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花拉拉
我和老公都是小個子,屬于拖全國平均身高后腿的那種,再加上我孕期吃啥吐啥,身體虛弱到從沙發(fā)上站起來都眼冒金星。可是即使如此,卻不妨礙吸收能力強悍的寶寶在我肚子里茁壯長大。大M小朋友一出生就成了全醫(yī)院的焦點,他與隔壁產(chǎn)房的男嬰并列成為當日之最高的寶寶,體長54厘米。
醫(yī)生護士們走馬燈一樣來看望我的大個子兒子,卻很少有人去看另一個并列第一的寶寶。一開始我猜測因為大M長得比較可愛,后來看到人家寶寶的爸爸媽媽就明白了,人家是籃球世家,一大家子全是一米八、一米九的大個子,并排走路上就像一面墻!相比之下,我們家族簡直就是《魔戒》里的霍比特人,大M那身高放在我家,簡直就是雞窩里生出個大鵝蛋,非洲菊的地里長出來一株向日葵!
這一反常的情況可把我嚇壞了,別人只看到寶寶個子大,親媽卻真切地關心著他的健康。住院7天,我多次詢問醫(yī)生新生兒體檢是不是真的沒問題;也多方觀察小家伙的飲食起居,看到他美滋滋地吃、美滋滋地睡才稍微心安;顧不上坐月子不能總看手機,一有空兒我就查資料確認寶寶有沒有問題。百度輸入欄里都是這樣的字樣:
“小個子媽怎么會生出大個子寶寶?”
“新生兒太高好不好?”
“嬰兒會不會得巨人癥”……
雖然在醫(yī)生和親人的勸說下,我若無其事出了院,但心里還是不安穩(wěn)。秉著鴕鳥精神,出院后我很少量寶寶的身高,但娃三四個月大時抱到外面曬太陽,總有人能敏銳地發(fā)現(xiàn)這一點,于是這些毀譽參半的話便不絕于耳:“你娃好高啊,目測是小區(qū)同齡寶寶第一高!”人家分明是贊美,我卻聽得好憂心?!皫奕ビ斡締幔垮憻捝眢w、長更大的個兒?!比思曳置魇呛眯模业念^卻搖得像撥浪鼓。
“你母乳不夠,是不是吃的奶粉里有激素才催得娃長了這么高?”人家分明是猜測,我卻嚇出一身汗,第一時間把能夠調(diào)查的、吃同品牌奶粉的寶寶都調(diào)查一番,看到有的寶寶居然長得很小,有的寶寶長得很慢,才放下心來。
老公非常不理解我的行為,寶寶長得高還不好,難道長得矮才好?我都懶得和他爭論,他一個粗枝大葉的大男人,怎么能理解有了大個子寶寶的小個子媽的擔心!
其實,和我一樣心情的媽媽有很多。我們小區(qū)有個媽媽,她女兒特別白,按理,寶寶像粉白的面團兒,當媽的應該高興才對,可她愣是帶娃跑了四五家醫(yī)院,就怕孩子得了什么病。我的一個閨蜜,有一回給女兒洗澡,忽然覺得一歲的女兒乳房有些鼓。難道是性早熟?真是晴天霹靂的發(fā)現(xiàn)?。∷郎I流滿面地奔到醫(yī)院,醫(yī)生兩句話就把她打發(fā)了:“怎么當媽的?看清楚沒?你娃不就有點兒嬰兒肥嗎?”我還有個同學,某天突然發(fā)現(xiàn)半歲的女兒沒脖子,咋看都是一顆小腦袋連在肩膀上。同學蒙了,暗暗哭了好幾回,直到女兒兩歲多時,她的小脖子慢吞吞地長出了一截子,她才長出一口氣。
其實,所有的媽媽都一樣,雖然在心里殷殷地希望自己的寶寶長大之后是人中龍鳳,但在小時候,都希望孩子的各項數(shù)據(jù)保持中間水平:個子不高也不矮,身材不胖也不瘦,吃奶不多也不少,睡眠不長也不短……而鑒于每個寶寶都是個性化的個體,難免某項數(shù)據(jù)或高或低,這就讓很多新媽媽焦慮了。其實,這也是正常的心理,經(jīng)歷過,每每回憶起來,都會一笑。畢竟,養(yǎng)一個孩子,等他慢慢長大,是比等待花開更有趣、更浪漫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