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妮萍 陳亞紅
記得是一次午問自修課,我在教室里批改作業(yè),孩子們在下面?zhèn)渥宰鲋鳂I(yè),十分安靜,一切如常。突然,從走廊傳來的清晰腳步聲在我們教室門口戛然而止,一個甜美的嗓音打破了午間的寧靜:“打擾一下,請問我們可以進來進行常規(guī)檢查嗎?”“當然可以,進來吧!”我笑著答應。兩個帶著三道杠的大隊委員一左一右,很認真仔細地檢查了教室每一個角落。她們的腳步異常輕盈,動作十分輕柔,似乎聽不到任何聲音。很顯然,這是她們有意為之,生怕驚擾了正在寫作業(yè)的同學。
午問大隊部的孩子按慣例來教室檢查,大家都習以為常。然而,今天我第一認真觀察她們后發(fā)現(xiàn),兩位大隊委員身上閃現(xiàn)的美好光芒是這樣耀眼——禮貌待人,懂得換位思考。這簡直可以成為對孩子們進行禮儀教育的典范?。∥异`光一閃,心中暗想:何不趁此機會,利用好眼前的榜樣,提前上一節(jié)班會課?我便讓孩子停下手中的作業(yè),坐端正,開始跟他們自然交流起來。
“同學們,剛才你們留意到進來檢查的兩個大隊委員了嗎?”
“嗯。”
“有沒有發(fā)現(xiàn)她們身上有什么優(yōu)點?”
一陣沉默之后,有幾個孩子陸續(xù)舉起了手,有的說“她們檢查很仔細”,有的說“她們很能干”。在我肯定的眼神和期待中,有幾個孩子說中了我希望大家發(fā)現(xiàn)的最重要的閃光之處——“她們待人禮貌有加”。
“同學們討論一下:她們的禮貌有加體現(xiàn)在何處?”
于是,大家紛紛品讀起剛才發(fā)生的那一幕的幾處細節(jié):“兩位大隊委員進別人教室前,輕聲敲門示意,征得別人同意后才進來執(zhí)行自己的任務。在檢查的時候,她們輕手輕腳,動靜很小,幾乎是踮起腳尖走路,就是不想打擾我們寫作業(yè)。更難能可貴的是,她們臨走的時候,還輕輕幫我們把門帶上了?!?/p>
“同學們發(fā)現(xiàn)得很仔細,留心觀察她們的這一系列的行為,老師覺得她們用自己的行動給咱們上了生動的一課,你們說是不是?”
大家異口同聲,紛紛點頭,若有所思。
我趁熱打鐵,想讓孩子們將眼見的一幕變成走心的一次觸動,就讓他們繼續(xù)思考:“如果老師想讓你給剛才的一幕加個標題,你會怎么擬?”
“小巧卻高大”“無聲的禮貌”“微不足道的動作背后”“出乎預料的舉動”“小舉動,大道理”“觸動心靈的瞬間”“忽略之處,方顯可貴”“讓人深思的舉動”“禮儀之花在盛開”……一時間,教室里好不熱鬧,孩子們都成了設題高手。
我心里樂開了花:原來,走進孩子心靈深處,就能打開孩子思維的閥門;原來,觸動孩子的心靈,我們就能感受到引導他們成長的快樂;原來,教育是這樣有力量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我自然而然地提醒他們:“那你們愿意把剛才這一幕用文字記錄下來嗎?”
一片響徹教室的“愿意”聲后,孩子們奮筆疾書,專注地寫了起來。正是因為關注到生活中的細節(jié),教師才能成功抓住教育契機,毫不費勁地上了生動的一課。教育就應該這樣自然而然,在不經(jīng)意間真正走心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