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有一個小女孩兒,是班里第一批少先隊員,還被選入學校鼓號隊,戴著紅領巾,參加鼓號隊活動,她覺得格外光榮。在她看來,少先隊就像一個溫暖的大家庭,輔導員老師則像隊員的親人。于是,她對紅領巾有特殊的愛,也崇拜大隊輔導員。這個小女孩兒是誰呀?正是我——郭洪姝,后來我如愿以償,擔任了沈陽市皇姑區(qū)岐山一校少先隊大隊輔導員。
那是201 3年,我走上教育崗位的第11個年頭,學校競聘大隊輔導員,由全體老師投票,我成功當選。兒時就崇拜這一職業(yè),我沒有理由不好好干。小時候,是少先隊使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只有不斷努力,才能更加優(yōu)秀。
最初,我在學校的分校區(qū)工作,面對的是天真純潔的低年級孩子,當然我也同樣純潔,和小隊員們一樣,都是新兵,都要從頭開始。
感謝當時分校區(qū)的執(zhí)行校長張艷麗,她曾是一位資深的輔導員,因此成了我輔導員生涯的引路人。記得她指點我每一項工作:升旗要有儀式感,有感染力,讓孩子們面對國旗感到自豪;所有的隊活動都要提前做出預案,要翔實而有操作性……這些都為我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我自幼熱愛文學,喜歡現(xiàn)代詩和唐宋詩詞,也看《哈佛家訓》等勵志經(jīng)典……在設計一月一主題活動中,總能冒出新點子;對各中隊的標識、座右銘、隊歌等也能提出建議和想法,這些都得益于我的讀書愛好。
當然,要搞好少先隊工作,盡快進入輔導員角色,不了解隊員可不行。每天早晚、課間和中午,我都要到操場上同孩子們交流,像朋友一樣和他們無話不談。
有時,看到一個正在觀察地上爬蟲的男孩兒,我并不去打擾,等他看完了,抬起頭發(fā)現(xiàn)我時,我便笑著問:“帥哥,你在和蟲子說什么?”男孩兒也會笑著和我交談,毫不拘謹。
有時,面對一個正在擦眼淚的小女孩兒,我會去安慰她。如果她并不想讓我知道為什么哭,我也不會追問,而是默默地陪伴她,直到她情緒穩(wěn)定下來,愿意說出原因,我再傾聽并開導……
于是,“郭郭老師”就這樣被孩子們親切地叫開了。聽到孩子們這樣叫我,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
2015年,我來到學校主校區(qū)工作,隊員人數(shù)增加了三倍,不僅設計活動時要針對各年級隊員的年齡特點,而且引導孩子時,面對的問題也更復雜了。
有一段時間,不少師生都對我提起一名隊員,那就是王曉(化名),他在班級里被稱為“小霸王”,常常和同學鬧別扭,總是因為一點兒小事就爭吵,氣急時還動手打人。同學們既怕他又煩他,都離他遠遠的,不搭理他。
我記住了這個孩子,并尋找機會教育他,想辦法改變他。有一次,我往大隊部搬送物品,便特意叫來他,讓他幫我搬一件比較重的東西。他使足了勁兒,卻也搬不動,這讓他感到為難。其實這也在我的意料之中。我說:“你等著,我叫人來幫你?!?/p>
于是,我故意找來了曾經(jīng)和他鬧過矛盾的一名同學,那同學一見到王曉,猶豫了片刻,但還是伸出手,兩人一起完成了任務。王曉也很高興,笑著說:“大功告成!”
我趁機問他:“如果光憑你自己,能完成嗎?”他搖頭道:“肯定不能。”我又問:“在你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有人伸出了援手,你有什么感覺?”他沉默不語了。
我接著問:“那么,如果沒人肯幫你,你又會覺得怎樣?”他說道:“老師,我明白您的意思了?!蔽覀冇懻撊绾尾拍芙坏脚笥?,說著說著,他就開竅了:“我懂了,靠武力和發(fā)脾氣,不能解決任何問題?!?p>
從此,他變了,人也越來越開朗。當我看到他和同學們在操場上一起歡笑時,我覺得自己也成長了。
隊員小張在家意外骨折,數(shù)月沒來上學,直到恢復得差不多了才回到校園,每天由家長開車送她到校,外婆則陪她在校園里走路做恢復訓練。而我也每天都要到她身邊,和她說幾句話,給她加油鼓勁兒。通常,我只要遠遠地看見她,便會停下腳步,給她一個笑臉,鼓勵她慢慢走過來,然后拍拍她的肩膀說:“今天有進步,繼續(xù)努力,加油!”她外婆說:“有郭郭老師的支持,她訓練得可賣力了。”
我就是這樣,和隊員們亦師亦友,用真情和他們溝通。
隊員們喜歡我,也喜歡少先隊,不僅僅因為我是他們的朋友,更因為豐富多彩的隊活動在吸引著他們。
在中秋到來之際,“紅領巾小創(chuàng)客”大顯身手,他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展開想象的翅膀,設計精美的月餅文案,件件都堪稱精品。孩子們在活動中用智慧和巧手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
而“紅領巾小書蟲”也不甘示弱,他們幾個人一組,從書上、網(wǎng)絡上查找中秋節(jié)來歷、習俗、美食等知識,還吟詩作賦,書寫文章,營造濃厚的節(jié)日氛圍。
當孩子們迎來國慶節(jié)時,紅領巾這樣為祖國獻禮——革命圣地之旅、鄉(xiāng)間田野暢游、“紅領巾小書蟲”制作好書推薦卡、“紅領巾小百靈”唱響愛國主旋律、“紅領巾小創(chuàng)客”做出創(chuàng)意水果拼盤……
隊員們總是盼望著每一次隊活動的到來,因為他們在活動中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智慧和才藝,還能獲得快樂。
我們的隊活動也引起了媒體的關注,中央未來網(wǎng)少年之聲、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遼寧日報》等媒體多次報道過我校的隊活動。
我本人也曾獲得過沈陽雙十佳“型教師”、沈陽市皇姑區(qū)優(yōu)秀德育工作者、遼寧省優(yōu)秀輔導員、沈陽市優(yōu)秀輔導員、沈陽市優(yōu)秀團干部等榮譽。
奧斯特洛夫斯基說過:“人的一生可能燃燒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燒起來?!睘榱思t領巾的事業(yè),為了我對孩子們的愛,我愿意燃燒自己的一生。
姝女做事業(yè)兢兢
美德育人攀高峰!
郭洪妹老師給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她的敬業(yè)精神讓人感動,她與孩子們的親密無間讓人動情。在這篇文章里,我讀到了她形象化、情感化、有溫度地做好少先隊工作的那份執(zhí)著,體會到了她用心、用情、用功地對待輔導員工作的那份熱愛。
兢兢業(yè)業(yè),默默付出
沈陽市皇姑區(qū)岐山一校歷屆大隊輔導員都十分優(yōu)秀,能在這個學校當上大隊輔導員,既是一份榮耀更是一種責任。郭老師先在分校擔任輔導員,再到總校擔任輔導員,不斷奮斗讓她成為沈陽市十佳教師、沈陽市優(yōu)秀少先隊輔導員和省優(yōu)秀少先隊輔導員。兢兢業(yè)業(yè)、默默付出是她最令人贊嘆的精神。
心心相連,大愛無聲
郭洪妹老師熱愛少先隊工作,她常說:“因愛孩子而愛紅領巾,愛星星火炬:叉因愛星星火炬,愛紅領巾,才更愛孩子。”
在學校,孩子們親切地叫她“郭郭老師”。雖然這總讓人聯(lián)想到聒噪的“蟈蟈”.但她的性格卻和“蟈蟈”迥然不同。她跟孩子們的相處親密無間又充滿童趣。更多的孩子沒有感覺到她的威嚴,而是覺得她像知心大姐姐與他們心心相連。這種心與心的溝通搭建了愛的橋梁,構成了做好少先隊工作的基礎。
傳承火炬,奮斗前行
二十年前,我就在《沈陽日報》《輔導員雜志》等報刊介紹過岐山一校少先隊的經(jīng)驗和典型做法。郭老師在擔任大隊輔導員后,繼承光榮傳統(tǒng),精心創(chuàng)設了根植于“六雅一品”德育特色品牌的少先隊活動課教程,為少先隊員提供拔節(jié)成長的舞臺。郭老師常說,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蠟燭。而是燃燒的火炬。少先隊輔導員就是傳承星星火炬的人,要讓星星火炬照亮少先隊員的心,將紅色基因一代代傳下去,這是一個少先隊工作者的情懷,也是讓人奮斗前行的力量。
遼寧省少先隊總輔導員宋繼征點評
(責任編輯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