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美丞
市委書記陳敏爾在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舉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專題學習會上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精神強調(diào)指出:“抓落實離不開好的作風,抓落實本身就是一種好的作風。要進一步轉(zhuǎn)變抓落實的作風方法,用好的作風、好的方法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落到實處。”
誠然,作風問題是脫貧攻堅工作中的一個瓶頸,但如果沒有好的工作方法,不得要領,方法不對路,結(jié)果必然是事倍功半,甚至會貽誤工作,嚴重影響脫貧攻堅的效果。有的地方打人海戰(zhàn)術(shù),片面強調(diào)干部駐村的人數(shù)、天數(shù),雖然天天吃住在村,結(jié)果卻是人浮于事;有的地方不能精準施策,動輒搞大項目、大工程,搞“大水漫灌”,雖然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卻收效甚微;有的干部安排工作不講統(tǒng)籌方法,不分輕重緩急,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結(jié)果把基層干部群眾搞得一頭霧水,莫衷一是。凡此種種,不僅沒解決問題,反而給基層添亂添麻煩。
好的工作方法要問需于民。2016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調(diào)研時就指出:“要從解決群眾最關(guān)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全面提高公共服務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滿足老百姓多樣化的民生需求,織就密實的民生保障網(wǎng)?!笨梢?,老百姓的民生需求是多樣化的,也是我們工作的重點所在,難點所在。要堅持需求導向,挨家挨戶收集貧困戶所急所盼,逐村逐組了解最困難群體的關(guān)切,在此基礎上,梳理歸納出一個鎮(zhèn)鄉(xiāng)一個村組工作的堵點、痛點、盲點,并以此為精準用力的目標、持續(xù)用力的靶向,做到有的放矢,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和無效勞動。
好的工作方法要問計于民。群眾是真正的英雄,我們要堅持一切從群眾中來,要把解決問題的答案拿到田間地頭去尋找,把工作方案拿到農(nóng)戶的院壩里、板凳上去討論。要堅持接地氣必先聚人氣,真正深入到群眾中去,向村組干部、鄉(xiāng)賢能人、老黨員請教,集中民智,匯聚民意,制定“針對性更強、覆蓋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顯”的措施,只有這種來自群眾代表民意的措施實施起來才能被群眾所接受,才能避免干群不合、水土不服。
好的工作方法要問效于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群眾,特別是貧困戶的獲得感與幸福感是檢驗我們脫貧攻堅效果的試金石?!靶】挡恍】店P(guān)鍵看老鄉(xiāng)”,怎么“看”?要到家家戶戶的糧倉中去看,要在果樹的枝頭上去看,要在養(yǎng)殖戶的圈舍里去看。習近平總書記能揭開鍋蓋看群眾吃的什么,我們就應擰開貧困戶水缸上的龍頭看有沒有干凈的飲用水,打開貧困戶的衣柜門看有沒有御寒的衣物,在風雨中進屋查看貧困戶的住房是否安全。要有“不求檢查能過關(guān)但求鄉(xiāng)親有笑臉”的群眾觀念。在群眾的評價中去找我們的“得分”,找我們的錯誤和差距,從而補短板,添措施,課補好了,才能迎接好下一輪的考試。
我們只有始終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個工作方法,才能真正印證這句話:只要路走對了,就不怕路途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