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芝子
【摘 ? ?要】初中學生正處于思維逐漸成型的重要時期,由于課程繁瑣,學習壓力極大,所以常常會造成學生壓抑的情緒無法釋放,而音樂作為很好的自我宣泄的方式,可以在課余很好的舒緩學生的壓力,激發(fā)學生內(nèi)在的音樂細胞,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fā)展。而生活化的課堂教學模式在當前課改的大前提下,起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將生活融入教學當中會拉近師生距離,與學生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能夠大幅提升音樂教學質(zhì)量,幫助學生對音樂課產(chǎn)生新的認知。
【關鍵詞】初中音樂 ?生活教學 ?策略分析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7.013
在過去的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習慣了用范唱的方式去教學生一首新歌曲,一個新樂理知識,這讓學生自我的音樂修養(yǎng)難有進展,難以達到課標教學要求。將音樂教學和生活化結(jié)合這一新理念可以解決這個舊的教學難題,教師可以將生活和音樂結(jié)合起來充分的發(fā)揮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拉近生活和課堂的距離,讓學生對音樂不再陌生,可以建立一個生動的音樂課堂。從目前的教學模式來看,大部分教學課堂并沒有達到預期要求,生活化與課堂相結(jié)合并不是走過場的教學模式,而是要去踏踏實實發(fā)揮生活化教學中蘊含的寶貴價值。
一、生活化教學的意義所在
(一)提升教育質(zhì)量
有人說過“教育即是生活,學校即是社會”,教師在開展音樂教育工作的時候,應當緊密聯(lián)系實際,將生活中的實例引入課堂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知識,以現(xiàn)實生活作為教學中的依據(jù)和支撐,可以讓學生更好的參與到教學過程當中,根據(jù)老師所講述的知識與實際相聯(lián)系,去自我體會音樂知識,提高自己的情趣修養(yǎng),同時運用所學到的知識提高自己的審美觀念,這樣可以大大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效果。
(二)提高學生鑒賞能力
一首歌不同的人聽,就會有不同的感受,這就是學生個體化鑒賞能力的差異,這說明音樂教學是一個不確定性極多的科目,這個時候教師不應該一成不變的以課本給出的標準答案為中心,而是要結(jié)合生活,結(jié)合學生所答做出適時的改變,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以自身的生活實際去思考問題,不要讀死書,將音樂鑒賞結(jié)合生活為學生帶來多樣化的音樂教學,使原本抽象的音樂知識在學生自我思考以后得到自己獨特的見解,能讓學生更沉迷于音樂教學當中,提高自身鑒賞水平。
(三)提高音樂素養(yǎng)
由于現(xiàn)代流行音樂和西方音樂的沖擊,初中生身處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很少能夠聽到前輩留下的多姿多彩的民族音樂,使得學生自身發(fā)展得到了制約。教師應當結(jié)合生活實際,在課堂當中引導學生多去鑒賞一些屬于民族,富有中國特色的古典民樂,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家鄉(xiāng),故土,對音樂所傳達的精神思想以及感情,做出自己的獨特理解。幫助學生學習民族音樂,讓學生不再是單一的聽到流行歌曲,從生活入手,從民族音樂這個貼近生活的題材入手,更加容易提升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
二、生活化音樂教學策略
(一)從生活中篩選教學內(nèi)容
在生活中,音樂有著重要的地位,它不僅可以在學習當中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在生活中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情趣修養(yǎng),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把生活中的多樣化元素融入到音樂教學當中,將音樂教學與生活相結(jié)合,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音樂的認知程度,也能夠拉近學生對音樂知識的距離感。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把控教材,了解學生愛好,在每一個新知識教學之前,調(diào)查清楚學生的音樂愛好,適時調(diào)整教學手段,依據(jù)學生喜好去設計教學內(nèi)容,這種迎合學生愛好,貼近日常生活的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有更加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音樂學習,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運用生活經(jīng)驗,培養(yǎng)學生音樂技能
在初中的音樂教學當中,學生會慢慢接觸到樂理這類枯燥且復雜難懂的專業(yè)知識,很多學生在學習這方面知識的時候,往往因為學不會,不了解,會產(chǎn)生畏難,厭學的抵觸心理,這大大打擊了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會讓學生知難而退,從而大大降低老師的授課效果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發(fā)展。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應當把教學過程中枯燥難懂的知識結(jié)合日常生活,用簡單易懂的方法去引導學生理解音樂知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一些生活中的實物去理解這些枯燥的樂理知識是最好的辦法,比如在傳授架子鼓知識的時候,教師便可以用臉盆作為代替,向?qū)W生傳授架子鼓的發(fā)聲原理,類似的例子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探索和開發(fā),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讓學生掌握音樂知識,提高音樂技能的重要途徑,在一次次生活教學過程當中,學生不僅可以加強學習興趣,也可以提升自身音樂技能,加強自身音樂修養(yǎng)。
(三)結(jié)合生活中豐富的情感體驗,促進音樂課堂發(fā)展
音樂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教師應該把生活中的音樂拉進課堂,讓學生自己去鑒賞和理解。將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音樂交給學生獨立鑒賞,比如結(jié)婚時的曲子,舞龍獅的曲子,這種生活隨處可見的音樂,可以拉近學生的距離感,并給學生強烈的情感依托,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平凡的音樂中體會到不同的情感。教師也可以把當?shù)氐拿袼滓魳芬胝n堂,用鄉(xiāng)土人情這種接地氣的音樂去讓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音樂的體驗,在這種貼近生活的教學模式當中,學生容易融入課堂,能夠輕松的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提升學生自身獨立鑒賞音樂的效果,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僅將音樂教學和生活化相結(jié)合,而且能夠促進音樂教學和音樂文化的發(fā)展和傳承。
總體來說,音樂的生活化教學不僅要教師站在生活的角度上,更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去思考和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貼近生活的教學過程當中,理解音樂中復雜的抽象知識,把課堂交給學生獨立思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認同感和參與感,從而達到學生能夠融入音樂課堂,促進學生音樂技能和音樂素養(yǎng)的提高,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和審美能力。
參考文獻
[1]陳永祥.淺析初中音樂生活化教學策略[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8,3(24):96-97.
[2]曹洪艷.初中音樂課的生活化教學策略分析[J].青春歲月,2019,(1):181.
[3]梁櫻子.初中音樂課生活化教學方式探究[J].考試周刊,2019,(3):174.
[4]梁櫻子.初中音樂課生活化教學方式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12(26):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