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麗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關系到學生現今的生活狀態(tài)及未來發(fā)展的教育, 班主任作為一個與學生接觸最為密切的師長, 有必要在班級的日常管理中結合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一名班主任, 應該具有發(fā)現和洞察學生心理變化的能力, 掌握中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 這樣才能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科學的判斷和妥善的處理。
班級日常管理;心理健康教育; 運用;? ??目前的中高職學生多數為獨生子女, 家庭條件都比較優(yōu)越, 家長包辦了孩子所有的事情, 孩子常常是在“以自己為中心”的“順境”下生活的, 因此, 學生普遍存在著較任性、固執(zhí)、依賴性強的特點。他們也想自己每天都有進步, 但是遇到困難卻不能克服, 也不想克服, 不愿主動與老師同學交流, 久而久之便會缺乏自信心, 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也尤為重要。下面淺談一下班主任如何將心理健康教育運用在日常班級管理中的簡單看法。
班級是學生在校學習和生活的主要環(huán)境, 良好舒心的班級環(huán)境對學生的心理有很大的影響, 首先讓學生將教室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美化, 每個同學都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群策群力, 自己動手, 創(chuàng)建一個優(yōu)雅舒適的學習環(huán)境, 讓學生想要回班級, 覺得班級是自己創(chuàng)建的另一個小天地。其次, 樹立良好的班風學風, 要使良好班風樹立成功, 一定要精心策劃, 有計劃的組織活動, 促成每位學生心中具備一定的班集體概念, 讓他們知道自己是班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讓學生們心往一起想, 勁往一處使, 共同制定目標, 暢談心中理想等。讓每位學生都做一次班級的班長, 幫助班主任解決班級的事物, 促使每一位學生把班級當作自己另一個家, 在這個大家庭里享受權利和承擔責任, 主動發(fā)揮自己的正面作用, 讓他們不斷健康成長。
1. 在班會課上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針對班級學生的特點開設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主題班會, 比如《說出我的小秘密》《心理問題不神秘》, 讓學生知道大部分人都會有一點心理上的疾病, 讓大家不要害怕去面對, 如果有一些自己不舒服的地方可以找人聊一聊, 給自己找一個出口, 讓自己的壓力可以得到釋放。也可以開設一些活動, 比如說班級歌手比賽、猜謎、講故事等等, 讓學生在班會課上和老師像朋友一樣聊天, 讓學生在角色體驗中有所感受, 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
2. 請學校心理輔導老師舉行心理健康知識講座
現階段的高中生仍是青春叛逆的時期, 不能考慮事情后果的嚴重性, 所以每學期請心理老師對中學生有針對性地講授一些心理學的知識是必要的。了解青春期的心理特點, 有助于學生主動把握自己的心理, 使學生能良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 安全順利地度過青春發(fā)育期,進而順利的過完自己的高中生活。
和諧師生關系的開始就是要相互信任, 高中生有一部分是不太會學習的孩子, 學生在剛進入高中時對高中生活和高中班主任有一定程度的誤解, 認為我們和初中的班主任一樣, 眼里只有成績, 別的都不看, 對老師產生排斥感,不和班主任進行交流。在新班級建立時, 班級學生肯定會有一些程度上的摩擦, 在這期間, 班主任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動態(tài), 給學生學習和生活上的幫助, 讓學生相信班主任是有能力解決他們的很多問題, 讓學生知道在高中并不是只看學習成績, 我們同時也注重學生情商的培養(yǎng), 讓學生對自己有自信, 并逐漸對班主任產生信任。
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與學生相處時間較多這一條件, 在教育教學的自然情境中快樂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面對學生提出的一些心理問題, 不要夸大其詞, 讓學生覺得自己是真的生病了, 而是弱化這些事在學生心里的影響, 讓學生學會放下壓力, 坦然面對, 班主任還可以和學生分享自己的人生經歷, 讓學生多了解老師, 互相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 從權威型的班主任轉換為朋友式的心理輔導員角色, 與學生之間建立一種亦師亦友的關系, 這是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成功的催化劑。
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 但由于很多家長不關注心理健康問題, 導致對孩子的教育比較盲目。因此, 班主任要盡量幫助家長提高認識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首先, 利用班級家長會和家長微信群向家長介紹一些實用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識, 講述一些家長育人成功的范例, 或者推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書籍, 幫助家長樹立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創(chuàng)設良好家庭氣氛和關注孩子心理需要的基本觀念。有的家長只關注孩子的衣、食、住、行等生理需要, 卻忽視了家庭良好環(huán)境的營造和孩子的心理需要是密不可分的。班主任應啟發(fā)、引導家長不斷自我完善, 親子之間形成關懷、愛護、民主、平等、以理服人、鼓勵為主的教養(yǎng)方式。其次, 采用個別座談、電話聯系, 與家長經常保持聯系, 反映學生情況。
班主任將心理健康教育運用于班級管理工作中,是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成功的關鍵。當然, 這是一項持之以恒才能見效的工作, 班主任只有運用耐心、愛心、細心和恒心去做好每一項學生工作, 才能使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進而使學生順利過完自己的高中生涯,考入理想高校,成為心理健康的高素質人才。