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丹
摘 要: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背景下,會計制度也在不斷完善和健全,推動國家經濟穩(wěn)步有序發(fā)展。在此基礎上,國家及地方財政局的管理理念與方式也需要緊跟政策的更新步伐,確保經濟新常態(tài)下國家財政管理工作井井有條。本文從財政局財務管理工作的角度進行討論,對新會計制度在其中產生的影響進行分析。
關鍵詞:財務管理 新會計制度 影響分析
我國經濟體制與經濟市場在不斷變化著,而作為國家把握經濟形勢的標志,財政局為我國經濟發(fā)展的方向與總體規(guī)劃起到一個統(tǒng)籌實施作用。因此,新會計制度出臺后,各地財政局應主動響應新會計制度內容要求,及時進行調整、完善工作,提升自身財務管理能力與組織協(xié)調性,認清風險意識,主動掌握好財政大局,以推進國家財政體制的有序、健康發(fā)展。
一、當前財政局財務管理主要問題
(一)信息化管理水平低
科學技術的不斷創(chuàng)新升級也使得財務管理技術呈現現代化發(fā)展趨勢。然而,現階段我國各地的財政局在財務管理工作中對于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程度較低,管理模式并沒有及時創(chuàng)新,導致工作效率低下,無法及時進行信息化溝通。具體來說,財務審核平臺、電子信息管理系統(tǒng)等都較為缺乏,具體的財政運營機制沒有與當前熱點技術進行結合,難以滿足財政局當前的業(yè)務量需求,從創(chuàng)新方面來說不利于財政局的發(fā)展。
(二)財務預算存在缺漏
開展財務預算工作的目的是明確單位財務出入情況,確保經濟效益。財政局的財務預算管理水平也能反映出其整體管理質量。然而,在實際的財務管理工作中,部分單位對財務預算的執(zhí)行力度不夠,甚至忽視了財務預算管理,使得預算的實施和控制工作無法準確落實。此外,一些財務管理人員為私自獲取個人利益,隨意調改預算標準,不僅使得預算管理的質量大打折扣,而且拖慢了整個財政局的財務管理發(fā)展進程。
(三)部分人員工作素養(yǎng)良莠不齊
部分財政局的基層工作人員甚至是管理部門人員對于制度、政策細則的更新內容了解不及時、不全面,在實際工作中,部分人員由于培訓不到位或是自身專業(yè)素質不合格,無法勝任新會計制度下的財務審核、管理工作,導致許多問題出現。
二、新會計制度對財務管理的影響分析
(一)財務監(jiān)管方面
新會計制度的出臺對財政局財務監(jiān)管方面帶來了挑戰(zhàn),各項要求也更加嚴格,財政局必須在此方面制定積極、有效的應對策略,明確財務主管的責任范圍,科學制定內部控制機制。具體而言,在上述基礎背景下,我國各地財政局應完善內部監(jiān)督體系,充分利用好審計職責,重視審計監(jiān)督工作,統(tǒng)籌把握財政收支和專項資金使用的細節(jié),掌握好款項流動方向與情況,以便于管理者在調整管理政策時能夠依托于統(tǒng)計信息。同時也要與監(jiān)管局、審計局等相關單位展開合作,發(fā)揮雙重監(jiān)督優(yōu)勢,加強社會監(jiān)督。
(二)財務預算方面
首先,新會計制度明確要求將所有類型的經濟活動算入財務管理范圍內。因此,活動和目標都有了明確的預算標準,管理行為也得到妥善落實。此外,新的會計制度的應用將財務預算的準確性和時效性提升了一個等級,并指出相關負責人要帶頭進行財政市場狀況的預測和分析。因此,為滿足此項任務要求,我國財政局必須根據新會計制度的標準,隨時掌握市場經濟的變化,才能實現財政管理工作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其次,新會計政策法規(guī)的出臺為建立預算管理體系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撐。在此基礎上,新會計準則也將各部門職責和工作發(fā)展方向落實到位,內部財務預算管理工作能夠有效展開。管理體系的第一負責人要達到領導全局的要求,加強自身管理責任感。
(三)資產管理方面
新會計制度主要在兩個方面提出了新要求:①內部固定資產處置;②處理過程中的損溢及實際價值。新會計制度對于財務管理方面的新要求能夠更加客觀、準確地反映資產清理后的收入情況、費用使用情況和凈損益等內容,以便更清楚地掌握財政局固定資產的使用價值和流向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加強對資產的控制,確保與固有資產和入賬賬戶相對應,核算過程保持一致性,有效降低記錄不及時、不明確而造成的損失問題的發(fā)生率,提高了國有資產管理的穩(wěn)定性。
(四)財務管理風險方面
由于新會計制度重構了財務管理習題,財務風險的控制要求也更加嚴格,必須始終貫穿到財務管理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因此,財務管理系統(tǒng)的安全性要得到保障,信息數據的錄入與提取要通過上級領導批準實施,防止不可控因素對保密信息的泄露和破壞。此外,管理風險的控制中需要采用合格的保密措施,如電子印章、數字簽名以及數字驗證碼等,保證財務資源信息的安全性。
三、總結
綜上所述,財政局必須結合新會計制度的各項新要求,從自身實際發(fā)展情況出發(fā),整合部門職能與責任,確保各項財政管理工作的科學性、有效性,確保后續(xù)管理工作有序開展。今后,相關管理人員要積極開拓財務管理創(chuàng)新模式,尤其是在統(tǒng)籌監(jiān)督方面,加強投入力度,使財政局更好地服務于我國經濟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查志輝.事業(yè)單位執(zhí)行政府會計制度的銜接問題與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8(21):59—60.
[2]梁開勇.新會計制度下財政局財務管理的創(chuàng)新路徑探索[J].金融經濟,2018(24):178—180.
[3]劉哲,吳利豐.新政府會計制度下提高高校財務管理水平的思考[J].中國總會計師,2019(0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