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美國彭博新聞社公布了2019年全球最健康國家指數(shù)榜單,西班牙拔得頭籌,成為最健康國家,其后五個國家依次是冰島、日本、瑞士、瑞典、澳大利亞。健康的膳食結(jié)構(gòu),是這6個國家在此次排行中脫穎而出的“制勝法寶”之一。
No1:西班牙(圓盤)
核心:蔬果、橄欖油和魚類豐富,地中海飲食
【馬博士健康團】張娜博士 :以粗制谷類、新鮮蔬菜、水果、魚類和海鮮、豆類、堅果以及橄欖油為主的“地中海飲食”膳食結(jié)構(gòu)有助于降低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西班牙的膳食指南推薦每天食用大于或等于250克的蔬菜,包括至少一份新鮮生蔬菜沙拉,并建議每天食用400克或更多的水果。在烹調(diào)用油方面,對橄欖油“愛得深沉”。橄欖油富含不飽和脂肪酸,以油酸為主,還含有天然生物活性成分,有益健康。
此外,每天食用含糖食品的頻率應(yīng)少于4次。
No2:冰島(食物圈)
核心:少糖少鹽,魚類豐富
【馬博士健康團】蔡豪碩士生:魚類是冰島居民飲食中常見的食物。冰島“食物圈”中有6類食物:水果和蔬菜、谷薯類、乳制品、動物性食物、堅果、油和脂肪。建議:水果或蔬菜每天至少吃5份,至少一半是蔬菜;全谷物每天至少吃2次;魚類每周吃2-3次;肉類要適量,紅肉(豬牛羊肉)每周不超過500克,少吃加工肉類;無糖低脂乳制品每天吃2份;少糖、少鹽、健康脂肪的飲食;建議至少在冬季補充維生素D,可以使用維生素D補充劑、魚肝油或維生素D片劑來補充。
食物圈的中心是水,表示每天要足量飲水。食物圈的外圍是不同類型的身體活動,強調(diào)了定期進行鍛煉的重要性。
No3:日本(陀螺)
核心:少油鹽、多海產(chǎn)品,三大類比例合適
【馬博士健康團】何海蓉博士生:日本居民平均壽命全球最長,很大程度上歸因于健康、均衡的膳食。日本居民的膳食結(jié)構(gòu)中動植物食物較為平衡,膳食少油、少鹽、多海產(chǎn)品,蛋白質(zhì)、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合適,是公認的有利于預(yù)防營養(yǎng)缺乏病和營養(yǎng)過剩性疾病的合理膳食結(jié)構(gòu)。
日本膳食指南,陀螺最上層為主食如米飯,面包,面條等,推薦量為5-7份/天,一日量約200-280克;其次為蔬菜類菜肴,指由蔬菜為主材料制作的菜品,推薦量為5-6份/天,一日量約350-420克;第三層為魚及肉類料理,由肉、蛋類、魚、大豆及其制品為主制作的菜品,推薦量為3-5份/天;最下層為牛奶和奶制品以及水果,牛奶及其制品推薦量為2份/天,約200毫升牛奶或酸奶,水果一日推薦量為2份,約200克。同時該膳食指南強調(diào)要足量飲水或飲茶以及進行身體活動。對于零食、甜點和飲料需要適量食用,過量食用易增加超重肥胖發(fā)生的可能性。
No4:瑞士(金字塔)
核心:喝水吃菜嚼奶酪,均衡飲食要記牢
【馬博士健康團】閆心語博士生:瑞士傳統(tǒng)的膳食模式以奶及奶制品、巧克力的高消費為特征。瑞士食物金字塔的最下層為水。水是構(gòu)成人體的重要成分,推薦每天飲水1-2升,最好是自來水、礦泉水、水果或花草茶等。其次,推薦每天攝入3份不同顏色的蔬菜和2份水果。第四層為谷薯類,推薦每天攝入3份,最好是全谷物食品。第三層為高蛋白類,推薦每天攝入3份奶及奶制品,畜肉、禽肉、魚、蛋、豆腐等各1份。第二層為油脂類,推薦每天攝入20-30克植物油,1份無鹽堅果、種子或果仁,黃油、奶油等應(yīng)盡量少吃。最上層為零食及含糖飲料,應(yīng)適量攝入甜食、咸味零食、含糖飲料和酒精飲料。居民應(yīng)盡量選擇當?shù)貞?yīng)季的植物性食品,且用餐時應(yīng)避免浪費。
No5:瑞典(交通燈)
核心:食品有鑰匙孔標識,幫助選擇健康食物
【馬博士健康團】張曼博士生:瑞典的膳食指南以交通燈的形式展示了不同食物的推薦級別。
綠色:多吃蔬菜、水果、漿果、魚類、貝類、堅果、種子,多運動。盡量選擇膳食纖維含量高的蔬菜。
黃色:改用全谷物、健康的脂肪和低脂乳制品。在吃意大利面、面包、米飯等主食時,要選擇全谷物。烹飪時選擇健康的油脂,如菜籽油。
紅色:少吃紅色肉類、加工肉制品、鹽、糖、酒。每周吃不超過500克的紅色肉類及肉制品,且應(yīng)只有少部分是加工肉制品。少吃高鹽食品,烹飪時少加鹽并且選擇加碘鹽。不要吃甜食、糕點、冰淇淋和其他含有大量添加糖的加工食品,特別是少喝含糖飲料。
No6:澳大利亞(圓形餐盤)
核心:低脂、低糖、高纖維
【馬博士健康團】李亦斌碩士生:澳大利亞的餐盤模型中推薦的五種食品是谷類、奶類及替代品、肉蛋水產(chǎn)豆類等高蛋白食物、蔬菜、水果。與我國的膳食寶塔相比,它對健康食品有更高的要求,澳大利亞的膳食指南中明確提出了谷類食物應(yīng)大多選擇全谷物或者高膳食纖維的谷物,奶類應(yīng)大多選擇脫脂產(chǎn)品。
此外,在澳大利亞的餐盤中蔬果類占據(jù)了三分之一的面積,而油脂類則未在餐盤中有一席之地,只是在餐盤外寫著“少量食用”,碳酸飲料、熏肉、漢堡包等則更進一步,被標記著“應(yīng)只偶爾攝入,并少量食用”??梢钥闯鲎鳛榘l(fā)達國家,澳大利亞在滿足了居民基本營養(yǎng)攝入的同時,重點提倡低脂、低糖、高膳食纖維的飲食,這也許是澳大利亞在這次榜單中名列前茅的原因。
馬博士健康團
由北京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營養(yǎng)與食品衛(wèi)生系主任馬冠生博士領(lǐng)銜組建的、致力于營養(yǎng)健康知識傳播的團隊。成員均為從事營養(yǎng)科研工作的科研研究人員。該團隊本著科學、嚴謹?shù)膽B(tài)度、使用最接地氣的語言,把營養(yǎng)健康的熱點問題和百姓關(guān)心的實用營養(yǎng)健康知識與大眾進行分享和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