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凡存 程延麗
精神疾病(mental illness)也稱精神病,是指在各種生物學、社會環(huán)境、心理學因素影響下,大腦功能失調,引起認知、情感、意志、行為等精神活動出現不同程度上的障礙為顯著特征的疾病[1]。隨著社會不斷發(fā)展,經濟水平提升,人們生活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來源于家庭、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壓力明顯增大,精神疾病患者數量逐年增多,成為影響患者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2]。目前,關于精神疾病,一般采取藥物治療,然而,有學者調查發(fā)現,單純西藥治療方案整體療效欠佳,便提出了配合中醫(yī)治療的觀點[3]。為了探討甘麥大棗湯加味治療對精神疾病的治療效果,本文選擇118 例患者作為對象,分成2 組且采取不同方案治療,現報道如下:
選擇我院在2017 年2 月—2018 年9 月期間收治的118 例精神疾病患者作為對象,根據入院先后順序進行分組,先入院的59 例納入對照組,后入院的59 例納入實驗組。所有病例臨床資料完整,符合精神疾病診斷標準,排除合并有嚴重器質性疾病、嚴重殘疾患者,排除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女性。對照組:男性35 例,女性24 例;最小18 歲,最大67 歲,平均年齡(40.80±5.11)歲;病程最短1 年,最長15 年,平均病程(6.10±1.03)年;其中17 例精神分裂癥、15 例狂躁癥、21 例抑郁癥、6 例急性應激障礙。實驗組:38 例男性,21 例女性;最小18 歲,最大69 歲,平均年齡(41.80±5.27)歲;病程最短1 年,最長13 年,平均病程(6.30±1.17)年;其中19例精神分裂癥、13 例狂躁癥、20 例抑郁癥、7 例急性應激障礙。實驗組與對照組性別、年齡、病程以及疾病類型等基線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分組比較。
(1)對照組:常規(guī)西藥治療,口服喹硫平(蘇州第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742,規(guī)格:0.1 g),初始劑量設定100 mg/d,根據病情變化,調整至400 mg/d。
(2)實驗組:在對照組西藥治療的基礎上,配合甘麥大棗湯加味治療,中藥組方如下:甘草40 g、五味子15 g、大棗10 枚、山楂12 g、小麥30 g。精神分裂癥,添加石菖蒲15 g、夜交藤20 g、野百合15 g、白術15 g、當歸15 g、白芍15 g、菟絲子12 g;狂躁癥,添加當歸10 g、黃連6 g、雞子黃1 枚、白芍10 g、生地20 g、百合20 g;抑郁癥,添加建澤瀉30 g、菟絲子15 g、女貞子20 g、枸杞子20 g、懷牛膝20 g、生白術15 g,聯(lián)合帕羅西?。ㄖ忻捞旖蚴房酥扑幱邢薰?,國藥準字H10950043,規(guī)格:20 mg)治療;急性應激障礙,添加淡竹茹100 g、廣陳皮10 g、夜交藤30 g、野百合30 g、生枳實15 g、仙半夏10 g。上述藥方水煎服,1 劑/d,2 次/d,早晚服用,2 周為1 個療程。
(1)采用陽性和陰性癥狀量表(PANSS)[4]評價患者癥狀,評分越高表示臨床癥狀越明顯;(2)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5],評估患者焦慮情緒,評分高說明焦慮程度高;(3)采用漢密頓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6]對病人抑郁情緒進行評價,評分越高說明越抑郁。
兩組患者治療前PANSS 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比較患者治療前后的PANSS 評分 [分,]
表1 比較患者治療前后的PANSS 評分 [分,]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HAMA 評分與HAMD 評分,如表2 所示。
精神疾病,類型多樣,狂躁癥、精神分裂癥、急性應激障礙以及抑郁癥等均屬于該范疇,引起疾病的原因較多,多數病人因一些意外事故(如喪偶、喪子)、重大疾?。ㄈ绨┌Y、腦卒中)刺激作用,或者是生活壓力、工作壓力等因素,導致病人出現一系列精神癥狀與軀體癥狀,常見的有食欲不佳、急躁、精神緊張、悲觀失望、失眠等,嚴重時,可出現自殺或者傷害他人的行為,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降低生活質量,增加家庭、社會負擔[7-8]。喹硫平是一種不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對多種神經遞質受體具有相互作用,口服吸收良好,代謝完全,相比一般人,其有效劑量較低,安全性高[9]。目前,喹硫平是治療精神疾病的常用藥,但是,有學者發(fā)現[10],單純西藥治療精神疾病,整體療效并不理想,對此,有學者提出中西醫(yī)聯(lián)合用藥方案。
甘麥大棗湯,最早見于《金匾要略》[11],甘草、五味子、大棗、小麥及山楂是其主要成分。甘草,味甘,性平,歸心、肺、脾、胃經,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是其主要功效;五味子,味酸、甘,性溫,歸肺、心、腎經,基本功效在于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大棗,味甘,平,入脾、胃經,具有補脾和胃、益氣生津、調營衛(wèi)、解藥毒的作用;小麥,甘,涼,入心、脾、腎經,主要作用有養(yǎng)心、益腎、除熱、止渴;山楂,酸、甘,微溫,歸脾、胃、肝經,具有消食健胃、行氣散瘀、化濁降脂之功效[12]。甘麥大棗湯,聯(lián)合諸藥,共奏養(yǎng)心安神、和中緩急的功效。在此基礎上,根據精神病類型,添加中藥,針對性治療,提高臨床療效[13]。本文通過比較發(fā)現,實驗組治療后PANSS 評分、HAMA 評分與HAMD 評分都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甘麥大棗湯加味治療精神疾病,療效確切。
表2 比較患者HAMA 評分與HAMD 評分(分,)
表2 比較患者HAMA 評分與HAMD 評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