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瑩
摘 要:玉米地膜覆蓋技術已經成熟,是重要的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相關的實踐證明,地膜覆蓋技術不僅能夠增產,同時可增加經濟效益,應用范圍也比較廣。
關鍵詞:玉米;地膜覆蓋;經濟效益;分析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11-0113-01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513;F326.11 ? ? ? ?文獻標志碼:A
玉米地膜覆蓋技術是一項比較成熟的技術,不僅能夠起到增濕、保苗的作用,還能減少病害,促進玉米健康生長,提升地表溫度,提高土壤肥力,同時減少病害和抑制雜草,最為重要的是能夠提升玉米的經濟效益,在許多地區(qū)得到了廣泛的使用[1]。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區(qū)的選擇
試驗地區(qū)選擇在玉米田地,該地土壤為黃色,土壤肥力為中上等,海拔適中,地勢較為平坦。
1.2 ?試驗的材料
試驗使用寬100 cm的農用地膜,試驗需要的肥料有尿素、三元復合肥等,玉米品種為鄭單958。
1.3 ?試驗設計
試驗共分為地膜覆蓋和露地栽培兩個部分,需要重復2次,小區(qū)的面積為600 m2,行距為50 cm,株距為40 cm,可以種3 000多株玉米,每個小區(qū)需要施尿素、三元復合肥、硫酸鉀等。
1.4 ?具體實施時間
2018年5月4日播種,6月27日追肥,9月25日成熟,9月28日收獲。
2 ?結果與分析
2.1 ?經濟效益分析
相關的試驗結果顯示,使用玉米地膜覆蓋技術能夠使玉米提前成熟,提前期為5 d左右。此外,覆蓋地膜的玉米株較高,為194 cm,與露地種植相比,增高16 cm。覆蓋地膜的玉米穗高70 cm,與露地種植相比,增高5 cm。地膜覆蓋穗粗比露地種植粗0.6 cm。地膜覆蓋穗長和露地種植相差不明顯。地膜覆蓋穗粒數比露地種植多65粒左右。
2.2 ?產量和經濟效益分析
試驗表明,使用地膜覆蓋種植技術后,玉米產量為13 522 kg/hm2,露地種植的產量為12 195 kg/hm2,地膜覆蓋技術比露地種植技術增產約1 327 kg/hm2,其中覆蓋地膜需要投入800元/hm2,覆蓋地膜的增產值為2 654元/hm2,純收入為1 854元/hm2。
3 ?提高玉米地膜覆蓋技術經濟效益的要點
3.1 ?品種
為了提升玉米地膜覆蓋所產生的經濟效益,應該重視種子的選擇。只有保證種子的質量,才能保證玉米健康生長。
3.2 ?整地
整地是提高玉米地膜覆蓋技術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整地能夠提升土地的利用價值,也能夠充分利用和保留土壤中的水分,有利于清除雜草,同時能夠松軟土地,為玉米的健康生長,產量和經濟效益的提升奠定基礎[2]。
3.3 ?播種覆膜
播種環(huán)節(jié)對于提升經濟效益至關重要。播種前,應該合理規(guī)劃播種地區(qū),播種的寬度為20~25 cm,同時要將播種的密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播種完成之后,可以使用一些保護物質,保證播種效果。選擇地膜時,應選擇無毒材料,降低對土壤的危害。
3.4 ?田間管理
第一, 及時檢查地膜。地膜檢查工作非常重要,要及時對破損的地膜進行封嚴處理。
第二,及時放苗。為了提升放苗的效果,放苗時間應選在每天的10:00之前或者下午4:00,盡量在陰天放苗。放苗結束之后還需要封存,及時補齊缺苗。
4 ?結束語
使用地膜覆蓋技術種植的玉米比露地種植的玉米增產約1 327 kg/hm2,其中地膜覆蓋需要投入的資金為800元/hm2,而增產值為2 654元/hm2,純收入為1 854元/hm2。因此,大規(guī)模使用地膜覆蓋技術對提高玉米經濟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胡敏,苗慶豐,史海濱,等.不同類型地膜覆蓋對土壤水熱及春玉米產量的影響[J].土壤,2018,50(3):628-632.
[2]范全黨,崔慶俊,羅華廷,等.宣威市玉米全生物降解膜覆蓋應用效果研究[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8(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