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偉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表現(xiàn)。”這告訴我們,寫作能力不僅是認識能力和表達能力的體現(xiàn),而且是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體現(xiàn),不是單一的而是綜合表現(xiàn)。因此發(fā)展學生的寫作能力,不能就寫作論寫作,而應是既立足于大語文教學觀,培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又要遵循寫作教學的規(guī)律,使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寫作能力的發(fā)展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那么,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呢?
(一)注重語言積累
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币獙懞米魑?,語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積累是基礎。首先應重視課本,吸取名家的精華。語文課本中有大量的豐富的詞匯,優(yōu)美的文句,特別是古典詩詞中的名言警句以及說理、抒情、寫景的名段名篇,教學時應注意引導學生及時積累總結,以豐富學生的語言倉庫。如《桂林山水》一課語言優(yōu)美,很適合學生積累語言和寫作方法。我就引導學生在品悟語言美基礎上朗讀,在朗讀的基礎上背誦。激發(fā)學生也仿照這樣的寫作方法,來描寫自己所見到的景物。另外語文園地里的日積月累,內(nèi)容包括了成語、歇后語、名人名言、詩句、對聯(lián)、廣告詞等,這些都是豐富學生語言的重要材料,要理解并熟讀成誦,在需要時加以運用,就會使學生的寫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看重生活積累
首先關注社會生活,關注實事動態(tài)。我在教學中經(jīng)常就時事熱點和學生們進行交流,正確引導學生了解、觀察社會生活。比如,萊蕪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每個市民都有責任,并且學生們也參與其中,我就和他們探討什么是文明城市?為什么要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我們都做了什么努力?這些問題,大家都能從身邊找到答案,并侃侃而談,自然寫作就成了抒發(fā)感情的渠道了。
其次關注自我生活,做生活的主人。我還積極引導學生留心自己身邊的事,讓學生關注自身的成長,關注自己的家庭,關注自己的校園,學會及時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比如我們學校是一座美麗的校園,每到春天各種花兒就爭相開放,于是,我就引領學生們到校園當中去尋找春天。學生們熱情高漲,在我的引導下,他們能夠認真觀察每一種花的姿態(tài)、顏色、味道,以及每朵花特有的意義。觀察過后,我適當引導他們?nèi)绾螌懞脿钗镒魑牡姆椒?。結果那一次的寫作非常成功,學生有話可說,有感而發(fā),寫的既生動又真實。
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常常強調要創(chuàng)設情境,其實作文教學中更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寫作情境,我在教學《操場上》一課后,把平時自己在課間錄下的學生陽光體育活動的場景,播放給學生看,讓學生既看到了自己歡快的身影,又分享了全班同學的全景式放飛快樂,快樂的情緒充盈心間,學生有了寫作的激情,表達的欲望,這時寫作已經(jīng)水到渠成,在這樣的快樂的情景中,他們自己有了寫作的快樂的情感。
即使寫作能力強的學生,也需要我們通過評語有效的對其進行指導。比如有一位寫作很好的學生,在寫作文時,使用的語言非常優(yōu)美,但是內(nèi)容空洞,華而不實,我在評語當中寫道:“文筆優(yōu)美,但內(nèi)容應該更充實一些更好!”這位學生在后來的寫作當中,就慢慢避免了這種缺點。積極的勉勵,謹慎的叩問,誠懇的交流都會使學生感到一種滋潤。由此可見,恰到好處的評語是深入學生心田的甘霖,是對寫作激情的滋潤。
以上就是我在作文教學實踐中的幾點認識,它使我在作文教學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我所教的班級先后出版了多本班級文集和學生個人文集,在各項作文大賽中成績斐然。學生們對寫作不再畏懼,而是自然又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