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既是一個人了解世界和思考世界的過程,又是一個人心靈自我觀照的過程,即通過閱讀來反省自我、提升自我,從而養(yǎng)成內(nèi)省和深思的習慣,對于人的成長至關(guān)重要。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的心智行為,靠理性分析或他人言傳難以奏效,好比冷暖的感覺,必須由學生自己來感受。在小學階段,應以享受閱讀、培養(yǎng)閱讀興趣為主。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點燃學生閱讀之火,充分挖掘?qū)W生閱讀潛能,拓展學生閱讀空間,讓學生在個性化閱讀中享受到樂趣,才能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關(guān)鍵詞】閱讀教學;個性化;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6-0208-01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一、創(chuàng)設情景,誘發(fā)閱讀熱情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鄙鷦拥慕虒W情境可以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誘發(fā)學生的心靈言語。因而,教師應利用學生這一心理特點,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刺激、調(diào)動、誘發(fā)學生思維創(chuàng)造的熱情,喚醒學生探索新知的內(nèi)在動力,從而使學生的閱讀個性得以充分彰顯。
如學習《凡卡》一文,由于凡卡悲慘的生活離學生的日常生活甚遠,學生都沒有親身體驗過,因此,教師要把學生帶到了教材中所描繪的畫境中,通過課件讓學生目睹凡卡學徒生活的悲慘情景,耳聞老板和老板娘打罵、伙計戲弄的聲音。當學生的感覺器官和思維器官活躍,充滿了對凡卡的同情和關(guān)愛時候,教師就適時提出導學要求:“凡卡過著痛苦的學徒生活,請大家讀讀這部分課文,讀完以后談談自己的感受?!边@時,學生迫不及待地舉起了手,發(fā)表了自己獨特的理解。有的學生說:“凡卡你的生活實在太悲慘了,上帝保佑你快點回到爺爺身邊!”有的學生說:“我在朗讀這段文章時,全身心都碎了,凡卡,你太可憐了?!庇械膶W生說:“讀到這里,我想大聲向這個黑暗的社會控訴,為什么要讓這個年幼的孩子遭受這么悲慘的命運!”……學生入情入境,真正走進凡卡悲慘的生活,感受了資本主義制度的黑暗。
二、開放時空,激活閱讀火花
傳統(tǒng)閱讀教學過分強調(diào)“統(tǒng)一性”,教師總是要引導學生進入教師自己的思維“陷阱”,這嚴重鈍化了學生的個性。所謂“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魚躍”、“鳥飛”的前提條件是“海闊”、“天高”。因此教師應為學生提供開闊的學習時空,讓他們學生可以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閱讀方式,或朗讀,或爭論,或表演,或進行游戲等,調(diào)動多種感官激發(fā)他們閱讀的火花,全方位地感受并理解閱讀知識,從而獲得獨特的體驗,進而釋放出創(chuàng)造的潛能。
如教學《索溪峪的“野”》時,引導學生感受索溪峪的天然的野性美,教師先讓學生討論自學中所收集到的有關(guān)資料,接著讓學生自由選擇學習交流的形式,如可以口述、可以朗讀,可以根據(jù)索溪峪的錄像資料,設置一個游覽情景,當一回導游,可以畫一幅索溪峪山“野”圖……這些多樣式的交流各具色彩,激活了學生閱讀的智慧,他們選擇其一,自由演繹,盡情展現(xiàn)個性,從容釋放出創(chuàng)造的潛能。
三、捕捉契機,啟迪閱讀智慧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有很多潛在的教育資源,教師要善于捕捉教學契機,跳出文本限制,拓展語文教學資源,進行個性化閱讀。比如,可以抓住文章的留白進行發(fā)問,可以抓住情感發(fā)散點進行思考,可以抓住文章的表面看透文本本質(zhì)。如《賣火柴的小女孩》當學生讀到文中“她們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苯處熆蛇m時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探究閱讀,例如:
師:“如果小女孩生活在我們中間,她會過著怎么樣的生活?”
生說:“賣火柴的小女孩如果生活在我們中間,她會和我們一樣背著書包來上學,而不用去賣火柴?!?/p>
生說:“她要是生活在我們中間,她會和我們一樣在下雪的大年夜快快樂樂地打雪仗,堆雪人,然后,合家團圓吃年夜飯。”
生說:“我真想對賣火柴的小女孩說,快到我們家來,做我的小妹妹吧,我有的,你也會有!”……
學生對小女孩的同情之情溢于言表。這一引,把學生的思維帶到挖掘文章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上,更能啟迪學生的智慧,任其大膽想象,自由發(fā)揮,積極暢談自己的獨特感受。
四、尊重體驗,享受閱讀樂趣
“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薄耙磺€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睂W生作為一個個性鮮明的生命個體,總是帶著自己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和情感來接觸新的閱讀文本,他們的閱讀個性是客觀存在的,值得我們珍視與尊重。因此,我們應關(guān)注學生獨特的內(nèi)心世界,以平等心態(tài)和學生交流,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允許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讀文本,允許他們擁有不同的閱讀理解,允許他們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這樣,當學生獨特體驗被充分尊重的情況下,學生飽嘗個性思想被肯定的樂趣,從而充分調(diào)動了學習自主意識,發(fā)揮他們個性化的創(chuàng)造潛能。
如《“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學生在交流作者童年時和成年時對兩種評價的不同理解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次辯論會。
一學生認為:“在我們的生活中,常??梢愿惺艿絻煞N愛,一種是嚴厲的愛,一種是寵愛,這兩種愛是缺一不可的。”他剛說罷,另一學生就反駁:“如果在你的生活中,得到的是這么兩種截然不同的愛,說不定會被寵愛引入歧途,但也會常常在寵愛后面躲避嚴厲,因此而沉迷不前,如我們班的某某……”又一學生發(fā)表論點:“所以我們在這兩種愛的面前,要保持清醒,謹慎地把握好這兩種愛,才能使自己在生活中不被哪一種愛輕易擊倒!”……
如此,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既尊重了學生獨特的閱讀感受,又使他們在交流中快樂享受閱讀的樂趣,從而使學生的思維更活躍,個性更飛揚。
總之,個性化閱讀是創(chuàng)造力的源泉。每個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必須從傳統(tǒng)的、單一的閱讀教學模式中徹底解放出來,積極耐心地傾聽每個學生的聲音,珍視每個學生的富有個性的獨特見解,這樣,學生的個性才能在閱讀這片廣闊天地中自由飛揚!
參考文獻
[1]魏傳憲.《語文教學概論》.四川大學出版社,2002年8月1日.
[2]倪慕新.《淺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策略》.《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8年01期.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人教網(wǎng),2002.11.27.
作者簡介:梁志元(1967.1-),男,廣東省德慶縣人,本科,主要從事小學語文教學與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