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功,楊 肖,黃小蓉,王柯然,朱 欣
(阿壩師范學院 資源與環(huán)境學院,四川 汶川 623002)
獼猴桃(ActinidiachinensisPlanch),又稱為奇異果、猴仔梨等.其外觀形態(tài)一般為橢圓狀,成熟的獼猴桃成紅褐色,表皮被覆有濃密的絨毛.其內(nèi)部是呈亮綠色的果肉,中間有一排黑色的種子,可以食用,其口感酸甜、鮮嫩,且營養(yǎng)豐富[1].獼猴桃中富含的維生素C是檸檬的2倍,蘋果的40倍左右[2].維生素C有降低血管的通透性,加速血液凝固,刺激凝血的作用,能促使血脂下降,增加人體應(yīng)對感染的抵抗力[3].因此,獼猴桃中維生素C的提取研究對獼猴桃的營養(yǎng)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有很多研究和測量維生素C含量的方法.如:2,6-二氰靛酚法、碘量法[4]、鉛硫化氫法、2,4-二硝基肼法[5]和熒光光度法[6].但上述方法一般存在樣品需進行復(fù)雜的預(yù)處理、受干擾因素強、需較長的時間等問題.本實驗用紫外分光光度法[7]間接測量獼猴桃中維生素C的含量,獲得較好的效果.實驗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探究在不同提取劑、鹽酸的用量、溫度的影響下獼猴桃中維生素C的含量及變化規(guī)律,以此為獼猴桃中維生素C有效提取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jù).
四川省汶川縣水磨鎮(zhèn)、三江鎮(zhèn)獼猴桃,市售.
標準抗壞血酸溶液(100μg/mL):準確稱取10mg抗壞血酸于燒杯中,加入2mL10%的鹽酸,溶解后轉(zhuǎn)入到100mL容量瓶中,加入蒸餾水定容至刻度線,搖勻.
10%(m/V)的鹽酸溶液;2%(m/V)的草酸;5%(m/V)的三氯乙酸.
1mol/L的NaOH溶液.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
電子天平,賽多利斯科學儀器(北京)有限公司.
HH-S2型水浴恒溫水浴鍋,金壇市醫(yī)療儀器廠.
1.2.1 獼猴桃汁的制備流程
獼猴桃→挑選→清洗→瀝干→切碎→打漿→過濾→獼猴桃汁.
1.2.2 樣品的處理
將獼猴桃用清水洗凈,去皮,切成小塊.稱取樣品于榨汁機中,打磨成漿液后,加入提取劑.將其轉(zhuǎn)移到100mL容量瓶中,加入蒸餾水定容至刻度線,充分搖勻,靜置一段時間后,進行過濾,將濾液在不同的溫度、不同的鹽酸含量下進行單一變量處理后,待用.
1.2.3 標準曲線的制作[8]
分別準確移取標準抗壞血酸溶液(mL)0.1、0.2、0.3、0.4、0.5、0.6、0.8、1.0mL于試管中,再分別往試管中加入蒸餾水(mL)9.9、9.8、9.7、9.6、9.5、9.4、9.2、9.0mL.則抗壞血酸溶液濃度為(μg/mL):1.0、2.0、3.0、4.0、5.0、6.0、8.0、10.0μg/mL.分別轉(zhuǎn)移到石英比色皿中,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n=243nm處[9]測量其吸光度.以抗壞血酸濃度為橫坐標,對應(yīng)的吸光度為縱坐標,以蒸餾水作空白對照,作標準曲線.研究采用的紫外可見光分光光度計的紫外光波長范圍為195~375nm,其光源為氘燈,使用時環(huán)境溫度控制在15~30℃,環(huán)境濕度控制在60%以下.
1.2.4 提取劑的選擇[10]
將處理好的獼猴桃,準確稱取三份(均50g)于燒杯中,再放入榨汁機中粉碎,往三份中分別加入2mL 2%的草酸,5%的三氯乙酸,2%的草酸+10%的鹽酸作提取劑.將搗碎后的漿液轉(zhuǎn)移到100mL容量瓶中,用蒸餾水定容至刻度線處,搖勻后過濾,取濾液測定.取三支試管,均加入0.4mL 10%的鹽酸,分別加入0.2mL不同提取劑提取的樣液,用蒸餾水稀釋至10mL后搖勻.以蒸餾水為空白對照,用紫外分光光度計在243nm處[9]測定其吸光度.
再取三支試管分別加入不同提取劑提取的樣液0.2mL、2mL蒸餾水和0.8mL 1mol/L的NaOH溶液,混勻,15min后加入0.8mL 10%的鹽酸,混勻,并用蒸餾水定容至10mL,得到堿處理樣液.以蒸餾水為空白對照,用紫外分光光度計在243nm處[9]測定其吸光度.
1.2.5 溫度對獼猴桃中維生素C提取的影響[11-12]
將獼猴桃洗凈、去皮、切碎,準確稱取獼猴桃5份,每份30g,各加入2mL 2%的草酸后,按前面1.2.2對樣品進行處理.得到濾液后,每份均準確移取10mL于新的5支試管中,分別置于15℃、25℃、35℃、45℃、55℃的水浴鍋中,加熱20min.按照1.2.4中的方式對樣品和待測堿處理液進行吸光度的測定,以此得出不同溫度下獼猴桃中維生素C的含量及變化規(guī)律.
1.2.6 鹽酸的量對獼猴桃中維生素C提取的影響
將洗凈、去皮、切碎的獼猴桃,準確稱取5份,每份30g.分別加入10%的鹽酸(mL)0.5、1.0、1.5、2.0、3.0mL,按前面1.2.2的方式對樣品進行處理.再按照1.2.4中的方式對樣品和待測堿處理液進行吸光度的測定.
1.2.7 計算公式
由待測樣品和待測堿處理樣液的吸光度之差,來查取標準抗壞血酸曲線,即可得到抗壞血酸溶液的濃度(維生素C的含量),從而計算出獼猴桃樣品中維生素C的含量.
獼猴桃中維生素C的含量(mg/100g)=200*C/m*V.其中m為樣品質(zhì)量(g);C為從標準曲線上查到的維生素C的含量(μg/mL);V為測試時所吸取的提取液的體積(mL)[5].
根據(jù)1.2.3的制作方法,得出抗壞血酸的標準曲線,見圖1.其線性回歸方程為:y=0.0814x+0.0064,R2=0.9995.
圖1 標準抗壞血酸曲線
根據(jù)測量,得出樣品及待測堿液的吸光度,結(jié)果見表1.
表1 不同提取劑提取的樣品吸光度及待測堿液吸光度
從圖2可知,用2%的草酸作提取劑效果最好,獼猴桃中維生素C的含量為:71.40mg/100g.用2%的草酸+10%的鹽酸作提取劑時效果較差.
圖2 不同提取劑對維生素C提取影響
根據(jù)研究,得出不同溫度下樣品及待測堿液的吸光度.見表2.
從圖3可以看出,當提取溫度由15 ℃增加到25℃時,獼猴桃中維生素C的提取率迅速上升并達到最大值.當提取溫度由25℃上升到55℃時,獼猴桃中維生素C的提取率下降.原因是提取溫度過高時,維生素C容易發(fā)生化學反應(yīng)使其含量減少,提取率下降[13].所以25℃條件有利于獼猴桃中維生素C的提取.
表2 不同溫度下提取的樣品吸光度及待測堿液吸光度
圖3 不同溫度對維生素C提取的影響
由表3可知,不同鹽酸的用量下樣品及待測堿液的吸光度.
表3 不同鹽酸的用量下提取的樣品吸光度及待測堿液吸光度
不同鹽酸用量下獼猴桃中維生素C的含量及變化規(guī)律見圖4.由圖4可知,當加入鹽酸1.5mL時,提取效果最好,提取的維生素C含量為78.73mg/100g.
圖4 不同酸度對維生素C提取的影響
研究表明,在2%的草酸作提取劑,溫度為25℃時,鹽酸的用量為1.5mL時,提取效果最好.此研究測量方法及提取方法簡單,實驗效果好,適用于研究獼猴桃中維生素C的提取,同樣也適用于其他果蔬中維生素C的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