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稱他為“報癡”,他收集的報紙達6500多種類別,如今他雖已步入耄耋之年,卻依然在孜孜不倦地學(xué)習(xí),他就是《文萃報》的資深評報員黃百強。
黃老是汨羅人,1958年從老家到株洲,在當(dāng)時的選礦藥劑廠當(dāng)統(tǒng)計員。黃老坦言自己平時沒有太多愛好,唯一喜歡的就是讀書看報,從1984年《文萃周報》(后改名《文萃報》)創(chuàng)刊以來,他就開始從報刊亭購買,1994年退休后,他開始整年訂閱。雖然涉獵廣泛,但在眾多報刊中,他最鐘愛的還是《文萃報》,“《文萃報》好看,雖然是文摘報但時效性強,文章短小精悍,文字的質(zhì)量也過得關(guān),錯別字很少?!秉S老如是評價。
2004年,黃老被特聘為《文萃報》的評報員,自此他更是一門心思撲在讀報、評報上。這15年來,他每月都以掛號信的方式寄自己的評報信件,從未間斷。今年3月,黃老出了一場車禍,造成左腿骨折,這幾個月住在醫(yī)院,他在病床上讀報、評報,雖然有些不方便,但是每個字每個標(biāo)點都如往常般認(rèn)真品讀、不肯放過一絲細節(jié)。他拿出這些年寄評報信的底單,一張一張整整齊齊貼在本子的一側(cè),黃老笑瞇瞇地說:“我們每個月有一點評報費,也算是增加了經(jīng)濟收入,但我主要不是在意這些,閱評工作豐富了我的晚年生活,讓我老有所為、老有所學(xué),而且還認(rèn)識了很多和我一樣喜歡讀《文萃報》的報友。”
2018年12月,黃老閱讀《文萃報》時發(fā)現(xiàn)報紙刊登的廣告中漏掉了一個字,他立刻寫信反饋,之后他意外地收到了《文萃報》總編輯王興銀親筆簽名的感謝信。黃老說他感到非常高興,心里也很溫暖,那個月評報時又寫了一篇題為“好言一句三春暖”的文章寄給報社?!巴蹩傇诟兄x信中提到,因為我的支持,《文萃報》得到了不斷的提升,獲得了長久生命力,其實我自己也因為閱讀報紙不斷提升自我,學(xué)習(xí)更多知識,享受了很多樂趣,我與《文萃報》像一對知己,我們一起成長一起進步。”15年來不曾消減的堅守,老人與報紙的這份情誼是對“不忘初心”這句話最好的詮釋。
除了評報,黃老還給《文萃報》投過不少稿,有時候整理一點自己覺得有用處的小偏方;有時候看到精彩的稿子,剪下來推薦給編輯,曾經(jīng)還到文萃報社參與活動,當(dāng)了一回讀者編輯,編了幾條稿子,登上了《文萃報》的版面。這些小小的成就,都是黃老最為樂道的過去,他把這些與《文萃報》之間的互動印跡都精心地剪裁好,貼在了自己的記錄本上?!斑@樣的本子,有好幾本,它們見證了我與《文萃報》之間的魚水之情?!?/p>
采訪結(jié)束后,黃老跟我們說,等他的腿徹底康復(fù)了,他也要去買一臺新手機,把現(xiàn)在的這個“老人機”換掉。“我也要學(xué)年輕人,上網(wǎng)、發(fā)微信,主要還是想關(guān)注《文萃報》的微信公眾號,我也要給你們留言,與你們的網(wǎng)絡(luò)編輯也互動起來?!?/p>
(沈皓瑋/文 龍力、柳心怡/圖、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