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向春
為了避免患上呼吸道疾病和各種傳染病,洗手這一衛(wèi)生習慣是保持健康的關鍵。
洗手原來如此重要
簡單地說,當手接觸各種各樣的人、動物、食物和其他表面時,會沾上數(shù)以千計的細菌和病毒。如果它們進入身體,人就可能會生病。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用手接觸眼睛、鼻子和嘴巴的次數(shù)比想象中的要多,這會讓病菌直接進入黏膜。人們用手準備和吃食物,所以不干凈的手會污染食物。然而,洗手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這一風險。例如,美國疾控中心稱,免疫缺陷患者經常洗手能將他們的腹瀉發(fā)病概率減少58%。
徹底洗手可以預防以下多種疾病
1.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
只需要一個諾如病毒就能讓你生病,而流感病毒的致病數(shù)量為50 ~100個。傳統(tǒng)的洗手方法就能防止諾如病毒引起的腹瀉。事實上,它的消毒作用勝過了含有酒精的洗手液。
2.流感
除了注射流感疫苗外,洗手是一項關鍵的預防措施,尤其是當你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接觸了流感病毒時。在很多情況下,傳染?。ɡ缌鞲校诨颊叱霈F(xiàn)體征前傳播。洗手可以確保不在無意間感染流感病毒。
3.紅眼病
傳染性結膜炎俗稱“紅眼病”。由于患者揉搓眼睛以緩解不適,然后接觸周圍環(huán)境,導致病菌最終出現(xiàn)在各種物體表面,在那里可以存活幾小時甚至幾天。徹底洗手能防止這種眼病的傳播。
4.沙門菌感染
經常洗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你接觸的糞便顆粒比你意識到的要多得多,沙門菌就是這樣傳播的。這種細菌生活在動物和人的腸道中,通常通過未完全煮熟(肉和雞蛋)或未徹底清洗(水果和蔬菜)的食物傳播。它還可以通過接觸受感染的爬行動物、兩棲動物或農場動物傳播,這些動物的糞便隨后會感染它們接觸的任何東西。如果不經常洗手,就會成為受害者。
5.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在幼兒園和學齡前兒童中很常見,它會引起口腔和喉嚨疼痛、手足皮疹、發(fā)熱和食欲不振。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最常見的是柯薩奇病毒。洗手能防止柯薩奇病毒引起的感染。
6.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
如果金黃色葡萄球菌進入身體,會感染血液、關節(jié)和心臟,這種常見于健康人皮膚和鼻子上的細菌會危及生命。而經常洗手可降低這種細菌的傳染風險。其他預防措施包括不共用個人物品等。
7.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據(jù)美國疾控中心統(tǒng)計,幾乎所有的孩子在兩歲時都會感染這種病毒。問題在于,你可能認為孩子只是感冒了。與其他呼吸道疾病一樣,咳嗽和打噴嚏會將感染的水滴通過空氣傳播到物體表面,而洗手能降低被感染的概率。
8.甲型肝炎
甲型肝炎病毒會引起腸胃問題、發(fā)熱、疲勞和黃疸等。當有人在準備食物之前沒有洗手時,就可能傳播這種病毒。
9.膿毒性咽喉炎
膿毒性咽喉炎可引起不適并有高度傳染性,咳嗽和打噴嚏會傳播含有這種細菌的呼吸道小水滴。雖然你不能總是阻止別人對你咳嗽或打噴嚏,但可以養(yǎng)成勤洗手的好習慣。
10.賈第蟲病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兒童醫(yī)院的胃腸病學家認為,為了防止賈第蟲病傳播,在準備或吃食物之前,在使用衛(wèi)生間或給嬰兒換尿布之后,以及在水族館的水族箱觸碰海洋生物之后,洗手尤為重要。
11.大腸桿菌感染
我們經常聽到大腸桿菌在餐飲行業(yè)暴發(fā)的新聞,例如吃了未煮熟的紅肉和沒洗干凈的生菜,但它也可以通過接觸受感染的人或動物來傳播。你無須用沸水就能殺滅大腸桿菌。近期發(fā)表在《食品保護雜志》上的研究成果顯示,用熱水、溫水和冷水與肥皂洗手能同樣有效地殺滅這種細菌。
12.普通感冒
發(fā)表在《美國預防醫(yī)學雜志》上的研究成果顯示,洗手能將人們患這種常見呼吸道疾病的風險降低45%。
小鏈接:七步洗手法步驟
第一步:洗手掌
流水濕潤雙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對,手指并攏相互揉搓。
第二步:洗背側指縫
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三步:洗掌側指縫
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沿指縫相互揉搓。
第四步:洗指背
彎曲各手指關節(jié),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五步:洗拇指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轉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六步:洗指尖
彎曲各手指關節(jié),把指尖合攏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七步:洗手腕、手臂
揉搓手腕、手臂,雙手交換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