合水源站經濟運行要求。
1.前期準備
為了調整水源站運行方式,降低運行能耗,實現PLC變頻恒壓控制兩臺泵切換運行,需要在外輸泵房新安裝一臺水泵??紤]到最小日外輸量的平均值,再根據用戶用水量與相應的管網水壓變化情況,選擇了合適的泵型,新泵型號為:ISG80-160,流量50m3/h。
考慮到使用變頻恒壓供水系統(tǒng)后,系統(tǒng)將會自動啟停泵。因此,新泵和原泵的出水管路上,安裝了DN100和DN150的截止閥。為了保證系統(tǒng)正常工作,對原有4#泵進口閘閥的閘板進行了加固處理。同時,為了便于觀察數據,新泵出水口安裝了普通壓力表。
2.PLC控制恒壓供水方案
本設計是以水源站供水系統(tǒng)為控制對象,使用PLC控制結合變頻技術,設計一套恒壓供水系統(tǒng),并保證整個系統(tǒng)運行可靠,安全節(jié)能,獲得最佳的運行工況。
PLC控制變頻恒壓供水系統(tǒng)主要有可編程控制器(及擴展模塊)、變頻器、壓力變送器、水池液位計和現場的水泵機組一起組成一個完整的閉環(huán)調節(jié)系統(tǒng)。本設計中有1個清水池,2臺水泵,采用部分流量調節(jié)方法,即2臺水泵中只有1臺水泵在變頻器控制下作變速運行。PLC根據管網壓力自動控制兩個水泵切換,并根據壓力檢測值和給定值進行PID運算,輸出變頻信號,調節(jié)流量,使供水管網壓力恒定。
根據以上控制要求,確定了“通用PLC+變頻器+壓力傳感器(+人機界面)”恒壓控制方案。這種控制方案既有擴展功能靈活方便、便于數據傳輸的優(yōu)點,又能達到系統(tǒng)穩(wěn)定性及控制精度的要求。
3.系統(tǒng)硬件選型
系統(tǒng)的主要硬件設備包括以下幾部分:PLC及其擴展模塊、變頻器、壓力變送器、液位變送器等。
3.1 PLC及其擴展模塊
PLC是整個變頻恒壓供水控制系統(tǒng)的核心,它要完成對系統(tǒng)中所有輸入號的采集、所有輸出單元的控制、恒壓的實現以及對外的數據交換。本方案PLC選用德國SIEMENS公司的S7-200型。S7-200型PLC的結構緊湊,價格低廉,具有較高的性價比,廣泛適用于一些小型控制系統(tǒng)。
3.2壓力變送器的選型
壓力變送器用于檢測管網中的水壓,常裝設在泵站的出水口,壓力變送器是將水管中的水壓變化轉變?yōu)?-5V或4-20mA的模擬量信號,作為模擬輸入模塊(A/D模塊)的輸入,在選擇時,為了防止傳輸過程中的干擾與損耗,我們采用4-20mA輸出壓力變送器。根據以上的分析,本設計中選用rosemount1151壓差變送器。
3.3液位變送器選型
考慮到水泵電機空載時會影響電機壽命,因此需要對水池水位作必要的檢測和控制。本設計要求貯水池水位區(qū)間2.0m-3.9m,所以要通過液位變送器將檢測到的水位信號轉換成標準電信號(4-20mA電流),再將其輸入窗口比較器,用比較器輸出的高電平作為貯水池水位的報警信號,輸入PLC系統(tǒng)。綜合以上因素,本設計選擇沈陽天維自動化儀表的TW2100液位變送器。其量程為6m,適用于水池、深井以及其他各種液位的測量。
4.系統(tǒng)的軟件分析與設計
硬件連接確定之后,系統(tǒng)的控制功能主要通過軟件實現,結合泵站的控制要求,對泵站軟件設計需要實現以下功能。
4.1系統(tǒng)恒壓要求
根據經驗數據,要保證管網水壓0.26MPa恒定。這一功能可通過比較指令實現。為了判斷變頻器工作頻率達上限值的確實性,應濾去偶然的頻率波動引起的頻率達到上限情況,在程序中應考慮采取時間濾波。
4.2兩臺泵自動切換運行
大部分時間,小泵運行即能滿足用戶需求。為了保證用戶的水壓和水量要求,要求兩臺泵自動切換運行。當變頻器達到相應的閾值時,運行泵自動切換,變頻器始終拖動運行泵工作。
4.3安全運行
為了保證水泵的安全運行,防止抽空,有必要對水池水位進行報警和必要的處理。因此設計要求:水位低于2m時,自動切換時相應的水泵不能啟動,小泵降頻至15Hz運行;水位低于0.2m時,泵機組將會停運。
5.系統(tǒng)調試
初期編程思路是“用流量來控制泵的頻率、頻率控制泵的啟?!薄R虼?,在程序最初設定的頻率值為小泵48Hz和大泵38Hz時互相切換,中間延時時間為1分鐘。但在實驗中我們發(fā)現因為大小泵峰值流量差別太大導致系統(tǒng)頻繁切換水泵。例如當小泵運行時,瞬時流量達到44m3/h,此時頻率為48Hz,延緩時間后自動切換到大泵以40.5HE運轉,而因大泵低于38Hz,按照程序又自動切回到小泵運行。大小泵切換時,外輸壓力下降,小泵就會在高頻狀態(tài)下運轉,頻率一旦超過限定值則又會切換,周而復始,從而導致大小泵來回振蕩運行。
經過思考,上述問題的原因是切換泵的頻率值差距過小,延緩時間較短。為此對程序進行修正,保證在節(jié)能有效區(qū)內拉大泵啟動頻率值之間的差距,重新規(guī)定切換值分別為48Hz和38Hz;同時也將跳轉延遲時間增大到到5分鐘,從而避免了因管網壓力波動頻繁造成的系統(tǒng)誤操作,增強了PLC恒壓控制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
6.運行能耗分析
控制系統(tǒng)的參數調試確定后,PLC控制系統(tǒng)正式投用。實驗期間詳細記錄了系統(tǒng)投用以來曙三水源站每天的外輸量、用電量和單耗情況,與上一年同期做了對比。
從記錄數據得到,水源站噸水用電量(單耗)從0.57 Kwh/m3降到了0.42 Kwh/m3,單耗下降了26.3%。由此可見,PLC恒壓供水控制系統(tǒng)的節(jié)能效果非常顯著。
7結論
實驗過程中得到以下結論:
(1)曙三水源站通過PLC模塊編程,結合PID閉環(huán)控制,實現大小泵根據壓力和頻率自動切換運行。PLC技術的應用,極大減輕站內員工的工作量;
(2)曙三水源站通過對兩臺水泵進行PLC技術變頻恒壓供水技術改造,并在現場成功應用,使水源站供水單耗明顯降低;
(3)PLC技術應用在外輸量波動較大的水源站,輔以合理的泵型,該系統(tǒng)節(jié)能效果會更加明顯,因此具有廣泛的實用性和推廣性;
(4)PLC技術的可編程性還可以應用在更多更復雜的供水企業(yè)站內工藝流程中,可以完全滿足供水泵站自動化經濟運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