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忠民
摘? 要:金屬沖壓技術是利用模具使金屬薄板或帶料發(fā)生永久性塑性變形的工藝。沖壓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制造汽車、船舶、飛行器、壓力容器等金屬薄壁結構件。該文以電子產品中的沖壓零件作為研究對象,運用有限元數(shù)值模擬技術,對沖壓成形過程中的問題進行研究,實現(xiàn)優(yōu)化工藝參數(shù),為工藝設計提供理論依據(jù)。進而縮短模具設計與調試周期,加快新品導入進度。
關鍵詞:沖壓;精密電子;有限元
中圖分類號:TG385? ? ? ? ? ? ? 文獻標志碼:A
1 材料選用
應用在電子產品上的沖壓產品,原材料一般選用電工純鐵,供應方式為帶料形式。母卷經分條后,通過送料機傳送至沖床內模具;電子類沖壓產品精度較高,為保證沖壓加工的過程能力,原材料優(yōu)選“高級精度”。此外,相關材料應具有一定的電磁性能,評價方式一般采用矯頑力。大部分的零件沖壓后會增加電鍍等工序,以實現(xiàn)防護性功能。
2 工藝排樣設計
可根據(jù)產品結構及材料性能制定合理的排樣圖。包括毛刺方向及大小,斷裂帶截面光亮帶比例、允許塌角量、搭邊值、壓延方向、一模幾件、材料利用率、條料蛇形問題等。
下面說一下排樣的6個要點:
(1)沖裁加工先沖裁尺寸較小的封閉區(qū)域,再沖裁尺寸較大的封閉區(qū)域。
(2)精度較高的部位,盡量在同一工步下沖壓完成。
(3)要綜合考慮材料利用率。
(4)要結合不同加工的材料及厚度選擇合理的間隙。
(5)針對變形量較大的工步要預先計算,象拉深工藝的展開料尺寸、彎曲工步中性層偏移、打扁工序的增長等。
(6)要充分考慮模具各部位的強度。
3 設備選取
由于產品的精度及產量需求,可優(yōu)先選用布魯?shù)聽朆STA系列,該系列設備具有精度高、使用壽命長、速度高、可靠性好等優(yōu)點。該設備具有持續(xù)監(jiān)控沖裁力及滑塊行程補償功能。
4 有限元關鍵技術
4.1 幾何模型建立及網格劃分
可針對分析的工步,采用NX8.5進行建模,模型進行適當簡化,以便提升運算效率。網格劃分可在NX8.5中高級仿真模塊中進行,亦可在有限元數(shù)值模擬軟件中進行處理。單元類型的選擇影響計算精度及運算量。如果分析表面過多,象采用六面體網格劃分不能很好地逼近原幾何實體,因此優(yōu)先采用四面體單元。如果模型過大,可在變形區(qū)進行網格細化處理。
4.2 材料本構模型
材料的本構方程或稱流動方程是描述材料變形的基本信息,其中的材料流動應力是材料狀態(tài)的函數(shù),與應變、溫度、應變速率和加工硬化等諸多因素有關。因此,為獲得有效的模型,可做相關力學性能試驗。
4.3 接觸問題處理
定義接觸體的時候必須遵循以下的5個規(guī)則:
(1)先定義變形體,后定義剛體。
(2)先定義軟的材料,后定義硬的材料。
(3)先定義小的接觸體,后定義大的接觸體。
(4)2個變形體網格密度不同時,接觸體定義時應該先定義網格密的,然后定義網格疏的。
(5)先定義幾何形狀凸的,后定義凹的。
4.4 邊界問題處理
邊界條件問題要根據(jù)給定的運動狀態(tài)和表面特性,選定一個合適的模型。確定相關量化數(shù)據(jù),象摩擦問題、熱力耦合問題等??蓮奈墨I或實驗中獲得相關數(shù)據(jù)。
4.5 算法選擇
為保證計算的收斂性,可采用靜力隱式算法。靜力隱式算法有著獨特的優(yōu)點:
(1)有著嚴格的理論基礎。
(2)只要其收斂,理論上就可以保證結果的精度。
4.6 模擬效率提高
理論上如果沖壓速度提高了n倍,那么整體分析所花費時間則可以降低n倍。但會導致結果誤差很大。為了能夠在精度和效率上達到質量最優(yōu),把整體變形市場控制在最大周期10倍以上,就可以保證合理的虛擬速度。
5 有限元應用案例
現(xiàn)階段產品質量管理包含3個層次,分別是質量策劃與設計、質量控制、質量改進。質量策劃與設計是最為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在某種程度上,產品設計能力及水平直接影響其后續(xù)的工藝穩(wěn)定性、質量穩(wěn)定性及成本,最終影響客戶滿意度。有限元數(shù)值模擬技術可應用于產品設計及工藝開發(fā)階段,從產品的可加工性、可量產性等方面進行分析求解,最終實現(xiàn)產品開發(fā)階段至量產階段的快速轉移。以下為幾個典型案例。
案例一,有限元數(shù)值模擬技術可廣泛應用于拉深類產品上,可分析成形道次、壁厚分布、應力場、表面質量缺陷(破裂、起皺)。通過對某密封罩進行成形性分析,采用FLD((=成形極限圖)分析驗證零件各工序的狀態(tài)及表面質量,確定合理的工藝排布。成形極限圖也稱成形極限曲線,它是由板料各個質點在不同應變路徑下的局部失穩(wěn)極限工程應變e1和e2或極限真實應變ε1和ε2構成的條帶形區(qū)域或曲線,常用FLD或FLC表示。它反映了板料在單向和雙向拉應力作用下抵抗頸縮或破裂的能力,經常被用來分析、解決成形時的破裂問題。如圖1所示。
從圖1可知,筒底部凸模圓角部位變形近似于平面應變狀態(tài),該處為危險截面,壁厚減薄最為嚴重,易產生破裂缺陷;在筒口法蘭區(qū)域處最大主應變?yōu)閴簯?,因此,該處易產生壓縮失穩(wěn),最終形成褶皺工藝缺陷。通過對拉深過程進行數(shù)值模擬分析,掌握各質點應變路徑及規(guī)律,對展開料尺寸、間隙、壓邊力等參數(shù)進行優(yōu)化。
案例二,擠壓沉臺工藝是在預制工藝孔的基礎上,采用大直徑沖頭進行擠壓的一種工藝。工藝難點在于擠壓后,金屬產生塑性流動,預制孔尺寸直徑逐漸減小,成形后其尺寸難以定量分析,導致后道精切工步余量不足。通過對沉臺擠壓工步進行分析,為凸模、凹模鑲件尺寸設計提供依據(jù)。
案例三,打扁工藝是通過模具對板材邊緣上下兩端面進行擠壓,最終形成倒角的工藝。工藝難點在于打扁后,金屬產生塑性流動,零件尺寸沿金屬流動方向增長,難以做到定量分析。通過對打扁工步進行數(shù)值模擬,從機理上分析金屬流動規(guī)律、應力場、應變場,定量分析打扁后的增長尺寸,為上道次切邊工序提供數(shù)據(jù)支撐。
案例四,觸點在鉚接過程中經常產生鉚后間隙不良缺陷,導致產品在工作過程中過度發(fā)熱,對觸點壽命產生極大影響。通過對成形過程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分析產生鉚后間隙的影響因素,并設計不同規(guī)格的凹模型腔,最終對不同批次的觸點進行換型,實現(xiàn)鉚后觸點與簧片之間無間隙,達到產品設計性能要求。
參考文獻
[1]吳振亭,王德俊.冷沖壓模具設計與制造[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2]黃珍媛,阮鋒,管燦,等.基于數(shù)值模擬的級進模筒形拉深工步工藝分析[J].電加工與模具,2006(4):50-53.
[3]蘇萍,莫立權.高強板零件沖孔落料級進模設計[J].裝備制造技術,2010(7):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