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靜雯
晴窗云霧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穿透厚重的云層灑向大地時,晨霧仍籠罩著世界。高聳的建筑似空中樓閣,上層的玻璃泛著閃爍的光,而底層卻被一片模糊的白霧包圍,恍若空中樓閣。
品一杯清茗,拾起桌邊一本詩詞。在書中,感受“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的曠遠無邊。抬起頭來,窗外的霧氣籠罩著世界,路旁的樹似嫩綠的水草,若隱若現(xiàn)。雙眼似覆上薄紗,清晰的事物也變得朦朧、虛無。書中“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感同身受。
窗外清風拂過,群山重煥光彩,如海邊的波浪,此起彼伏,層層疊疊。和煦的春光甜蜜,盎然的香味撲鼻。茶盡,心境如霧散后的天際,明朗而爛漫。
驕陽似火
空氣開始有些燥熱和不安,日光毒辣地射在身上。整個人頓時心浮氣躁。案桌上的功課,只覺是一攤爛泥,稍加觸碰便會滿身嫌棄。
隨手翻開一本散文集,身旁的煩悶被溫柔牽走,盡是平靜。聽朱自清敘說父親的背影,飽經(jīng)滄桑卻步伐堅定,手中的橘子似有千斤重,滿是心疼與深情。與余秋雨開啟《文化苦旅》,路過黃沙漫天的金字塔,走過萬里巍峨的長城,尋過高聳佇立的鐵塔。即使只是手捧著書籍,身處在四四方方的屋子,思緒卻無限遼遠。悟一段林清玄的清歡,品味山野菜的清香勝過山珍海味,從路邊的石頭里看出比鉆石更吸引人的滋味。以清凈看世界,以歡喜過生活。心似四月天的甘泉,澄澈而清明。面前刻板枯燥的數(shù)學題籠罩著魔力,再次將我吸引。
夕陽落款
潔白的云醉在了天空的懷里,臉上顯出微醺的紅暈。碎云四散天際,由淺黃漸漸染成深紅。飛鳥緩慢繞過枝丫,尋找停駐之地。經(jīng)歷一天的勞累,我已精疲力盡。
打開柜架上的小說,世間冷暖在眼前浮現(xiàn),心也不似以前那樣困倦消沉。只見空曠海面上一艘小船蕩漾,老人用盡全力刺向水中,那是《老人與?!返挠⒂潞蜔o畏。又見鐘樓上丑陋的敲鐘人與美麗的女郎共舞,那是《巴黎圣母院》的遺憾與無力。再看吳邪與張起靈下盜古墓,沖破機關(guān),幾次險些喪命仍一往無前,那是《盜墓筆記》的驚奇與勇氣。合上小說,思想開始打破枷鎖,沖出牢籠。沉重如鐵的頭,也變得輕松歡快,滿身疲憊消散。
月到天心
冷冽的月光鋪滿大地,微小而繁密的星晃著光,帶給單調(diào)的夜空些許活力。不久烏云遮月,小雨開始淅淅瀝瀝滴落,漸如密密麻麻的網(wǎng),將世界籠罩。我坐在陽臺上看車水馬龍,萬家燈火。
與現(xiàn)代文學相遇,感受現(xiàn)代人的匆忙與現(xiàn)實:有多年好友越走越遠的無奈;有年輕一代子女和父母的沖突與矛盾;有在繁華和喧囂中迷失自我的心酸;也有遠離混亂,獨隱江南小鎮(zhèn)的閑適。通俗易懂的文字,與自己有些許相似熟悉的經(jīng)歷,讓我放下一天的緊張,細細感受生活的點點滴滴。窗外雨聲漸輕,明月重現(xiàn)光輝。安然入睡,一夜無夢。
浮生物語
書籍如同大千世界中遇見的路人。有的微笑著向我招手,教我不浮不躁面對生活;有的如驚鴻一瞥,僅是一眼便亂人心弦;有的是古稀之年的老人,輕言細語一生得失;有的是稚嫩童真的孩子,充滿好奇的眼里盡是希冀。
偶然的邂逅,也可帶來心靈的觸動,或深或淺,或喜或憂。紛繁的書籍,在不經(jīng)意間,于腦中劃過長長的痕跡。我便帶著那些或輕或重的烙印,繼續(xù)前行。
(指導老師:唐銳)
評委在線
閑散讀書,遇見世界
作者的境界不同,文章的高下立判,這是毫無疑問的。文字不會隱藏,胸中丘壑自然會在文章中顯現(xiàn)。很多時候,我們寫文章、看文章,其實都是寫自己的追求,寫自己的性格,寫自己的困惑。而讀者看文章,大約也就是看的別人的追求、性格、困惑,再與自己印證,得到認同,或者棄之不顧。
作者當是有高境界之人。她閑讀書,讀閑書,讀書閑,營造出自我完整而獨立的讀書追求,追求無功利狀態(tài)下的閱讀,給我們展現(xiàn)了一個豐富、安靜、博大的精神世界。
特別要提及的是文章的結(jié)構(gòu),從清晨、白晝、黃昏、夜晚四個時間段,來對應不同的書籍和所得,有無招勝有招的功力,所以飛花摘葉,渾然天成。難得如此美文,難得邂逅如此世界。
(肖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