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一再強調要保持斗爭精神,提高斗爭本領。這是針對新時代面臨的一系列國際國內重大挑戰(zhàn)提出的,這個斗爭是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因此,廣大領導干部必須始終保持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
在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入木三分地給昏官、懶官、庸官、貪官四類人畫像,把“不做政治麻木、辦事糊涂的昏官”列在第一位,具有極強的現(xiàn)實針對性。
人民日報日前發(fā)表的評論中,對其進行了精準刻畫:何謂“政治麻木”?對“四個意識”“四個自信”“兩個維護”常表態(tài)、不表率,腦子里渾渾噩噩、內心里不以為然;在重大原則問題和大是大非面前裝糊涂、玩曖昧,聽到錯誤言論也無動于衷,甚至給有嚴重政治錯誤的思想言論提供講臺。缺乏應有的政治敏銳性、鑒別力和斗爭精神。何謂“辦事糊涂”?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重表面、輕實效,“傳達不過夜、過夜就完事”,以文件會議落實會議文件,形式主義成頑疾;重業(yè)務、輕政治,講業(yè)務談半天,講政治不沾邊,甚至覺得講政治就是“左”;對思想政治工作嘴上喊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黨的工作弱化、虛化、邊緣化;從嚴管黨治黨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或當甩手掌柜,或搞擊鼓傳花,或奉行好人主義,在監(jiān)督執(zhí)紀問責上放水。
如何堅決避免成為政治麻木、辦事糊涂的昏官?這要廣大領導干部要保持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
何為斗爭精神
何為斗爭精神?斗爭精神,就是在矛盾沖突、艱難險阻面前不畏艱險、不怕犧牲、敢于斗爭,是攻堅克難、奮力拼搏、開拓進取的思維狀態(tài)、思想品質、精神面貌,是人類社會向前發(fā)展的重要動力。斗爭精神深深植根于中華文化之中,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最重要的內核和最直接的體現(xiàn)就是斗爭精神,正是始終保持斗爭精神,面對任何矛盾沖突、艱難險阻都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使得中華民族戰(zhàn)勝了無數(shù)艱難險阻、取得了眾多偉大勝利。
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斗爭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鮮明的政治品格和優(yōu)良的革命傳統(tǒng)。我們黨近百年來的光輝歷史就是一部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革命史。從井岡山到延安再到西柏坡,從歷經滄桑的北平鳳凰涅槃為新中國首都的北京,無論是在艱苦卓絕的革命戰(zhàn)爭年代,還是在斗志昂揚的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實現(xiàn)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并在偉大斗爭中開始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偉大征程。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保持、弘揚斗爭精神,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fā)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實現(xiàn)了中華民族由近代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命運、持續(xù)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進入新時代,我們更是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中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為什么要保持斗爭精神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一再強調要進行偉大斗爭,保持斗爭精神,提高斗爭本領。這是針對新時代面臨的一系列國際國內重大挑戰(zhàn)提出的,這個斗爭是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由于沒有正確理解斗爭精神的科學內涵等原因,黨內外一些人單純強調“和諧”,而回避斗爭,這樣只會讓問題越積累越多、矛盾越來越復雜尖銳。和諧穩(wěn)定從來都不是無條件的,并且往往都是在斗爭中爭取來的。只有面對問題和困難時不退縮,面對霸道惡行時敢于斗爭,才能實現(xiàn)真正的和諧穩(wěn)定。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偉大斗爭精神、巨大政治勇氣、頑強意志品質與黨內外一切頑疾惡習、丑惡現(xiàn)象進行堅決斗爭,進一步發(fā)揚群眾路線、實事求是、勇于革命等優(yōu)良傳統(tǒng),把政治建設擺在黨的建設的首位,號召全黨要旗幟鮮明講政治,嚴厲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人民群眾多年來反映最強烈、對黨的執(zhí)政基礎威脅最大的一些突出問題被有效解決。黨內政治生活、政治紀律、政治生態(tài)和全國人民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為確保黨和國家事業(yè)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勝利前進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要敢于勝利,而沒有斗爭,就沒有勝利。中國共產黨人一直牢記革命傳統(tǒng)、保持斗爭精神,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決不丟掉斗爭精神。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場偉大社會革命,要求全黨必須清醒認識到擺在我們黨面前的錯綜復雜的重大挑戰(zhàn)、重大風險、重大阻力和重大矛盾,必須勇于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這就要求全體黨員特別是廣大領導干部必須始終保持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
如何做到敢于斗爭、善于斗爭
當然,保持斗爭精神也決不是逞強好勝、爭勇斗狠,更不是盲目沖動、不講變通,而是在堅定信仰、堅持原則、堅守底線的基礎上既勇于斗爭,又善于應變,真正奪取最終的勝利,最終實現(xiàn)黨和國家利益的最大化。這就要求廣大領導干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全面增強執(zhí)政本領,特別是增強斗爭本領,在重大斗爭一線真刀真槍磨礪自己。
要努力在全黨營造善于學習、勇于實踐的濃厚氛圍,強化理論武裝,加強意識形態(tài)工作;要堅持戰(zhàn)略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辯證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深刻認識到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的許多新要求,始終保持銳意進取的精神風貌,善于結合實際創(chuàng)造性推動工作,善于貫徹新發(fā)展理念,不斷在斗爭中開創(chuàng)發(fā)展新局面;要努力走好群眾路線,積極、主動深入群眾,創(chuàng)新群眾工作體制機制和方式方法,帶領群眾同錯誤思潮、腐敗行為等進行堅決斗爭,善于依靠群眾破解難題、奪取勝利,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積極組織動員廣大人民群眾堅定不移跟黨走;更要始終堅持說實話、謀實事、出實招、求實效,把雷厲風行和久久為功有機結合起來,勇于攻堅克難,善于駕馭風險,既積極處理好各種復雜矛盾,又努力以釘釘子精神做實做細做好各項工作,勇于戰(zhàn)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艱難險阻,切實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zhàn),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多新的偉大勝利,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展現(xiàn)出更加強大的生命力。(《人民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