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欣
摘要:對于很多進城務工的農民而言,因為在城市的學習成本較高,因此只能不得已將孩子留在農村老家,這樣就會使得孩子和家長很難或者是無法生活在一起,繼而也就出現了留守兒童這樣的群體,這些兒童長時間無法得到家長的呵護以及關心,在成長以及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對于我國新農村建設將會成為一種很大的障礙。
關鍵詞:留守幼兒;良好習慣;策略
生活問題是農村留守幼兒存在的心理、道德及行為等諸多問題之一,很多學者早已對其進行了關注和研究,但目前的大部分研究還處于實地調查及對調查數據的簡單分析階段,很少挖掘造成農村留守幼兒生活問題的深層次原因,甚至對父母長期外出務工對農村留守幼兒的生活是否有較大負而影響這一問題仍存在爭議。
一、培養(yǎng)農村留守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重要性
由于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打工、經商等原因,把子女留在農村由祖輩或其他親戚照顧,負責的兒章稱之為留守兒章。我們幼兒園共有134名幼兒,其中就74名留守幼兒。而留守幼兒的教育問題又成為當前社會的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留守兒童的惡習較多,生活和學習習慣不好,心理狀態(tài)欠佳等等。
造成此類問題的原因一般有三個,一是留守幼兒的親身父母不在身邊,沒有正確的教育引導;二是照看留守幼兒的祖輩一般文化程度較低,缺乏科學的管教,老一輩人對留守幼兒有時會過于溺愛;三是留守幼兒本身的自我管理能力較差,容易被不良風氣影響。如何解決留守幼兒的教育問題,關系到現階段我國農村整體文化素質提高,也關系到我國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問題。而解決留守幼兒的教育問題,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農村留守幼兒良好生活習慣問題。
世界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個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笔堑模昂昧晳T成就好人生”。學前教育是教育的基礎。我園自開園以來,始終以幼兒的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放在第一位。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建立于一種良好的學習行為,并不斷加以鞏固和訓練。是學前教育開始的階段,也是培養(yǎng)一個人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教育的基本任務就是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為以后的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對于留守幼兒的生活習慣培養(yǎng)過程,更加需要引入有效的教育,以此提高幼兒的綜合發(fā)展能力。
二、農村留守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策略
2.1對留守幼兒個人行為進行養(yǎng)成教育
《綱要》指出“堅持保教并重,寓教育于一日生活之中,是實現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笨梢姟耙蝗丈睢笔菍τ變簩嵭袀€人良好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的最佳機會,所以幼兒園及教師需要為幼兒提供親歷、模仿、實踐和不斷反復多次修正其身的個人行為訓練機會及資源,從而促進幼兒個人良好行為習慣養(yǎng)成。那我們在“一日教育”活動中怎樣滲透幼兒個人行為習慣教育呢?又該從“一日生活”中哪些環(huán)節(jié)入手呢?我個人認為教師心從幼兒晨間接待開始,促進幼兒個人良好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因為大部分農村幼兒在家與人交流太少,在早上入園時,我們與孩子的禮貌用語、學會贊美、與幼兒的親和度、談話、互動極為重要。比如說:“早上好!××今天你穿的衣服很干凈喲!寶貝知道跟人打招呼啦,很有禮貌!寶貝今天很準時喲,那是因為寶貝很遵守時間吧!來與老師抱抱等等?!边@樣不僅增加了與幼兒溝通的親密度,更重要是滲透著對幼兒個人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從幼兒入園開始,這樣日復一日反復交流,相信幼兒就會在不知不覺中養(yǎng)成了有禮貌與人打招呼,學會贊美別人,與人交流,按時吃飯,按時來園離園等良好的個人行為習慣。因此,幼兒園老師一定要抓好晨間接待工作,滲透對幼兒個人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
良好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這就希望我們教師把留守幼兒的個人良好行為養(yǎng)成教育滲透在“一日教育”活動中的生活技能中去。試想如果一個孩子在吃飯時,一邊吃一邊大聲說話,滿嘴滿地都是飯菜等;再想想,大小便之后不知道會沖廁所;起床不知道要疊被子和整理床單等等;這些情況在大部分農村留守幼兒身上都可能會出現,因為這些要不是老人包辦,就是壓根兒不知道這個環(huán)節(jié),所以從幼兒入園開始,教師應把留守幼兒個人行為習慣養(yǎng)成滲透在“一日教育”活動中的生活技能中去反復訓練。假以時日,相信我們的留守幼兒就會形成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伴隨一生!
2.2根據幼兒園幼兒年齡不同,按小、中、大班分層次進行個人生活行為教育,在幼兒心中樹立榜樣,利用榜樣的力量以規(guī)范幼兒的個人生活行為習慣。我們幼兒老師要根據幼兒年齡的不同,分小、中、大班對孩子的實際情況進行個人生活行為習慣的教育,教育日標要有所區(qū)分。幼兒園應幫助老師為小、中、大班整個幼兒園的留守幼兒樹立榜樣。表揚具有個人良好生活行為的“幼兒明星”,讓幼兒明白自己行為的對與錯、是與非。例如:在小班、中班、大班每周找出表現好的幼兒在每周升旗儀式上給予表揚。其次,幼兒園可根據留守幼兒年齡的不同,定期進行觀看有關幼兒個人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類的影視作品,如:動畫片、紀錄片等,加強對幼兒個人良好生活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
結語
留守兒童教育是全社會的大事,要引起社會各方而的關注,僅憑幼兒園和家庭教育是不夠的,作為幼兒園的教師要進行積極宣傳,為留守幼兒教育貢獻自己的力量,多為留守幼兒家庭教育出謀劃策,力爭社會、家庭、幼兒園三位一體的教育機制真正落到實處,讓更多的留守兒童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刁建霞。淺談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現狀、問題及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2(11)
[2]張東雷。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及心理疏導探究[J].漢中科技。2015(06)
良好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