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語文教學時,讓學生通過默讀、齊讀、個別讀等常用的朗讀方式,對于有些文章難以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而借助方言則可以打開文本的情感之門,實現(xiàn)情感的共通共融,深化對文章的理解。
關鍵詞:方言;情感;《老人與海鷗》
常言道:“一二年級的課堂書聲瑯瑯,中高年級的課堂死氣沉沉?!毙W低年級時,孩子們搖頭晃腦,聲情并茂甚至夸張地大聲朗讀的情景,在后來很難再現(xiàn)。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表現(xiàn)欲下降,對讀不再那么熱衷,也很難讀出兒時那種味兒。在語文教學時,老師讓學生通過默讀、齊讀、個別讀等朗讀方式,感悟文本,加深對文本的理解,的確能起到一定成效。但有些文章,采用這些慣用朗讀模式,泛泛而讀,難以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在《老人與海鷗》這篇課文教學時,我另辟蹊徑,借助方言,打開文本的情感之門,實現(xiàn)情感的共通共融,從而深化對文章的理解。
一次,我在翻看手機上的小視頻時,里面用我們這兒的方言講述生活中的瑣事,覺得有趣親切。我忽生新念,我何嘗不能借助方言,打開學生的情感之門呢?今年上半年,當我再次執(zhí)教《老人與海鷗》這篇文章時,我借助方言,架起一座情感橋,實現(xiàn)情感鏈接,讓學生走進文本,充分朗讀,走進老人心里,實現(xiàn)情感突破,效果非常不錯。
《老人與海鷗》是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課文,講述的是老人與海鷗之間感人的故事。課文結構清晰,分為兩部分。前半部分通過老人生前為海鷗做的事,表現(xiàn)老人對海鷗無私的愛。后半部分通過老人死后,海鷗們令人意想不到的舉動,展示海鷗對老人那份動人的情。老人對海鷗的愛是課文學習的重點,是出現(xiàn)后面壯觀場景的原因,它是整篇課文的情感基調(diào)。理解了老人對海鷗的愛,對海鷗在老人死后的感人舉動,就不難理解了。老人對海鷗的愛這部分內(nèi)容,理解不難,難的是如何通過朗讀來表現(xiàn)老人對海鷗的愛,實現(xiàn)情感上的共鳴。教學時,我抓住老人呼喚海鷗和介紹海鷗重情義這兩處為情感切入點,利用方言,實現(xiàn)情感突破。
“在海鷗的鳴叫聲里……‘獨腳‘灰頭‘紅嘴‘老沙‘公主……”這段話中,老人自然而親切地呼喚,就像在呼喚自己的兒女,飽含對海鷗的愛。課文寫老人對海鷗的呼喚,只是概括地描述:“抑揚頓挫地唱著”“親昵地變了調(diào)的地方話”,學生很難感受。而這一個個樸實的名字,卻浸潤著老人的愛意,這一聲聲如歌似曲地呼喚,更是老人愛海鷗最直接的表露。生活中這樣的場景,隨處可見。調(diào)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能讓學生更快地走進老人心里。我引導學生抓住“抑揚頓挫地唱著”“變了調(diào)的地方話”,通過方言,重現(xiàn)生活場景,搭建情感橋梁,進而模仿老人來呼喚海鷗,切身體會老人對海鷗的愛。
課堂實錄:“你們平時怎樣呼朋引伴地出去玩的?葉靜雯,喊上你幾位好朋友出去玩吧!用方言,平時怎么說就怎么說?!比~靜雯站起來,略帶羞澀地喊道:“亭子(黃伊婷)、夢子(黃思夢)、小玉子(張曉玉),外出玩去!”“這是你對好朋友的昵稱吧!就像‘獨腳‘灰頭‘紅嘴也是老人根據(jù)海鷗的特點取的,對海鷗的昵稱!”“課文中說老人用變了調(diào)的地方話呼喚海鷗,那你也用變了調(diào)的地方話呼喚你的好朋友去玩?!比~靜雯喊了起來:“亭子、夢子、小玉子、倩倩,走嘍!”下面一陣歡笑。“我聽出來了,你喊的時候,你變了調(diào)的地方話,有時聲音高,有時聲音低,有時聲音長,有時聲音短,用這段話中的一個詞來說,就是什么?”“抑揚頓挫?!薄皩?,就是抑揚頓挫。你們也用抑揚頓挫的地方話,呼喚海鷗來吃食吧!”學生放開喊了起來?!昂zt就是老人的兒女,用親昵的變了調(diào)的地方話來呼喚?!睂W生又呼喊起來,就像“老人”在呼喊海鷗,那么情真意切!方言讓學生親近了文本,親近了老人,情感自然流出。
“海鷗最重情義,心細著呢……嘖嘖……”這段話是老人介紹海鷗,字里行間流淌著老人對海鷗的喜愛與贊美。尤其“嘖嘖”這個擬聲詞,是老人發(fā)自肺腑之言,由衷之愛,是點睛之筆。只有愛之深,才能言之切。好多學生卻忽視了這個詞,只是按照讀音,一板一眼地讀成“嘖(zé)嘖(zé)”,不僅破壞了語言的美感,更讀不出對海鷗的喜愛和贊美之情。能否讀好這個詞,關乎學生理解老人對海鷗的情意程度。“嘖嘖”這個擬聲詞,我們生活中經(jīng)常聽到。為了讓學生理解這個詞中包含的情感,我運用方言講述了一個生活場景:“黃伊婷,前幾天,你奶奶看到徐老師的小孫子長得又白又胖,你奶奶一邊用手摸著小寶的臉,一邊滿是歡喜地說:這小寶這么胖乎乎的,多可愛啊!嘖嘖(ze ze)……這皮膚,嘖嘖(ze ze)……多白喲!”學生一邊聽著,一邊小雞啄米似的點頭?!霸诶先搜壑?,海鷗就像是他的什么(兒女)?黃伊婷,你奶奶見到可愛的小孩,都這樣由衷地贊美。何況老人眼中的海鷗,就是他的兒女,他更是喜歡得不得了。現(xiàn)在你再來讀一讀,注意‘嘖嘖。”黃伊婷又站起來讀了一遍,同學們也讀了一遍,“嘖嘖”由心而發(fā),歡喜之情溢于言表。方言拉近了學生與文本與老人的距離,讓學生設身處地地感受,讀才能入心。
《老人與海鷗》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前幾次教學,沒有找到情感突破口,學生感受不深,沒有激起內(nèi)心的波瀾。這次教學,用方言搭建情感橋梁,學生真正地走進老人心里,與老人情感融會貫通,達到高度一致。為課文的學習,降低了坡度,活躍了課堂氣氛。用方言打開文本的情感之門,竟然收到如此效果。
作者簡介:
黃慶芬,安徽省安慶市,潛山市雙峰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