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
摘要:無論人們對Cy Twombly的作品進行怎樣的哲學剖析或追溯式的回述,他的雕塑作品依然是從現(xiàn)實中獲取。阿甘本在《墮落之美》一文中提到,透過Twombly的作品,讓我們看到數(shù)百年來為形而上服務的雕塑在當代是否應被否認,但他仍肯定的是,Twombly作品的物質性和多義性仍然如現(xiàn)實事物一樣。只是被刻意呈現(xiàn)出的曖昧狀態(tài)恰恰是我們無人能夠逃避的現(xiàn)實景觀,并告訴我們如何停止不斷再創(chuàng)造。
關鍵詞:無題;內在的物質性;暫停創(chuàng)造
經過審判后,動物,植物,世界上所有的元素或者生物, 完成了他們的神學任務后,就會享受到一種不受腐蝕的謬誤——一種超越她們本身,類似于世俗的榮光。
——阿甘本《來臨中的共通體》
有時我想知道Cy Twombly①的這些雕塑作品是否真的存在。也許我對最喜歡的一些藝術、詩歌也總是有類似的疑問。有一天,當教授James與我分享美國的藝術及藝術家時,他推介我一定要深入研讀Twombly的作品。起初,我?guī)缀鯚o動于衷,經過一番品讀,似乎能領略到各中深涵。拋開藝術界如何將Twombly捧為最炙手可熱的藝術家,他是我最崇敬的藝術家之一,且越發(fā)之喜愛。
一、阿根本對無題(Untitled)的評釋
Twombly的雕塑與總是與令人費解的詩有共同之處。但是大多數(shù)的詩歌都有標題,他的雕塑沒有標題,他稱它們?yōu)闊o題(Untitled)。所有那些無標題的雕塑都像空白的詩歌,被允許遐想而未有明確意義。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無解的,標題總是會給人帶來最迅速、最明確的一種詮釋。這位藝術家的無標題雕塑作品似乎總是吸引了哲學家的關注,就像醋吸引了果蠅一樣。你看不出他們?yōu)槭裁磿@樣做,但不可否認他們會這樣做。
阿甘本(Agamben)是當今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曾出現(xiàn)在大導演帕索里尼的電影中,飾演《馬太福音》中門徒菲利普,他整理并發(fā)現(xiàn)了自1940年來沃爾特·本雅明失蹤的兩份手稿,它們是當今世界上最悅目的作品之一,阿甘本發(fā)現(xiàn)它的靈感來自Twombly的雕塑作品,所以他在《墜落之美》中對Twombly的雕塑作品進行了深層次的剖析。
Twombly之所以被譽為“詩人”,因為在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現(xiàn)字句,或記錄或隱喻有關古典神話或文學題材,不熟悉其所涉典故,可能稍有理解障礙。不過,視覺藝術是用來感受的,所以并無大礙。阿甘本認為它們更像是在呈現(xiàn)一種內在不為人知的物質性。
Twombly的《無題》(1948年)是第一個用白色涂料涂成的雕塑作品,白色清楚地勾勒出飽和表面,從而使得組件與自身的關系不太恰當,但又彼此融合。它由一個木制底座,兩個陶瓷門把手和一個手動閥組成。凱特·奈辛(Kate Nesin),在《Twombly的事件》中寫道,這層薄薄的白色表面和物體的并置,突出了每個部分的“非功能性”。阿甘本進一步解釋道,門把手的非用能性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到它本身,但恰在這時,門把手不再被理解為一個門把手。然而,外層的白度足夠薄,所以每個部件仍然清晰地它被稱為: 門把手,閥門。阿甘本認為,一個事物只能被稱為它被命名的東西,但它已經不再是原有的它了。也就是說,集合重置的作品是不再具有原物功能性的,集合后的各個部分不再是可命名的,可分類的,而是從原本語言的中解放出來。這種不可名狀地再命名方式賦予了Twombly的作品另一種的存在,因為它的豐富含義,原物經過重置組合存在另一種語言中,而這種語言有力的控制了它的原始存在。
無題(1948年):木材,瓷器和金屬鈕,布,油漆
二、破碎的再創(chuàng)造,為了停止創(chuàng)造
阿甘本將這一種存在稱為“無物”,即語言和事物都被定義為“存在”,而沒有其屬性的特質。與其找出兩個獨立且可異化的領域,一種是語言,另一種是事物,不如找出是哪個領域都不受另一個領域約束的領域。因此,阿甘本認為“無物”,即事物與語言交織在一起,并包含在語言之中,同時,與此相關的原物,依然在它們之中熠熠生輝生輝。
Twombly (1928-2011)在1948年至1995年間創(chuàng)作了的七件影響后輩至深的雕塑,此刻正聚集在原本空蕩蕩的畫廊里,這些曾是他自己的私人收藏,它們同樣是僅有地點、材料和制作年份,并沒有名稱。距離第一件雕塑作品已有32年此件《無題》,這個組合包含的不僅僅是這兩個掉落的碎片,它還包含其他的東西,比如黏土、布和塑料樹葉,這樣的白色表面使作品的組成部分處于一種墜落的懸浮狀態(tài)。作品中,兩根木棍從繃帶斷裂點下降,向下呈三角形,并由另外兩根木棍支撐。從更大的樹枝下伸出一片塑料葉子,與下面的木質底座接觸。這件作品是Twombly第一個明確地處理這些倒置破碎的片段,在整個八十年代,他反復回到這個主題。阿甘本在《墜落之美》一文中,他分析道,“作品不僅僅是一個不斷創(chuàng)造的過程,如何停止去創(chuàng)造,才是Twombly的意圖本身”。
總之,阿甘本認為,Twombly的作品是如此,以這種拋棄性為特征。它們的組成部分是帶有白色涂料的破壞性縮影,這些東西使它們脫離了原本的物質形式主義,陷入了另一種尷尬的形式主義境地。他們的白色油漆不是干凈的,也不是光滑的,而是粗糙的。通過這種方式,這些組件和它們骯臟的表面使新的形式語言而進入事物,不是在其不斷地創(chuàng)造中,而是在其暫停的“去創(chuàng)造”。
參考文獻:
[1]Agamben,Giorgio.The Coming Community[M].Translated by Michael Hardt,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0.
[2]Nesin,Kate.Twomblys Things[M].Yale University?Press,2014.
[3]http://www.fourbythreemagazine.com/issue/saturation/assemblages-for-after-the-judg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