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晶晶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笨催^春風盡頭,聽過夏蟬聒噪,體會著秋日肅殺,最后獨一人受著冬日蕭條,風雨盡,游子身在天涯,一紙家書,相思寄與誰?
一紙家書,滿含著父母的殷殷之情。見字如面,白中泛黃的信紙上,父母略帶著幾分愁苦和無盡的關切,寫下那一句句濃情于水的愛。遠方征人的漫漫人生路,總要自己走下去。千里獨行,不必相送,總是多了幾分孤獨。“憑君傳語報平安”,莫不如“魚傳尺素”更有溫度?!稛o問西東》里,沈光耀和母親的家書獨白,讓多少人為之動容?!拔醿?,最近讀書辛苦么?文章做得如何?不要太累,娘日夜盼你歸家!”“兒很好,母勿念。文章每日都寫,兒怎敢言累?”一應一答,兩人落淚,幾時可歸?
一紙家書滲透著一家之風。父母或祖輩提倡并能身體力行和言傳身教,用以約束和規(guī)范家庭成員的風尚和作風,能使一個家庭長期培育形成一種文化和道德氛圍。家風作為一種精神力量,它既能在思想道德上約束其成員,又能促使家庭成員在一種文明、和諧、健康、向上的氛圍中不斷發(fā)展?!兜茏右?guī)》中“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一字一句,圣賢教誨,也就是人生的真理,一一道來。家書是家風的一種很好傳承的載體,可以讓一個家族的風氣漸漸鋪展。
當然,一紙家書,更是對中華民族歷史與文化最好的展現(xiàn)。晚清名臣曾國藩,又被稱為中國近代史上最后的理學大師與一代大儒。曾國藩有一點卻是不論“譽之者”還是“讞之者”都極為推崇的,這就是他的家訓智慧。他的《曾國藩家書》,行文從容鎮(zhèn)定,形式自由,隨想而到,揮筆自如,在平淡家常中孕育真知良言,給后人以深深的啟示。國家領導曾多次表示,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因為只有重視家庭建設,才能解決這一問題,喚醒文化傳承、情感傳承的回歸,才會讓家庭成為國家發(fā)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
而如今,面對未來,家書將以怎樣的方式存在?
家書的力量,在于字里行間的真情流露,在于其中飽含的深厚感情。不像詩詞歌賦那般筆下千言、口吐蓮花,卻能紙短情長。在中國文化自信日漸增長的背景下,家書,那種微信微博所代替不了的粗糙質(zhì)感下的淳樸,也一定會發(fā)揚光大。新時代的我們,也不要忘記家書的偉大意義,用家書來書寫我們這個偉大時代的故事。要有不忘初心的堅持,要有一顆民殷國富的責任心,還要有大人以及前人留給我們的那些植根于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寶貴:擔當責任、居安思危、恭敬謙和
愿每個人都能提筆幾行于紙上,寫下那些陌生的、難以開口的相思,讓風揉碎那些相對時的緘默無言,帶向遠方的故鄉(xiāng)。
愿每個人都能在家書里寫好自己的故事,走好新時代的每一條奮斗之路。
一紙家書寄,萬重意難平。
老師推薦
這是一篇以“家書”為話題的參賽作品,文章由唐朝詩人張籍的一首思鄉(xiāng)詩入題,非常自然地切入了題旨。在行文中,作者圍繞“一紙家書”闡述了四個層面的意義,家書中飽含著濃濃的親情,家書可以傳承美好的家風,家書展示了民族的文化,以及在新時代仍然可以書寫偉大的故事。文章用“一紙家書寄,萬重意難平”這十個字來收束全文,既照應了開頭,又營造了一種言已盡而意無窮的表達效果,確實是一篇優(yōu)秀的習作。
(指導老師:趙維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