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狄龍
每個人都有好奇心,當我們面對自己感興趣卻又充滿疑惑的事情時,總愛問“為什么”。但有時候好奇心太強,也會惹出麻煩來。西方有一句諺語叫作“好奇害死貓”。傳說貓有九條命,可最后因為好奇餐桌上的罐子里到底是什么,結(jié)果掉進了沸騰的湯里死掉了。這句諺語其實想要告訴我們,好奇心要有一定的限度,不然可能會給自己帶來麻煩。有些小朋友對大人禁止的事情總是特別好奇,比如爸爸媽媽說不能進游戲廳,有些小朋友就很好奇里面是怎樣的,偏偏要去玩一玩;大人說不能隨便觸碰插頭插座,有些小朋友就偏偏很好奇地去碰一碰,結(jié)果受到了傷害。
在童話中,有一類故事就是因為好奇心引發(fā)的。因為好奇心,主人公違反了禁忌,觸碰了隱藏在其中的“秘密”,由此引發(fā)了一系列的事情,給主人公帶來了困難、折磨和挑戰(zhàn)。比如,在《格林童話》里有一個故事叫作《瑪利亞的孩子》,說的是天堂里有十三扇門,只有第十三扇門是禁止打開的。小女孩沒有聽從圣母瑪利亞的囑咐,偷偷地打開了那扇門,結(jié)果她的手變成了金色,怎么洗都洗不掉。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創(chuàng)作一個因為好奇心而引發(fā)的故事吧。
在“越禁止越好奇”這個部分,你一定要像懸疑小說作家那樣吊足讀者的好奇心。在寫“故事中什么是被禁止的”時,你的描述不僅要引發(fā)主人公強烈的好奇心,同時也要激發(fā)讀者的好奇心。如果一開始讀者就被這個故事牢牢吸引了,這就說明你創(chuàng)作了一個很好的故事。你可以用人物對話的形式來進行,比如某位人物對主人公說:“這是一個神奇的盒子,但是你現(xiàn)在不能打開它,直到你十歲生日那天才可以打開。”怎么樣,是不是夠神秘?你還可以用描寫的形式來進行,比如“國王每天都要偷偷地吃一種特殊的食物,沒有人知道那是什么東西。有一天,好奇的王子想要……”怎么樣,是不是很好奇那是什么?
在主人公因為好奇心采取行動以后,故事的節(jié)奏就急轉(zhuǎn)直下了,因為主人公必須為自己的好奇心付出代價。這個代價可能是一個挑戰(zhàn),“盒子里跳出了一個兇惡的魔鬼”,主人公用怎樣的智慧和勇氣才能化解危機呢?這個代價可能是“偷吃了國王的食物后,他變成了一只烏鴉”,主人公要完成怎樣艱巨的任務(wù)才能變回原形呢?建議這個代價不要太慘痛,不要像“好奇害死貓”那樣讓主人公失去生命,要給主人公留下一個彌補過失的機會,這樣故事也才有機會繼續(xù)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