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耿
摘 ?要:在初中階段,化學是一門重點學科,學生能否學好化學,直接影響到他們的中考成績。化學元素與化合物是初中化學中最基礎的部分,所有的化學現(xiàn)象與反應都離不開化學元素與化合物。所以,在初中化學知識的內容的學習中,充分掌握相應的化學元素與混合物的知識點是必要的。在初中化學課程的學習中,教師要結合實際,充分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運用最有效的教學形式指導學生進行學習,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培養(yǎng)他們的知識技能。
關鍵詞:初中化學 ?元素化合物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8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6(b)-0144-02
初中是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啟蒙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能否學好化學知識直接影響到他們未來的學習導向。化學元素與化合物的知識是初中化學教材中最核心的內容,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化學元素與化合物知識點的鞏固,使得學生的化學成績不斷提高,為他們未來的學習目標以及就業(yè)打下堅實的根基。
1 ?實施化學元素化合物知識教學的意義
化學元素化合物是初中化學教學內容的重點部分,任何化學成果都離不開它們,充分掌握化學元素化合物知識,可以使學生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有效操作植入,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技能。初中階段的學生處于青春期,對身邊的各種事物充滿好奇心,化學實驗能夠充分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從而激發(fā)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在進行初中化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做實驗的形式,將教材中的相關化學元素、化合物運用到實驗中,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化學的奧妙。通過化學實驗,既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技能,又能夠充分調動初中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通過做實驗發(fā)現(xiàn)學習化學的樂趣,使得學生的思維得到擴張。運用實驗,學生可以將他們學到的化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升他們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
例如,教師在講授氧氣的制取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將氧氣制取的實驗帶到課堂教學中。在實驗開始前,教師可以先向學生展現(xiàn)一遍自己的實驗操作;在實驗的過程中讓學生認真觀察,對重點知識要做記錄;教師實驗操作過后,可以向學生提問“氧氣有什么作用呢?運用高錳酸鉀怎樣制取氧氣呢?”等一系列問題,然后讓學生自己操作實驗,實驗過后讓他們以小組的形式展開討論,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又提高了他們的溝通技能。
2 ?在初中化學中開展元素化合物知識教學的途徑
2.1 進行實驗教學
化學是一門將實驗作為基礎的學科。開展化學實驗課程,能夠不斷強化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掌握?;瘜W實驗是對化學元素與化合物最直觀的展現(xiàn)形式,例如,在學習二氧化碳這部分知識點時,如果學生知識通過教材的知識來學習二氧化碳的性質,而沒有做相關的實驗,就會導致學生很難記住相關的化學元素的知識點。教師在實驗課上進行二氧化碳化學實驗,可以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親身感受到二氧化碳的存在,親眼看到二氧化碳在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化學反應。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相關實驗,讓學生親身參與到實驗操作的環(huán)節(jié)中,實驗實驗過程中的每一個步驟都能在學生的腦海中產(chǎn)生印象,相比傳統(tǒng)的死記硬背教材中的知識點,實驗要顯得更加直觀且有效率。實驗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一系列的場景都與二氧化碳密切相關,不斷加深學生對二氧化碳知識的記憶,通過實驗,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感官能力,讓他們通過感官來記住相關的化學元素與化合物,提高學生對化學學習的積極性,通過觸覺觀察事物的本質,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中。
2.2 科學設置課后練習,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不足之處
多做練習有助于教師充分了解到學生對化學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化學教師要在章節(jié)內容學習后,給學生布置適當?shù)淖鳂I(yè)讓他們進行練習,運用練習,一方面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化學知識點的鞏固,加深他們對學到的化學元素、化合物等重點知識的學習印象;另一方面,通過課后練習,可以使得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點運用到練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練習是將學生所學的化學元素與化合物相關知識點的匯總,通過練習,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化學知識的記憶,提高他們的復習效率。此外,通過課后練習,使得教師可以更直觀地看到學生對相關化學知識的掌握程度,發(fā)現(xiàn)他們在做練習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錯誤,及時給予糾正,讓他們意識到自己對某些知識的掌握環(huán)節(jié)中存在不足,并及時改正。
2.3 通過列表讓學生牢記知識點
在化學學習中,化學元素與化合物的學習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都是易學卻難懂的,換句話說,很多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的過程中,往往都覺得化學元素與化合物等部分的學習內容簡單,但很枯燥,而且很多時候學生容易把化學元素與化合物的內容搞混淆,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將化學元素與化合物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充分展示給學生,引導學生將相關的知識點進行列表,加深他們對知識點的掌握。
例如,在學習一氧化碳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在講授完相關教學內容后,讓學生列一張表格,將一氧化碳與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進行比較,分別列出他們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加深學生對一氧化碳知識的記憶,能夠有效避免他們在今后學習的過程中將一氧化碳與二氧化碳的性質搞混淆。
2.4 實行合作學習,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水平。在開展實驗課程時,教師可以將全班學生分成5人為一組的若干小組,向學生提出一系列問題,之后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開展實驗,實驗過后鼓勵學生積極回答問題,運用這樣的方式,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讓他們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與此同時,還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溝通技能。
例如,在學習H2O這一章節(jié)內容時,教師在講授完H2O的相關公式與原理后,向學生提問“水是由哪些化學元素構成的呢?水的點解過程是怎樣的呢?”之后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實驗,在實驗的過程中給予學生科學性的指導,實驗過后讓他們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對于回答問題表現(xiàn)較好的小組,教師要及時給予表揚,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5 指導學生進行知識點歸納
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學生所學的與化學元素化合物相關的知識點較多,使得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在對知識進行記憶的過程中感到吃力,很多學生在學習的環(huán)節(jié)中感覺知識點不難學,然而在考前復習時,卻常常因為公式較多而感到困擾,導致他們的復習效率大打折扣。針對這一現(xiàn)象,教師可以在考試前指導學生對教材中的重點與難點進行歸納,讓他們把化學元素相同的歸位一類,化合物性質相同的歸位一類,使得學生在復習的過程中能夠有序地將所學知識進行梳理與記憶,通過運用這種方法,既方便了學生對相關化學內容的查找,又能提高他們的復習效率。
3 ?結語
在初中化學中,化學元素與化合物是最核心的構成部分。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化學教師要充分意識到實驗在化學教學中的重要性,科學指導學生進行實驗,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擺脫枯燥乏味的書本教學模式,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對知識點進行分析歸納,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與此同時,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開展教學,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通過課后練習,教師可以更直觀地了解到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使得學生能夠不斷完善自我,提高他們的化學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 姜言霞,王磊,支瑤.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教學價值分析及教學策略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2(9):106-112.
[2] 石酈.新課標下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教學[J].南寧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6,23(2):90-92.
[3] 張翠文.淺談初中化學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教學[J].科技風,2011(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