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曉丹 趙加瑞 李敬勛
摘 要:為延遲辣椒采收期,提高產(chǎn)量和品質,該文提出了大棚早春茬辣椒優(yōu)質栽培技術,以期為安陽地區(qū)棚大早春茬辣椒的優(yōu)質高產(chǎn)栽培提供技術支撐。
關鍵詞:辣椒;早春茬;高產(chǎn);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6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19)15-0056-02
辣椒(Capsicum annuum L.)是我國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含豐富的Vc,營養(yǎng)價值高,深受大眾的喜愛。當前,我國辣椒種植面積達133萬hm2[1],占世界辣椒種植面積的35%,產(chǎn)值和效益均居蔬菜作物之首[2],是農(nóng)戶種植經(jīng)濟作物的首選之一。但辣椒生產(chǎn)中,由于部分農(nóng)戶為獲得更高收益而盲目的增加種植密度,導致植株間遮陽過度、通透性弱、植株生長勢較弱、病蟲害嚴重等問題出現(xiàn)[3-4]。整枝打杈措施不僅可以有效去除病害枝,降低過密枝葉,改善植株的整體通風透光性,還可以延長生長期、提高辣椒產(chǎn)量、改善果實品質[5-6]。本文結合安陽地區(qū)辣椒種植情況,提出了大棚早春茬辣椒優(yōu)質高產(chǎn)栽培技術,以期為辣椒產(chǎn)業(yè)發(fā)展提供技術支撐。
1 品種選擇
大棚早春茬辣椒種植應根據(jù)當?shù)卦耘鄽夂驐l件和環(huán)境條件選擇適宜的品種。豫北地區(qū)一般宜選擇具有早熟或中早熟[7]、耐弱光、耐低溫、抗逆性強、耐貯運等優(yōu)點的品種,如中椒105、中椒107、安椒1號等。
2 育苗
豫北地區(qū)早春茬種植一般于1月中下旬進行播種,播種前進行催芽處理。辣椒種子適宜的發(fā)芽溫度為25~30℃,低于15℃不易發(fā)芽。催芽時,選取飽滿的種子放入網(wǎng)紗袋中,在溫水中浸種5~6h,撈出種子瀝干水分,用干凈的濕紗布或消毒好的毛巾包好后放入27~30℃的恒溫箱中催芽。當種子有70%以上露白即可播種,育苗一般采用72孔穴盤。穴盤如果是二次使用,在使用前需將苗盤內(nèi)的殘留物清理干凈后再進行消毒措施,避免在育苗期感染細菌病害等。用0.1g/L的50%百菌清進行滅菌處理,每穴播1~2粒,播后覆蓋1cm左右的基質,澆透水后覆蓋層薄膜,以保溫保濕。待幼苗長至1葉1心至2葉1心時進行間苗。
3 定植
豫北地區(qū)一般在3月下旬定植,苗齡4葉1心。定植前清理棚內(nèi)地面,以防秸稈、雜草攜帶病菌?;┏浞指斓母呻u糞22.5m2/hm2、三元復合肥750kg/hm2,深翻30cm。選擇晴天下午進行移栽,采用小髙壟地膜覆蓋種植,每畦栽2行,畦寬1.2m,株距35cm,大小行栽培,壟寬60cm,行距50cm,定植密度約45000株/hm2。
4 定植后管理
4.1 溫濕度管理 為促進定植后辣椒幼苗緩苗,應注意控制緩苗期的溫度,保證白天溫度在28~32℃,夜間在18~20℃,緩苗后可適當降低白天溫度,以利于間苗蹲苗。當白天溫度過高時,中午前后需放頂風,當棚內(nèi)溫度達到30℃以下,關閉頂風口。當夜間最低氣溫穩(wěn)定在15℃以上時,可晝夜放風[8]。辣椒整個生長期間適宜的空氣相對濕度為50%~70%,可通過控制澆水和放風等措施來調節(jié)。
4.2 肥水管理 定植后要澆足底水進行緩苗,5~7d后及時査苗補秧,緩苗水后適當控制澆水,以促進根系生長,防止植株徒長。遵守“小水勤澆”原則,根據(jù)當?shù)靥鞖庾兓爸仓晟L進行合理澆水,在盛果期前使土壤長期保持在相對濕潤又通氣的狀態(tài)。辣椒對氮、磷、鉀元素的要求較高,植株前期要以氮肥為主,同時保證磷、鉀肥的施用。在對椒坐住后結合澆水進行施肥,肥料一般使用三元復合肥為宜,隨水沖施225kg/hm2。在開花期進行追肥,施尿素300kg/hm2,保證植株正常開花結果。在結果中后期適量噴施葉面肥,可施用0.3%的磷酸二氫鉀+0.2%的尿素,同時加少量的微量元素肥,促進果實的生長。
4.3 整枝打杈 辣椒進入生長期后,側枝會明顯增多,植株間通風透光性較差。科學地整枝打杈,可有效延長采收期、防治早衰、增加通風透光性、減輕病蟲害的發(fā)生程度。大果型品種適合保留3條主枝,依照去弱留強的原則留枝,有利于辣椒的早期高產(chǎn)。方法是在四母斗坐果時把除3條主枝以外的同級枝干從基部剪去,每個主枝上可保留2個較好分枝,同時把主枝以及分枝上不良萌芽枝及時抹去。牛角椒品種適合保留4條主枝,方法是在四母斗坐果時選擇4條健壯方位好的枝干作為結果枝,把其余同級枝干從基部全部剪去。羊角椒品種適合保留5條主枝,方法是在四母斗坐果時選擇5條健壯且方位好的1級枝干作為結果枝,把其余同級枝干從基部全部剪去。此方法保留枝葉較多,有利于根系生長,后期產(chǎn)量高。一般早春茬辣椒品種待植株側枝長至16cm左右時,將門椒以下的側枝盡量全部去除。植株結果的中后期,可適當把細弱枝、內(nèi)膛枝葉、病葉、殘葉摘除,以保持整個植株的通風透光性。打杈宜選擇在晴天的上午進行,避免在陰天或傍晚進行,以免傷口不能及時愈合,導致感染發(fā)病。在打杈前應噴施殺菌劑,避免病菌通過傷口侵染整個植株,打杈時要從距離基部1cm左右抹去,不能直接緊貼枝干。
5 病蟲害防治
5.1 疫病 疫病在整個生育期均可發(fā)病,發(fā)病植株部分分枝或整枝萎焉,病斑延長至整個根基部成黑褐色,并產(chǎn)生縊縮??捎?8%甲霜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施。
5.2 白粉病 白粉病主要危害植株葉片,正面為黃綠色不規(guī)則斑塊狀,背面為密集白粉,一般在早期難以發(fā)現(xiàn),因此在未發(fā)病或輕微發(fā)病時要及時防治??捎?0%粉銹寧1500倍或10%世高1000倍液噴霧防治。
5.3 白粉虱 白粉虱在吸食植株汁液的同時,把毒素注入植物體內(nèi),不僅使植株缺乏營養(yǎng),還易導致中毒。因此,發(fā)生初期應及時治理,可采用黃板物理法和藥物噴霧法結合措施,用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1200倍液或三氟氯氰菊酯1200~1500倍液等噴霧防治。
5.4 蚜蟲 蚜蟲繁殖速度快、體積小,同時還可傳播病毒病,是一種重要的害蟲。可利用蚜蟲趨黃性特點掛黃板,也可在初發(fā)階段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10%蟲螨靈3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
6 采摘
主要以嫩果為宜,需及時采摘,一般在果實肥大、皮色漸濃、果皮堅實且有光澤時采摘。如若生產(chǎn)干椒商品,需待果實紅熟后采摘。
參考文獻
[1]李貞霞,任秀娟,祁雪嬌,等.辣椒秸稈生物炭對酸化土壤交換性能及酶活性的影響[J].西北農(nóng)業(yè)學報,2019,28(01):117-124.
[2]弭寶彬,楊劍,周火強,等.辣椒秸稈對鉻Cr(VI)的吸收行為及機理[J].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2017,40(S1):90-96.
[3]饒衛(wèi)華,敖禮林,余增剛.辣椒整枝打杈的作用與方法[J].科學種養(yǎng),2017,08:27-28.
[4]劉霞,南瓜塑料大棚高產(chǎn)栽培關鍵技術研究[D].楊凌: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6.
[5]胡加奇,番茄植株管理技術[J].農(nóng)民致富之友,2013,7:116.
[6]于艷秋,淺談辣椒優(yōu)質高產(chǎn)栽培技術[J].農(nóng)民致富之友,2019,09:37.
[7]徐青,李永輝,李紅記,等.日光溫室辣椒早春茬生產(chǎn)關鍵技術[J].長江蔬菜,2018(19):41-43.
[8]張永濤,張萬,任苗,等.設施早春辣椒栽培技術[J].西北園藝(綜合),2019(02):17-18.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