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梅
摘要: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師不可忽視的責任。小學生身體和心理都沒有成熟,在這一階段對小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尤為重要。當今社會最缺乏的是創(chuàng)新型人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創(chuàng)新是引領發(fā)展的第一動力,是國家綜合國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重大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是國之重器、國之利器,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必須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創(chuàng)新。”由此可見,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是時代發(fā)展的要求,教師應高度重視,為國家培育出更多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引言
當今國家發(fā)展日新月異,作為小學教師所肩負的教育責任相當重要,尤其是小學語文教學工作,因為小學語文是學生們的知識啟蒙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語文基礎打好了,不僅有助于寫作和演講,而且對于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情懷也有很大益處。所以,廣大教育工作者應該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給予更多關注,提出更多建設性意見,以推動我國小學素質教育平穩(wěn)快速發(fā)展。
1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現狀
大多數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教師都會先讓學生在閱讀和朗讀文章中,了解課文的內容,然后教師在結合課文的作者、寫作背景,簡單講解文章,在詳細講解文中的生字、詞語和中心思想。在這樣的教學方法中,教師重點關注的內容是為學生傳輸課文中的知識,可是減少了讓學生自主學習課文的部分,讓學生沒有機會講述他們對課文的分析。除此之外,有部分教師會一些題目的答案統(tǒng)一,這樣會影響學生發(fā)散性學習思維的養(yǎng)成。這些教學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阻礙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養(yǎng)成,以至于不能做到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使用這樣的教學方式,會降低學生對語文課文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在教學期間,讓學生無法找到正確的學習目標和重難點,致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難將注意力始終放在學習上。并且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育,容易讓學生失去學習的動力,不能主動學習、解決問題,所以無法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
2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現狀的形成原因
首先老師在觀念和教育意識方面需要調整,老師是課堂的主動,是課堂氣氛的帶動者?,F實是許多老師仍舊采取機械備課方式,仍舊照本宣科根據教材直白講述,課堂互動不夠,致使許多學生對知識不能完全理解。只能依靠死記硬背來消化課堂內容。所以學生的參與度和活躍度才是老師真正應該關注的問題。學生成為老師工作的直接對象,而不是老師精心雕琢的對象。學生多數都會希望在課堂上,通過愉快活潑的氛圍,接受并掌握老師所教授的語文知識。進而,把學習語文當做一種興趣愛好來完成。其實,學習中許多時候需要老師帶領去摸索、討論、嘗試并最終將學習方法進行總結和掌握。然而,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想象力往往在課堂上得不到充分開發(fā),所以自主學習熱情不足。學校在教育目標指向不明確,某些學校只重視自身業(yè)績,忽略了學生素質教育,把年級平均分數作為評定教師優(yōu)劣的唯一標準。所以,學校在教育目標上,往往偏離了正確的方向,使教育變成學生獲得高分的途徑,從而大大制約了學生能力的發(fā)展,只能單純培養(yǎng)學生一些應試方面的能力,在思維拓展和理解創(chuàng)新能力上大為削弱。
3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有效策略
3.1與學生建立起平等的師生關系,讓學生不要盲目迷信教師
小學生對教師都有一種敬畏之心,他們在心理都認為教師是無所不能的。這種對教師的盲目迷信,對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師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不要再給學生壓力,要以一種展現的面貌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放下戒備之心,俯下身子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當學生有了困難時,教師要主動地幫助學生解決,讓學生信任教師;當學生犯了錯誤后,教師不光是對其進行嚴肅地批評,還要告訴學生應該怎樣做,以和藹的語氣與學生進行平心靜氣的交談,在交談中讓學生對教師產生一種依賴的心理。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采取多種教學方法,采用現代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多與學生進行交流,在交流中建立起一種活躍的氣氛,多給學生創(chuàng)設展示自己的機會。當學生在語文教師布置的任務完成得特別出色時,教師一定要及時地給予表揚。鼓勵能夠讓學生建立自信,特別是學生在課堂上主動發(fā)言,發(fā)表的意見與別人的意見獨樹一幟時,教師更要對學生進行贊揚。語文教師對學生的贊揚要發(fā)自內心,對學生進行稱贊的方法,除了進行語言上的表揚以外,一個微笑的眼神同樣是對學生的激勵。當學生回答問題主動大膽時,為他樹立起大拇指這時學生的內心會非常高興。教師對學生及時地表揚能夠讓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更加大膽,更加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樂趣。在老師以后提出問題時,學生會更加積極思考,于是就形成了一種樂于思考的習慣。
3.2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
學生對于語文學習需要一定的學習興趣,興趣才是學生堅持學習的動力,是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源泉。小學語文教師要從學生的身邊生活開始,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來引導學生學習語文知識。語文作為一門語言,有其自身的學習必要性。語文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堅持對學生進行語文知識的培養(yǎng),同時還要讓學生多運用語文,把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要在備課時注意從三個維度設定教學目標,不光要關注學生的語文學習,還有注重對學生進行生活情趣的陶冶,讓學生對語文產生一種喜愛的情感。學生的學習動力主要來自語文教師的引導,語文教師一定要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來激勵學生學習,多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課堂中進行體驗式學習。學生只有對語文知識產生興趣了,才能夠在課堂上更加有專注力,在學習語文知識時讓自己沉浸在語文課堂的學習海洋之中。比如,在教學《捅馬蜂窩》一課時,這篇文章主要寫作者小時候由于淘氣而做的一件傷害別人事情。這篇文章把兒時的事情寫得一波三折,每一次轉折都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文章引人入勝,讓人回味無窮。在課堂教學之初,我以學生的生活經歷為導入,讓學生回想自己以前有沒有過捅馬蜂窩的經歷。這時學生的思維一下子就活躍起來了,其中有好幾個同學都舉起了手?!罢l能說一說你捅馬蜂窩的經過?”這時有好幾個嘎小子都躍躍欲試,課堂氣氛被推向了高潮。在學生們的表述中,我們開始了新課的學習。這時由于有前面的課堂鋪墊,學生的學習興趣非常濃厚,他們對于文章中作者的捅馬峰窩的裝備也都表示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這個基礎上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情感,激發(fā)學生懂得在自己冒失童年中的代價,他們學習的熱情更高了。最后,大家很自然地得出所有的生命都有它存在的價值,我們要去了解所有的生命,還要去尊重他們,和所有的生命友好相處。
3.3引導學生敢于質疑,激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
學生的創(chuàng)新火花都是在他們的思想產生質疑中產生的。小學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思維,在學習中敢于持有一種批判的精神,不要盲目迷信權威。在學校里,教科書和教師就是學生心目中的神,對于所有的知識有著絕對的權威,每一個學生都不敢質疑。其實這種思想是不對的,教科書是由人編寫的,在編寫的過程中也會出現一些錯誤,教師也是人,也會有知識盲區(qū),學生是發(fā)展中的人,有一天也會超越教師。小學語文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用懷疑的態(tài)度對待語文知識,對待語文課堂,敢于在課堂上發(fā)出不同的聲音,持不同的見解。
結束語
總的來說,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是我國素質教育的重點內容,語文是學生學習中的基礎學科,因此應在語文教學中使用有效的教學方法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活躍課堂氣氛、設置情境等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參考文獻:
[1] 劉瑞余.探討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8(2):43.
[2] 田夢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策略探討[J].新課程·小學,2017(11):216.
[3] 咸金霞,黃麗萍.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寫作能力培養(yǎng)的創(chuàng)新策略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7(7):85.
(作者單位: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柳池鎮(zhèn)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