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富
人都是主觀的,老板因為有錢和有權(quán),就更加主觀了。勞資糾紛的根源,往往就是來自于老板的主觀——我是這么認為,所以我就是這么管理的——若是員工不接受,那一定是員工的問題;若是員工拒不接受,換血就是了。麻煩的是,即便是換血,新員工的正面狀態(tài)也維持不了太久。
人與人的矛盾,說到根子上,就是理解不對稱——大家都主觀,都堅持從自己的角度看待問題,再加上不肯認錯,不打起來才怪。讓老板認錯難,但是讓員工認錯更難。那么,作為老板,還是先退一步,反思一下自己對問題的看法是不是過于主觀了。比如:
員工一定是為了錢來上班的嗎?
在老板的主觀想象中,員工來上班,就是為了一份工作,工作就是為了錢。所以,管理和考核,都是圍繞著工作內(nèi)容與經(jīng)濟收入這個核心來展開的??墒?,員工上班只是為了錢?只是為了解決生存問題?就沒有別的了?比如為了興趣愛好、為了上下班方便、為了學(xué)習(xí)技術(shù)、為了借用平臺。
解決思路:在新員工面試時,老板還是得要主動問一下,到公司來上班,究竟為的是什么?
員工一定會在公司長久做下去嗎?
一般來說,員工從入職一直做到退休,是不太可能的。但老板在主觀上往往是做長線考慮的,所以對員工的培養(yǎng)和待遇兌現(xiàn)等方面顯得不著急,慢慢來嘛,壓根就沒想到員工在入職以后,對公司和工作的興趣度是在持續(xù)下降的,若是沒有對應(yīng)的正面激勵,工作熱情這么一直跌下去,也就離辭職不遠了。
解決思路:
老板腦子里始終要繃緊一根弦:所有的員工,隨時都會走。
在新員工入職的時候,還是應(yīng)主動問一下員工:打算在公司做多久?哪些因素會讓員工提前離職?
在員工的心目中,老板有信譽嗎?
老板們通常很自信,覺得自己一貫說話算話,言出必行。也許在大事上,老板還算是有信譽的,但有可能在一些小事情、小費用上,因為記性不好,或是覺得無所謂,就容易出現(xiàn)一些失信行為。對于員工來說,則是以小見大,若老板在一些小事、小錢方面不講信譽,大事、大錢就更別提了。
解決思路:定期主動詢問大家,自己是否有失信行為,無論大小。
待遇是合理的嗎?
設(shè)置待遇,首先要看當(dāng)?shù)匦星?,而不是靠老板自己主觀來想象,同時,還要考慮到一點,員工肯定會去收集薪資行情,然后進行比較。這一比較,麻煩就出來了。因為老板在看行情時,還是比較客觀的,重點算中間值和均值,而員工看行情,則是就高不就低,這就出現(xiàn)矛盾了。
解決思路:辦法也簡單,就是定期主動公布當(dāng)?shù)氐男劫Y行情,引導(dǎo)員工客觀看待薪資高低。這個薪資行情的來源,可以是當(dāng)?shù)氐娜松缇止倬W(wǎng)或是大型人力資源網(wǎng)站。
無意中得罪過員工嗎?
新員工剛來的時候,都挺好的,可干著干著就不行了,工作熱情開始消失,整體狀態(tài)下降,牢騷話也多了起來,這些變化的背后,往往是這幾點原因:
老員工的排擠和污染;
工作中遇到難題時,得不到幫助;被老板得罪;
被其他部門制約。
在這其中,對員工工作熱情打擊最大的,就是來自老板的得罪。當(dāng)然了,這個得罪人分為兩種,有意得罪人和無意得罪人,例如批評、不給面子、罰款、降級都是屬于有意得罪人,現(xiàn)在老板們在這方面都挺注意的。但是,在無意中得罪人的事更多。所謂無意中,就是老板自己不認為是得罪人,甚至還認為是為了員工好,結(jié)果卻是得罪員工了。諸如當(dāng)眾表揚員工、晚發(fā)工資、工資里設(shè)置全勤獎和工齡工資、突擊性檢查市場等。
解決思路:老板可找一些與本公司已經(jīng)沒有利害關(guān)系的員工,諸如已經(jīng)離職的前員工,或是其他公司的員工,收集、了解哪些事情屬于老板看起來挺正常,卻是會得罪員工的。
員工內(nèi)部是和諧關(guān)系嗎?
國人好斗,誰也不服誰,“團隊”只能理論上成立,現(xiàn)實中主要是“團伙”。所以,員工隊伍中,很難說關(guān)系和諧,內(nèi)部存在對立或是排擠的情況很常見。所以,常見的表揚、樹立內(nèi)部標桿、評先進工作者、傳幫帶之類的事情,就別多整了,正面效果很小,反面效果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