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偉
1949年10月1日,凌晨,太陽沖破地平線,一抹金黃灑向北京城。這時,毛澤東手里拿著改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草稿,神色從容地從中南海豐澤園菊香書屋來到西花廳。周恩來和幾個筆桿子們接過《公告》草稿,圍坐在一起,開始討論《公告》內(nèi)容和進行外交辭令的潤色。
開國大典的黎明,就這樣拉開了神秘的面紗。
中央剛開始討論開國大典在哪兒舉行時,是有兩個選址的,一個是西苑機場,一個是天安門。后來,周恩來經(jīng)過認真考慮,并請示毛澤東同意,認為天安門是中國的重要標志之一,還是在天安門廣場舉行開國大典為好。周恩來指示立即著手對天安門一帶進行安全檢查,并組織清理和維修。
結(jié)果,還真查出了一個非常大的安全隱患。當時擔任華北人民政府財政部長的戎子和,負責接管北平的各項具體工作。據(jù)他回憶,在3月的一天,他接到后勤接管部的報告說,在天安門城樓下,有5個門洞,除中間一個敞開外,其他4個都是封閉著的,打開一看,里面竟然都是彈藥。如果不慎爆炸,整個故宮就會全部毀掉。戎子和馬上打電話向時任北平市軍管會主任的葉劍英緊急報告了這一情況。葉劍英高度重視此事,當即命令:“迅速將這些炸藥從天安門城樓下清理出去,還要檢查一下其他地方有沒有這種情況?!?/p>
戎子和找來了一位了解情況的傅作義部軍官,問他:為什么“要把這么多軍火炸藥放到天安門的城門洞內(nèi)?”那個軍官回答:“我們知道你們真要攻城,也不會炮擊天安門和故宮,放在那里最安全?!比肿雍吐犕瓴桓掖笠?,立即要求部隊把整個故宮全部仔細檢查一遍,每個房間和每個角落都不能放過。確認天安門、故宮和整個廣場附近所有的建筑都安全后,葉劍英和檢查部隊的領導們才徹底松了一口氣。
安全隱患排除后,主要工作就是清掃、修繕和裝飾了。
天安門兩側(cè)的紅墻上,是兩幅巨大的橫幅標語:“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中央人民政府萬歲!”這是由第一任新聞總署署長胡喬木擬定的。那端莊勻稱的宋體字是出自森茂的手筆。這兩個標語,到新中國成立一周年的時候,東側(cè)的“中央人民政府萬歲”改為“世界人民大團結(jié)萬歲”。在確定給“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制印時,毛澤東確定的也是宋體字,制印老藝人張樾丞評價說:“好極了!好極了!毛澤東這個人真了不起,歷朝歷代的國印都是篆書字體,他卻定為宋體。宋體字好哇,老百姓都能看得懂,容易認。”
9月30日夜晚,周恩來最后一次檢查時,城樓上厚厚的塵土沒有了;城墻上脫落的墻皮全部補上了,又重新涂上絳紅的顏色;廣場上破損的青石路面也修補完整,變得干凈平坦了;天安門城樓上的朱漆紅柱也重新油漆了一遍;金水河清流潺潺,十分美麗。
特別是天安門兩側(cè)8個氣派的宮燈、8面大紅旗和已經(jīng)豎起來準備升國旗的22米高的銀色旗桿,更是托起了大典的氣氛。周恩來非常滿意,連連稱贊,尤其對那8個碩大的宮燈連說了幾個“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