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版)一年來,由山西農大派出的6支專家團隊分別深入到呂梁一線,積極為呂梁發(fā)展建設奉獻一己之力。14個示范基地,35項新技術推廣,43個試驗新品種,1680畝示范面積,3300余農民得到培訓……授技于民,謀劃產業(yè),讓新一代的農民更有智慧。以姜玉鎖教授為首席專家的養(yǎng)蜂項目團隊展臺前,石樓縣農戶梁興元一邊推薦蜂蜜一邊向記者說道:“自從有了山西農大的技術,我們養(yǎng)的都是成熟蜜,標準化的蜂場就建起了3個,收成可比之前翻了翻。你看這款‘生態(tài)三寶,以核桃、蜂膠、棗花為原料,是活血的好產品?!庇每萍紟愚r民致富,用智慧引領農民前進,學院—市縣—專家—團隊的對接幫扶模式為呂梁振興探索出了一條切實有效的新路徑。
服務于民增實效
食品保鮮問題一直困擾著種植戶、商戶以及消費者。蔬果的季節(jié)性限制、生鮮的保鮮時間短等問題限制了果蔬的食用時間,如何才能讓生鮮品進入“休眠”狀態(tài)?一款根據細胞膜仿生學研究的具有雙向主動半透性的保鮮膜引起了來往群眾的關注。
“普通保鮮袋只能密封、隔離空氣以防止食物的水分散發(fā)和氧化,并不具有良好的保鮮效果。由上海復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發(fā)出來的智能氣調保鮮袋可以使食物、生鮮保鮮從3~5天提高到長達2個月以上,使得蔬果的營養(yǎng)鎖定在初始狀態(tài),是一款會呼吸的保鮮膜?!痹谏轿魈N德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展臺前,該公司運營總監(jiān)王國才手持大大小小形狀不一的保鮮膜介紹著。王國才告訴記者,公司通過此次活動第一次將該產品引入山西,就是想切實地服務于民,讓農民不再為保鮮而憂愁。
農機具的推廣與使用是春耕時節(jié)必不可少的,選擇適宜的配套機械成為農戶關心的頭等大事。在農機器械展臺前,一輛四個不同轉向輪子的山地車吸引了農戶的眼球。重慶宗申巴貝銳拖拉機制造有限公司負責人文得勝告訴記者:“山西連片平地作業(yè)機械化很普遍,但是適用于山地丘陵配套的動力機械有所欠缺,帕維奇山地王是一款等輪折腰山地拖拉機,爬坡能力強、轉彎半徑小,行駛在斜坡上進行轉彎時,后車軸沿著前車軸軌道行駛,最大限度地減小地面摩擦和轉彎半徑。其動力強勁,檔位速度匹配多,可根據不同機具、不同土壤選擇不同作業(yè)速度,廣泛適用于旋耕、犁耕、滅茬、開溝、打藥、培土、起壟等作業(yè),可以有效幫助農戶解放生產力,提高生產效率。
發(fā)布致富信息,推廣實用技術,供應惠農物資,已經連續(xù)舉辦六屆的山西科普惠農3·19行動已愈發(fā)成熟,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形成了專家、技術、服務、基地、企業(yè)“五位一體”的科普惠農模式及“放心農資下鄉(xiāng)、優(yōu)質農產品返城”的雙向服務,一個政產學研協(xié)多部門服務鄉(xiāng)村振興的大聯(lián)合大合唱從此匯聚,今日,嚴村趕起了“科技大集”,明日,“科技大集”的旗幟將覆蓋更廣范圍,讓利于民、授技于民、服務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