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隔號通常表示人名、書名等一個意義單位的分界,用在此處不是很恰當(dāng))
各位代表、各位來賓(演講中的稱謂可以再加敬辭):
你們好?。銈儍勺致燥@生硬,在稱謂的使用上要突出中華文化的謙敬特色)
我來自中國,那個古老而又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國家。在這里(“這里”一詞忽略了語境特點,應(yīng)該是“那里”),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橋在這里(同上)連接著江南和塞北(什么樣的江南與塞北,具體化,以讓外國朋友增加對中國的了解),連接著貧窮與富庶,連接著夢想與期冀,連接著這遙遠的東方與世界各國。
各位來賓(“來賓”一詞是相對于東道主而言的),你們是否聽說過那座全部由石料建成的聞名遐邇的趙州橋,它由中國古代匠人李春修建(并非李春一人,趙州橋代表的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jié)晶),屹立于世界長達一千多年(語言有點啰嗦),時至今日,它依然巍峨聳立,像極了那些經(jīng)歷過苦難,卻依舊昂首挺胸的民族(“那些”的范圍太廣,因為是演講,介紹中國,便突出中國即可)。不得不說趙州橋是中國瑰寶,是中國人民智慧與堅強的精神寫照(歸結(jié)中,應(yīng)在注意圍繞題目中的“夢”論述)。
親愛的朋友,想必您已經(jīng)通過各種媒體了解了那剛剛建成通車的港珠澳大橋。它像一條龍,一條橫跨大海的神龍,把港珠澳三地完美地連接在一起(比喻的手法增強了作文的表現(xiàn)力)。這是一國人民對待艱難險阻最有效的方法,那就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奮斗精神,是中國人民追尋夢想的昂揚斗志。它是一座橋,是千萬座通向夢想的橋梁中的一座。
當(dāng)然,一座又一座橋讓我們記住的不只是榮光,還有曾經(jīng)的磨難。那永定河上的盧溝橋,同樣是飽經(jīng)滄桑的歷史名橋,它見證了王朝的更替與時代的變革,更重要的是,它見證了百年民族之殤。八十多年前,侵華日軍奪走了它,九州大地上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抗日戰(zhàn)爭,拉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序幕。盧溝橋上的彈坑正是要使世界記住暴力與戰(zhàn)爭的罪惡,讓每個中國人不忘恥辱。中國橋,是歷史的豐碑,是過往的墓志銘。(用整個段落來寫材料中沒有直接呈現(xiàn)的一座橋,在詳略的安排上有些失當(dāng)。而且,在對盧溝橋的論述中,并沒有涉及到題目中的關(guān)鍵詞“夢”。)
而今天,新的中國橋正屹立在時代的大江大河上,溝通著過去與未來,連通著中國與世界。沒錯,它就是“一帶一路”,一座宏偉的世紀(jì)大橋。自漢代與宋代,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變成了溝通東西方文明交流的橋梁,那個時代是開放奮進的,是相互交融、融會貫通的,是對世界充滿著好奇心的。(古代部分可一筆帶過,當(dāng)代的作用才是應(yīng)該表現(xiàn)的重點)
當(dāng)今的“一帶一路”,正是乘著世界一體化趨勢而建設(shè)的促進共同發(fā)展、實現(xiàn)共同繁榮的合作共贏橋梁,也是增進理解信任、加強交流的和平友誼橋梁。它正像無數(shù)的中國橋那樣,把富庶帶給貧窮,讓橋兩側(cè)的人們都能追尋那屬于他們的夢想。
中國橋,夢之橋,帶著和平,帶著友誼跨過橋梁(友誼不是全文突出的重點),讓中國橋成就世界夢!
感謝各位來賓的傾聽,相信今天我們之間也架起一座了解溝通的橋。(不要落腳在個人上,因為身份是中國代表,突出的應(yīng)該是中國和其他各國朋友的溝通,結(jié)尾再突出題目中的“夢”就更好了。)
謝謝大家!
●病文診斷
這篇作文從整體上來看還是符合題意的,最突出的問題是行文中沒有緊密聯(lián)系題目中的“夢之橋”展開論述,只是介紹了不同的橋的特點。而且闡述盧溝橋的文字過多,使行文的中心偏移了“夢”的方向。本主旨是中國橋展現(xiàn)出的中國內(nèi)涵是對夢想的追求和實現(xiàn),全文當(dāng)圍繞這一重點,集中論述,而不要作其他無關(guān)的生發(fā)。
●升格建議
主要建議有二:一是論述盧溝橋的一段要作修改,可以圍繞“夢”展開,也可以略寫不同的橋、共同的夢,當(dāng)然,也可以論述材料中提到的鵲橋;二是全文要圍繞主旨行文,不要有拖沓與旁逸斜出之語。這樣的作文才會節(jié)奏明快,行文緊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