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菲
不要去尋找彩虹
“你看看,南浦溪上有彩虹,還是雙彩虹呢。很少見?!钡谝惶靵淼皆鹤永铮欣钸€沒放下來,接我的人,指指東邊,喜滋滋地對我說。我站在門口的含笑樹下,出神地看彩虹。我一下車,便看到它了。在兩個山坳之間,像兩座七彩拱橋。烈日之下,陣雨是過山雨,在半空中,亮晶晶。路面沒澆透,過山雨結(jié)束了。地面一層層的蒸汽,翻上來,熱浪撲面。
彩虹,很多年都沒見過了。
收拾了行李,安頓了下來。我在院子四處走走。我要熟悉這里每一棵樹的年齡,每一種植物的名稱,每一件手工器物的來歷。我寫了一份清單:大圓匾三塊,洋鏟鐵鍬各兩把,兩齒鋤寬嘴鋤各一把,大鐵錘一個,小鐵錘兩個,板車一輛,簸箕兩擔(dān),筲箕竹篩各一個,吊鍋一個,小火爐三個,棕繩十米,老虎鉗兩把,三寸鐵釘一寸鐵釘各一斤,斧頭一把,魚簍一個,圓籃扁籃提籃背籃各一個,硬木炭五十斤,石灰一百斤,活性炭二十斤?;锓坷蠌堅谂钥粗覍?,說:你寫的字,我一半都不認(rèn)識。我說:這是我的錯,要不我讀你聽一遍?老張說:我才讀了一年半的書,媽媽過世了,成了睜眼瞎。不好意思,明天和你一起上街采購吧。我說。
飯后散步,我沿溪邊走。老張看我一個人去溪邊,說:溪邊草盛蛇多,我和你一起去吧。我說:什么時間帶你家人來,我認(rèn)識認(rèn)識,請他們吃一餐飯。老張說,哦,我老婆就是站在門口那個,穿紅裙子的。我哦了一聲。其實我沒在意門口的人,我低頭走路,心里一直想著晌午的彩虹。我問:這里經(jīng)常有彩虹嗎?我捏一根煙在指間轉(zhuǎn)來轉(zhuǎn)去,也不點火。老張看看我,一時不知道怎么回答——他有些驚訝,眼神有些怪異。
我有一個小本子,記錄植物,記錄一天意趣。在本子上簡單寫幾行字,或畫幾個只有自己看得懂的符號,在需要的時候,可以幫助我記憶。出門時,本子揣在褲兜里。從四十歲開始,我記憶力嚴(yán)重衰退,尤其記人,無論是面相還是名字,我都要見了三次才對得上,為此得罪很多人。第二次來的客人,我請吃飯,飯局結(jié)束了還想不起客人叫什么名字??催^的書,也這樣。《百喻經(jīng)》看了三遍,扔下書,一個故事也記不住。在某些方面,記憶力不但沒有衰退,反而更強。如,在某一個地方,有一棵特別的樹,瞄一眼,再也不會忘記。如,在某一個地方,有一個馬蜂窩,想忘記也忘記不了。如,某一個眼神,人忘記了,眼神卻沉在心里。
彩虹,再也沒忘記。低矮的山梁,長滿了灌木,有一棵板栗樹卻高大婆娑。彩虹跨過了山梁,跨過了南浦溪,板栗樹像一把撐開的雨傘。從構(gòu)圖上說,它們構(gòu)成了自然的美學(xué)關(guān)系。
每次下太陽雨,我便站在三樓天臺上,眼睛忙碌地搜索,看看哪兒是不是又出現(xiàn)彩虹了。山中多陣雨,大暑后,幾乎每天晌午都有。沙沙沙,沒響幾聲,又沒了??梢淮我矝]看到彩虹。
彩虹。時間最美的光與色。虹是氣象中的一種光學(xué)現(xiàn)象。當(dāng)太陽光照射到空氣中的水滴時,光線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譜。半圓狀拱形。拱形廊橋,我們叫彩虹橋。婺源清華鎮(zhèn)彩虹橋,是徽文化絕品。散文家魯曉敏研究古橋梁十余年,走遍中國大地。他對我說,清華鎮(zhèn)彩虹橋是古橋梁的瑰寶。上個世紀(jì)八十年代,有一部根據(jù)古龍小說改編的電影,叫《圓月彎刀》。主演汪明荃、爾冬升、岳華。我至少看過十遍。三少爺有一名招,叫“彎刀奪彩虹”。對于一個劍客來說,當(dāng)然只有彎刀奪走彩虹了。色彩艷麗的彩虹,不如刀光犀利絢美。
霓。霓是什么?見了也不知道,更何況沒見過呢?雙彩虹,一般一明一暗。明的叫虹,暗的叫霓,也叫副虹。水滴內(nèi)經(jīng)過一次反射,光色形成彩虹(主虹),進(jìn)行了兩次反射,有了第二道彩虹,即霓。霓的顏色排列次序跟主虹是相反的,是紫靛藍(lán)綠黃橙紅(按波長排列)。由于反射會損失光量,因此霓的光亮度較弱。彩虹是全圓的,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太陽與地球的垂直角度,和觀察者的角度,決定了彩虹在視覺中呈現(xiàn)的長度。視覺中的彩虹,只是彩虹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在地平線以下。
山瀑?,F(xiàn)彩虹。我兒子六歲時,我?guī)ベF州黃果樹看瀑布。他比我想象的勇敢,沿景區(qū)走一圈,需要兩個小時。泥滑路窄。他不要我抱。在簾瀑水洞,他緊緊拉著我的手,問我:這里面是不是有妖怪?我說:妖怪怕什么,里面有孫悟空呢!在茶寮休息時,瀑布前,彩虹出現(xiàn)了。所有人都驚叫起來。七色的光,罩住了峽谷。大家在拍照,合影。彩虹持續(xù)時間比較長,我們飽眼福。
入秋之后,雨不落一滴。我給遠(yuǎn)方的朋友寫信:
……
近來,我有些沮喪,還沒深入榮華山腹地。露已經(jīng)白了。我收集了各種樹皮,用麻繩穿洞,掛在房間了,風(fēng)吹,會慢慢轉(zhuǎn)動,看起來像古代的磬(雖然沒有聲音)。上次,我對你說過,去找一個彩虹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地方,好好觀察一下彩虹??上Р荒苋缭浮2屎缈赡艹霈F(xiàn)在任何地方,也可能不出現(xiàn)在任何地方。看見彩虹,需要奇遇。你幾次說,要來看我,哪怕離我再遠(yuǎn),你也會來。這可能僅僅是愿望了。或許,我們都不會有再見面的機會。有這樣的愿望,已經(jīng)很美好了。
哦,我寄給你的醬收到了?那是我自己做的。第一次做,不過味道很好。山區(qū)產(chǎn)豆,山民自己留豆種的。我種了兩塊地辣椒,霜降后,我寄剁椒給你。
你的詩集,我一直帶在身邊。反反復(fù)復(fù)看。
……
看自己寫的信,微微笑了。把信點上火,信紙慢慢卷起來,灰落在煙灰缸里。我把一卷白玉蘭的干燥花,裝在信封里,留了幾個字:假如雪花也能郵寄該多好。請快遞員在夕陽西下前寄走。
漸漸,我徹底忘了自然界中,還有彩虹。似乎,我熱衷做的事情太多。其中之一,是觀鳥。我買來很多有關(guān)鳥的書,反反復(fù)復(fù)閱讀??捎洸蛔?,上了山,也辨識不出鳥。但這些不妨礙我觀鳥的熱情。辨認(rèn)得出,和辨認(rèn)不出,于我而言,沒有實質(zhì)意義??粗C看鳥育雛,看鳥立枝頭,聽鳥鳴于澗,都是愉快的事。沒有不美的鳥,只有更美的鳥;沒有不悅耳的鳥鳴,只有更悅耳的鳥鳴。我也對應(yīng)著書,在網(wǎng)上聽鳥叫。聽多了,走進(jìn)山里,聽到熟悉的鳥叫聲,我也能知曉一二。我特別佩服美國作家約翰·巴勒斯,他是個博物學(xué)家,聽鳥聲,他便能判斷是什么鳥。他是世界上,寫鳥聲最動人的作家。他戴一頂圓太陽帽,手上始終不離雙筒望遠(yuǎn)鏡,四季走在森林里。他釣魚,打獵,赤手搏斗熊,強悍無比。他筆下的鳥聲又那么柔軟,像他心上人喜悅的啜泣。
有一次觀鳥,回來得很晚。我在北山腳下村舍吃晚飯。秋月盈盈。涼爽的夜,晚露在悄悄凝結(jié)。有一條機耕道,從南浦溪通往小鎮(zhèn)。我和同伴步行回來。圓月生輝,山色明凈。寬闊的南浦溪靜靜地流淌。溪上,有一道半圓形的白光跨過。同伴有些驚懼,說:這是不是靈光???我停下了腳步,說,我們多有福,這是晚上出現(xiàn)的彩虹,叫晚虹,低光線下,看起來是全白的。
路上,我有些興奮。之前,我也沒見過晚虹。來深山半年,覺得一切的辛勞都值得。大自然就是這樣,出其不意的時候,會展現(xiàn)出奇異之處。大自然有很多魔法術(shù),變幻出珍貴的景象,只有深入其中的人,獲得大自然賞賜。
三清山是坐落在贛東北的名山,佛道合一福地。夏秋兩季,每天有很多人在山上搭帳篷過夜,等待看第二天的日出。滾滾云海漂浮,縹緲無邊。霞光鮮艷嬌美,西紅柿汁一樣。清晨的云海,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彩虹,像天空的一道七彩拱門。空氣濕度大,光色變化度也大。霞光會聚在云海上,和彩虹一起,構(gòu)成了傳說中的佛光。我一個鄰居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她把佛光的照片,鑲嵌在木框里,掛在廳堂木壁上,初一十五,上香膜拜。
彩虹,許是最美的自然現(xiàn)象。它絢麗,轉(zhuǎn)瞬即逝。但閃逝之物雖至美,卻會留給人很多傷感。如露珠,如白霜,如彩虹。多么像人間的愛情。
我是一個迷戀幻覺的人。有時,我一個人坐在沙發(fā)上,不想看書也不想別的什么,會輕輕合上眼瞼。這時,會有幻覺到來,各種場景和紛繁的人物,從休眠中復(fù)活。當(dāng)我睜開眼睛,幻覺消失,有時會無比悲傷。我總是在期待中生活,即使遭遇痛苦的挫折,我也不悲觀,我總是相信,所期待的會在某一天到來。我所期待的人會出現(xiàn),我所期待的事會發(fā)生。人的一生,就是一個幻覺,一個夢游者的幻覺,生命結(jié)束,幻覺消失。
彩虹,也相當(dāng)于一個幻覺。但真實地存在。像一個再也不會重逢的曾經(jīng)戀人。
冰的歸程
窗外有了白白的陽光。臥病半個月,喝了半個月粥,天下了半個月冬雨。冬雨細(xì)綿。我哪兒也去不了。幾盒藥放在木桌上,我拆也懶得拆開。怕冷。我以前從不怕冷,也不怕熱。再熱的天,我也不開臥室空調(diào)。冬天也不穿羽絨服和棉襖。人是自然界其中之一的物種,順應(yīng)節(jié)律。臥病太久,身體過于虛弱。
陽光從毛玻璃洇透進(jìn)來,淡淡暈黃。我披上一件破舊的軍綠色長棉襖,穿上厚厚的棉鞋,雙手抱住前腹,佝著身子,一個人去溪邊走走。溪水東去。冬田鋪上了黃綠色的紫云英。幾只白鸛在溪水里駐足,低頭覓食。我也不走草徑,走田埂。
田埂有一叢叢枯死的竹節(jié)草。鵝腸草也一節(jié)節(jié)枯死,留著草綠的根莖待春來發(fā)芽。松脆的響聲,不時從鞋底下發(fā)出。田埂有積水形成的冰塊,被我踩碎了。噢,這個冬天,我第一次發(fā)現(xiàn)了冰。我不去看溪了,溪水結(jié)不了冰。我在水溝找冰。
每塊冬田,都有排水的田溝,田溝大多干涸了。我反身去山坳里的冷漿田。冷漿田四季積水。果然,冷漿田結(jié)冰了,積水浮起薄薄冰塊,草屑昆蟲都凍在冰里。我扔小石粒,擊打冰,當(dāng)當(dāng)當(dāng),冰碎出一個窟窿,或者,冰塊塌陷下去。
每一朵雪花,都不相同。雪粒是六角形的微晶體組成,雪粒組成了雪花。雪粒組合的不同形狀,有了不同雪花。在現(xiàn)代高科技的攝影機拍攝下,雪的世界,紛繁多姿玄妙無窮。我不知道冰,是否和雪花一樣,每一塊冰是否是一個獨立的晶體世界呢?
我知道冰形成的原理,但我沒看過冰形成的過程。我決定實驗一次。睡到半夜,我端一陶碗水,擺在敞開的窗臺上。我裹著長大衣包著頭巾,站在窗前。冷空氣呼呼灌進(jìn)來。我翻看川美翻譯的約翰·巴勒斯《清新的原野》,不時溜眼看碗里的水。我感覺到自己的雙腳像注入了冰水,麻木而腫脹。陶碗里的水,還是水。我在院子里,來來回回走了十幾圈,腳板發(fā)熱,我端一把藤椅,在窗下坐下來,身上蓋一條棉抱被,繼續(xù)翻看《清新的原野》。
碗里的水映襯蒙蒙的燈光,像一支水下的蠟燭在燃燒。書看了一大半,熬不住,我還是上床睡覺了。
第二天,睡到十點多,我才起床。喉嚨很干燥,四肢有強烈的阻塞感。我喝了一大碗苦茶。苦茶是從老家?guī)淼?。老家有一個鄰居大嬸,會做苦茶。每年四月,樹木發(fā)青,大嬸自己上山采草木青葉。苦茶有三十六種植物葉,搓揉在一起,在鐵鍋里翻炒,在熾陽下晾曬,密封在陶器里半年,要喝的時候,把手伸進(jìn)陶器罐,抓一把上來,滾燙的熱水沖下去,泡一刻鐘喝。無論我感冒多嚴(yán)重,喝三碗熱苦茶,全身通暢。我?guī)状蜗雽W(xué)做苦茶,因誤了采摘時間而作罷。哪三十六種植物?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其中的十來種,如五加皮、烏飯柴、木檵、何首烏、扛板歸、茶葉、茍骨莿、枳椇、野山櫻、土木樨、苦櫧。臥病期間,我每天喝三碗熱苦茶。早晨起床時一碗,午休后一碗,入睡前一小時一碗??嗖璨⒉豢啵⑻?,喝起來有粗澀感。茶也是藥,藥也是茶??嗖枧莺茫也畔肫鸫芭_上的一碗水。我推開窗,碗里有一小圓塊浮冰。
圓心厚,周邊薄。許是凌晨結(jié)了整塊冰,慢慢消融,留下中間小塊。冰純白。很小的時候,我嚴(yán)冬時做冰。白糖水盛小半碗,放在屋檐下的柴垛上,做棒冰吃。
冷厲的寒冬,很多地方都結(jié)冰。屋外,除了溪流里,有水或露水之處,都有冰。懸崖的巖水結(jié)成了冰層,屋檐掛起了冰凌,路上結(jié)了冰凍。冰層扣在懸崖上,像一堵冰墻,藍(lán)白相間的光炫目。在南麓的山頂,有懸崖,春夏之際,雨水充沛,懸崖瀉水如瀑布。崖下有水洼,因常年沖刷,有了雨潭。雨潭澄碧,可長不大的山溪小魚。小魚透明,魚骨清晰可見。蝦也透明,比針粗一些。夏天,山民來雨潭游泳。雨潭有一塊四邊形巨石,平整。巨石側(cè)邊有一棵百年老冬青。溽熱的午后,巨石有山民午睡。冬天,崖壁有泉水滲出來,滴答而下。雨潭被跳濺的水珠驚醒,慌張地擴(kuò)散起水波紋。崖壁有一層油綠的苔蘚。嚴(yán)寒來了,冰在崖壁上卷起冰層,水浪似的凝固漫卷。雨潭也結(jié)了一層厚冰,人站上去跳,冰也不裂。
最喜愛看的,當(dāng)然是冰凌。當(dāng)然,這是孩童樂趣。毛毛冬雨下了前半夜,第二天早起,打開笨重的大門,看見屋檐掛了長長的冰凌,倒圓錐形,歡叫了起來:有冰凌了,好長啊。端一根竹叉,打冰凌。啪噠一聲,冰凌落地而碎。把身上的棉襖脫下來,抱在手上接冰凌。冰凌成了手上的玩具武器,我們似乎一下子進(jìn)入了冷兵器時代。家家戶戶的屋檐,掛著冰凌,閃射著白光。太陽出來,冰光不再刺眼,柔和如霓。
榮華山下,已無瓦屋。山中樹梢,掛滿了冰凌。松林木荷林苦櫧林,樹葉披掛下來的,都是細(xì)長的冰凌。山深,更加陰寒,陽光也難以照入樹林里。冰凌便一直掛著,一天比一天長。將落的樹葉受不了力,被冰凌墜下了枝頭。冰凌里,有黑頭螞蟻,有蟲蛾,有鳥屎。涌泉有了白白熱汽——熱汽在半空成了露水,凝結(jié)在樹葉上,滑落下來,又成了冰凌。
有冰的季節(jié),扣魚凍,是山村人熱衷的。魚要溪水魚,三斤重皖魚為佳,切兩指寬半指長,鹽腌制一小時,熱油姜末爆,翻炒過的蘿卜絲作底料,冷水煮半小時,辣椒芹菜作料,盛在大碗里,魚湯浸過魚塊,放在木櫥柜里,過一夜。煮魚成了魚凍。這是人人愛吃的菜,先吃凍后吃魚。美味都在凍里,魚塊索然。一條三斤重的皖魚,可以扣三大碗魚凍,一天吃一碗。吃一口,滿嘴膠原蛋白。
南方結(jié)不厚冰。晌午便冰融了。東北的湖冰三個月也不融,冰面可開大貨車。垂釣的人,鑿冰洞,下線釣魚。南方的湖泊只有湖邊結(jié)薄冰,松脆的餅干一樣,水的顏色,透明。冬至以后,魚休眠不食。吃溪水魚,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鸕鶿下水,抖落抖落幾下翅膀,嘩的一聲,鉆入溪流里,把魚叼上來。
在伙房后面,我修了一個魚池,用黃泥石塊砌的。魚池的墻面長出了牙簽一樣的冰莿。冰莿堅硬而脆。魚池像一個蜷縮的刺猬。太陽出來了,冰刺慢慢軟化,掉下來。特別嚴(yán)寒的夜,魚池里的水結(jié)冰,厚厚一層,人站上去,跺腳也不裂。三條皖魚一條紅鯉魚五條鯽魚,在最底下,裹著冰,游不了。我?guī)状螕?dān)心,魚會冰凍住而無法呼吸,窒息而死。可我的擔(dān)心顯然多余,冰隙有水,魚暫時成了冰封起來的標(biāo)本。
路面的霧水結(jié)冰,泥層蓬松。路面滑,人無法行走。用棍子把路冰搗碎,冰片幾分鐘便化成水。濕濕的路面,像淋了一場雨,留下了泥濘的腳印。人的腳印,山兔的腳印,狗獾的腳印,兀鷲的腳印。腳印讓寂寞的山,有了人世間的氣息。
在院子里,埋一個大玻璃罐,盛半罐水,把魚池里的冰敲一塊下來,放在玻璃罐里。冰塊一天也不化。鎮(zhèn)里理發(fā)的拐子師傅來我這里,取笑我:養(yǎng)菖蒲,養(yǎng)苔蘚,養(yǎng)地耳,都見過,可養(yǎng)冰,還是第一次見。我說,養(yǎng)什么不重要,養(yǎng)的東西都是外在的物象,其實要養(yǎng)的是心象,眼里看到的是物象,心里悟出了的是心象。
我有幾個石缽,婺源買回來的。石缽養(yǎng)過很多東西,水仙、蔥蘭、金魚、泉水螺、蛹、蝸牛,養(yǎng)的時間都不長。養(yǎng)過一缽山中挖來的野吊蘭,有三年時間,送給了別人。這是時間養(yǎng)得最長的。我不會養(yǎng)東西,養(yǎng)不好。養(yǎng)冰,是第一次,我也只是想看看冰浮起來的樣子。
潘美辰唱過一首歌,叫《拒絕融化的冰》,黃介文作詞陳進(jìn)興作曲。在一九九七年,我和何姓朋友常在河邊喝茶。她很喜歡唱這首歌:
我是一顆拒絕融化的冰
堅持這樣的角度和堅硬
我是一顆拒絕融化的冰
堅持不變的寒冷和清醒
我也曾經(jīng)溫暖
我也曾經(jīng)輕柔
不知道怎么的,我想起了這個朋友。我們已經(jīng)有十幾年不曾見面了。每次聽她唱,我都欣然悅?cè)??;蛟S,我那時年輕,熱愛棱角分明的東西,熱愛低溫度的東西。其實,冰哪有不融化的呢?融化和碎裂,是冰的歸程和宿命。
這個冬天,恰逢人生中第一次臥病。我也不吃藥,只喝苦茶和粥。半個月后,我才慢慢恢復(fù)。我去不了山里,也去不了曠野,我待在院子里,生出了許多枯寂。我也是一個熱愛枯寂的人,但過于的枯寂,人會失去生機。我可見的,除了院子的樹和枯草,也只有清晨的冰了。冰和露、霧、霜一樣,都是水的另一種形式,是飽受嚴(yán)寒的水。在一個病人眼中,冰有了悲傷的消逝之美,那么動人。
聽星寺
閩北多寺廟,一個村一個。寺廟大多簡單,一個或兩棟簡易的屋舍,一個或兩個僧人。寺廟一般建在山腰,或入山坳的入口,有溪流和幾塊菜地。
在榮華山半年之后,一個茶客告訴我,說北山有一個寺廟,很小,比茶寮還小,只有一個僧人,已經(jīng)有十幾年沒下過山了。我很想去看看,這個僧人有意思,寺廟叫什么?我說。茶客說:寺廟好像沒有名字,本地人叫它一人廟。
我不愛去寺廟。即使去了寺廟,我也不進(jìn)大殿。我知道,大部分寺廟里的僧人,與信仰無關(guān),只是一門職業(yè)。
預(yù)備了一些米面,我去一人廟。
山道狹窄,一直彎向北山。北山有一片闊葉林,烏青青,大鳥一樣棲落。我去過幾次。寺廟在哪兒,我也不知。山上風(fēng)急,樹葉嘩嘩嘩翻轉(zhuǎn)。鷹掠過,脫線的風(fēng)箏一般。北山有三個山梁,兩個山坳。站在山巔橫路上,縱目而去,山巒起伏,深秋斑斕的色彩顯得有些夸張。烏桕黃黃的樹冠,在林中,格外顯眼。東去的溪流穿過盆地,如游動的巨蟒。收割后的田疇像墜落的樹葉,河汊如葉脈交錯縱橫。
在俯瞰的視線里,我搜尋寺廟。可視線里,全是密密匝匝疏疏淡淡的樹林。一個茶寮一般大的寺廟,在樹林里,相當(dāng)于一頭酣睡的獸。從橫路往下邊的山梁走,一個山坳一個山坳繞過去。山中有小路,是采藥人、伐木人和獵人走的。
過了一道山梁,看見一塊黑瓦屋頂。屋頂遮掩在烏桕樹下。山梁有一條小路通往烏桕樹。小路鋪了不多的石塊,石塊的縫隙里長了疏疏的野草。灌木直條條,干硬枯瘦。
黑瓦房有兩棟,一前一后,房子與房子側(cè)邊有低矮的石墻,圍成一個四邊形的院子。房前有一塊不大但顯空闊的院子。院子里種了兩棵并不粗壯卻高挑的銀杏樹。銀杏枝頭彎曲,綴滿白果。院子干凈,夯實的黃泥地面讓人覺得舒爽。院子側(cè)邊種了幾棵桃樹,粗大,結(jié)了桃漿的樹干光溜溜。樹下的指甲花開出零星的幾朵,花色慘白。
“住持。住持?!蔽以谠鹤永锝辛藥茁?。無人應(yīng)答。
門是打開的。堂前擺了一張木桌,桌上供了一個等人高的木雕彌勒菩薩。木桌前的矮桌,板結(jié)了許多蠟燭油。
進(jìn)了門廳,到了屋舍之間的院子。院子右側(cè)邊有一眼方井,井口四方形。一個木桶掛在井邊的桂花樹上。吊水的長竹篙斜靠在井欄。高大的烏桕樹,把井欄蓋住。井口有木蓋。我提起井蓋,往里看,一股冷風(fēng)涌上來,深不見底,綠水回蕩。院子左側(cè)邊有一棵矮小的羅漢松,幾缽蘭花,和一個黃褐色的杜鵑樹根。一張木板拼接的茶桌,擺在樹根側(cè)邊。圓木截下來的樹樁,有四根,作凳子。我挨在后房門口,又叫:住持,住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