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歆
摘 ?要:合作學習是一種群體化活動,同時也是改變低效課堂的良好教學方式。合作學習注重智慧的群體積聚狀態(tài),以此幫助每一個小組合作的成員,使學生充分利用集體的力量,以交流與溝通的主要狀態(tài)進行學習。本文通過討論合理分組、完善分工、發(fā)揮教師作用、注重監(jiān)控等合作學習的實施策略,試圖探索高中化學合作學習的有效模式。
關鍵詞:高中化學;合作學習;課堂效果
合作學習倡導合作成員之間的互相啟發(fā)和學習,實現(xiàn)信息互補,讓學生體驗到集體智慧的力量,感受到合作的快樂,有利于每一個學生在愉快、輕松的合作學習中得到發(fā)展。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不應只通過個體獨立完成來達到教育的目標,因為對學生來說,認知能力是自身發(fā)展過程中比較薄弱的環(huán)節(jié),如果單獨完成學習任務,勢必會遇到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并且在解決的過程中費時費力,那么就有必要利用“公共資源”去打造全新的學習方式,實現(xiàn)高效學習的目標。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要想實現(xiàn)師生共贏的良好效果,就應該合理的利用好合作學習這種有效的教學模式,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能力。
一、科學劃分合作小組
小組合作學習是以小組為單位,學生在討論中交流思想、方法,成為互補學習的一種教學活動。有效的高中化學合理分組模式,主要有三種形式:(1)常規(guī)模式型合作小組建構(gòu)。教師針對具體情況,在對常規(guī)小組建構(gòu)過程中,要將各類學生進行合理搭配。組內(nèi)異質(zhì),組間同質(zhì),這樣有利于組間競爭,激發(fā)合作動力。小組成員要合理分工,并且實行小組成員輪換角色。(2)學習任務型合作小組建構(gòu)。由于學生自主合作的興趣和能力等方面存在著差異,這就要求教師在化學教學中,不能硬性的吩咐學生選擇同一內(nèi)容進行合作,而要充分的考慮學生自身的興趣愛好,讓他們自由選擇。嘗試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習任務,并以此建構(gòu)合作學習小組。(3)學習方式型合作小組建構(gòu)。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nèi)容和方式,進行有效組合是小組合作學習的良好形式,如先讓學生自主選擇探究的內(nèi)容及方式,在學生興趣的基礎上,分成若干研究小組。
二、完善合作小組的分工模式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實施合作學習,教師必須強調(diào)合作學習中的要素組成,根據(jù)各合作伙伴的特點,指導好每次合作學習中各小組內(nèi)的分工,強調(diào)每個學生的職責,使得各合作成員都有事可做。根據(jù)組內(nèi)學生的相對特長進行合理分工,成員職責的分工不是固定的,更不是一成不變的,否則小組間就不存在合作的可能了。
由于每名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要,成員之間的分工任務可經(jīng)常性地進行輪換,以期使每一位學生能感受小組每一份“工作”的艱辛與樂趣。例如,在高一化學引言中,教材簡單概括了古代化學、材料科學、能源、化學基礎理論研究、環(huán)境科學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及發(fā)展趨勢。對此,教師可在課前將學生分組,每組分配一個問題,要求小組成員通過課外閱讀材料、上網(wǎng)查找信息等方式完成問題,制成課件,每組一人上臺演講,教師進行總結(jié)、補充、完善、提高,讓學生分享他們小組的成就,對有創(chuàng)意的小組進行獎勵。
三、發(fā)揮教師的指導作用
雖然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之前就已經(jīng)明確指出了合作學習的任務及操作程序,但在具體實施時可能有的小組仍然不夠清楚,在操作程序上也會有些偏差,落實到個體上也可能不明確。這時教師就要及時發(fā)現(xiàn)并提供必要的指導與幫助,以保障各小組的合作學習都能及時啟動并且正常進行。例如,在講授“從海水中獲得的化學物質(zhì)”專題中的“氯”這一教學內(nèi)容時,教師可展示兩瓶試劑溶液,新制氯水與久置氯水。然后提出問題:如何鑒別它們?如何檢驗新制氯水與久置氯水在性質(zhì)上存在的差異呢?教師應及時引導學生,利用提供的實驗用品和儀器,分工合作,先設計再實驗,并提醒學生有毒物質(zhì)的嗅聞方法。教師可引導小組長組織小組成員先獨立想方法,然后輪流發(fā)言,記錄員分別作記錄,最后小組設計總體方案。教師對學生組與組之間的討論要加以引導,從而得出正確的實驗方法,保障合作學習的順利進行。
四、注重對合作過程進行有效監(jiān)控
高中階段的學生,雖然心智處于不斷成熟的階段,但是他們的學習自主性卻不高,這就需要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適當?shù)谋O(jiān)控。在開展高中化學合作學習時,教師切不可袖手旁觀,要加強對學生合作學習的指導和監(jiān)控。1、消除誤解。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對教學內(nèi)容常常產(chǎn)生誤解,這些誤解在小組成員相互影響下可能會進一步增強,這就需要教師仔細觀察,及時消除學生的誤解,以免學生在合作學習時步入誤區(qū)。2、防止過度依賴。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有的學生由于學習能力或?qū)W習態(tài)度等方面的原因,可能過度依賴同伴。教師應引導他們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合作學習小組的活動。例如在對“原電池組成條件”這一知識點進行小組合作時,教師不宜先全部將知識點交給學生,而應讓學生以小組形式分析給定資料,獲取有效信息,自主提出電流產(chǎn)生條件的三種假設。然后教師指導學生根據(jù)假設進行實驗方案設計,讓學生展開探究活動。
總之,合作學習是一種有效的學習和教學模式,在高中化學課堂上開展合作學習,能夠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過程,實現(xiàn)學生化學知識和能力的全面提升。在教學中,教師應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使互動探究教學更加趨于完善,從而出現(xiàn)師生共贏的局面。
參考文獻
[1] ?李紅梅.高中化學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有效時機[J].新課程,2019(8)
[2] ?司馬曉華.淺談高中化學教育中合作學習方法的應用[J].速讀,2017(9)
[3] ?錢闖.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化學合作學習方式的探索[J].新教育時代,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